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icroLED产业化进程加速 布局下一代技术路线竞争

近期,《智物科技评论》注意到MicroLED供应链结盟动作频频,面板大厂乃至一些终端厂商似乎在默默地加速推进MicroLED产业化进程。台厂友达近期推出了9.4寸MicroLED,显示其产业化进程在加速。

从技术的角度,MicroLED由多量微型LED点阵组成,具备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的特点,每个像素都能独立驱动,还有省电、反应快速等优点。结合软性基板,可打造可挠曲的柔性显示器。与目前风生水起的OLE相比MicroLED采用无机材料,使用寿命更长。

纷繁的技术路线让吃瓜群众看花了眼,MicroLED听起来似乎也并没有现象级的技术优势,而且还存在巨量转移工艺等技术问题尚未完全突破,成本居高不下,面板大厂折腾了QLED、OLED,乃至三星重金投入的QDOLED,为何还非要搞MicroLED?

供应链动作频频

“公司在光电领域目前主要是进行Micro LED相关产品的研发。”康佳在近期发布的2019年年报中多处强调了在Micro LED的投入,尽管这家老牌家电企业过去一年过的并不好,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8.76亿元,延续了自2011年来扣非后持续亏损状态,但在Micro LED技术开发上,康佳似乎下足了决心。

仅康佳旗下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康佳研究院”)采购Micro LED相关的机器设备预算就达25亿元。据LEDinside称,重庆康佳研究院采购设备主要来自德国的AIXTRON,康佳将使用这些工具来建立基于GaN和AsP的微型LED生产线。

据了解,该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本20亿元,康佳出资75%,另外25%来自重庆两山产业投资公司。

几乎与重庆康佳研究院同时成立的还有,康佳控股子公司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佳光电”),前者负责技术研发,后者负责产业化落地,搭档关系与广东聚华和TCL华星颇为类似。

不同的是,TCL华星在Micro-LED技术的投入时间更长,旗下首款Micro-LED电视在CES 2019上已经亮相,而从近期TCL华星方面的动作来看,在Micro-LED的投入还在增加。

面对竞争对手的提前布局,康佳依然没有放弃在Micro-LED这一“阵地”,足见其重视程度。要知道,在多种技术路线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康佳凭借其财力与研发能力,并非没有选择余地。

2019年10月底,康佳的首款Micro LED系列产品Smart Wall发布,康佳方面介绍,该屏幕采用巨量转移技术,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118寸到236寸,4K到8K的不同尺寸和不同分辨率的自由组合。

2019年年底,京东方在这一时间内与美国厂商Rohinni合作成立合资公司BOE Pixey,共同开发用于显示器背光源的Micro LED以及Mini LED解决方案。

中国面板厂商在Micro LED的布局动作频频,尽管受疫情影响,相关布局一度停滞,但在复工过后,各大厂商迅速赶上进度。

3月3日,因为疫情耽误了行程的TCL科技董事长李东匆匆来到福建,目的是与三安光电在Mini LED业务和Micro LED显示技术上展开合作与研发,加快解决工程化技术难题。3月11日,李东生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称,TCL科技今年依然会加快布局Micro-LED领域。

几乎在同一时间,康佳向设备商爱思强订购了多个AIX G5+C和AIX 2800G4-TM MOCVD系统,康佳批量生产Mini/Micro LED提上日程。

而业内传闻,使用BOE Pixey 基于Mini/Micro LED显示器的消费类设备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上市。

奔着这一趋势,Micro-LED在中国似乎落地有望?但各大厂商预期的上市时间始终裹挟着过渡型技术MiniLED,姿态颇为暧昧。

Micro LED专利暴增

在显示技术更新迭代加快的今天,竞争格局处于深刻变革中,韩国巩固OLED优势、抢先布局新型显示技术,日本把控上游核心,中国台湾地区深耕液晶产业并在MicroLED着力发展,而中国大陆地区苦熬多年刚刚赢得LCD“阵地”,表面上看产业规模已经排名前列,但饱尝技术落后痛处的中国面板企业对新型技术有着很深的“知识焦虑”。

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趋势,中国面板厂商纷纷跳上Micro LED潮流。

这种“知识焦虑”催生了专利的迅猛增长。据YoleDéveloppement最近发布的报告统计,2019年Micro LED相关专利家族同步增加了4倍以上,参与者增加了3倍。其中,中国在Micro LED技术路线上申请的专利多达450件,占比39%,仅京东方一家就拥有近150个新专利家族,在数量上远超韩国企业。

Micro LED专利申请发展趋势,数据来源于YoleDéveloppement

然而,也有专家质疑中国申请的专利技术含量。“来自中国的专利数量增长惊人,其中许多Micro LED专利都值得怀疑。”Yole显示器市场与技术总分析师 Eric Virey评论称。

尽管如此,Yole依然认为,韩国老牌企业不应低估中国竞争对手并消除威胁,一些专利展示了世界一流的创新,并表现出中国企业坚定的决心来缩小与老牌竞争对手的差距。此外,在大批量交易中,即使是低质量的专利也可以用作讨价还价的工具,以抵制侵权诉讼,协商交叉许可协议等。

对于中国显示企业在Micro LED专利布局的大幅提升,国内显示领域某不愿具名的专家在接受《智物科技评论》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国内在Micro LED的专利布局处于一个跟随的状态,就好比三星圈了一块地盘,然后我们在里面盖房子,搞得很热闹,最后却可能把人家炒热了。”

该专家认为,中国面板企业对于技术创新还缺乏自信,有没有决心将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坚持走到底,是避免为他人摇旗呐喊的关键所在。

出路在哪里

无论是供应链的频繁动作还是专利数量的暴增,Micro LED的出路始终还是要看终端大规模应用的苗头。

盘点目前市面上出现的Micro LED产品,《智物科技评论》通过各大家电品牌官网搜索发现,唯一有Micro LED产品展示的是三星的The Wall,该产品具备从88寸到292寸八种拼接选择,然而官网产品介绍中并未透露价格,仅留下销售联系方式和问卷登记栏,显然还未面向大众销售。

《智物科技评论》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去年三星发布的146英寸Micro LED电视,包括安装在内,售价约为230万元,即便是75英寸电视,售价也需要57万元,这个价格比目前电视市场主流4K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高出上百倍,即使与OLED电视或QLED电视相比,成本也没有任何优势。

“原本三星设定Micro LED电视普及时间在2021年,今年已将时间延迟至2024年。”中国台湾光电协进会产业分析师林政贤日前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称。

林政贤认为,以目前发展的技术能力,Micro LED预计会向两大应用方向先行导入,一是穿戴式装置市场,此前已有外媒传苹果将在2023年苹果手表和手机上使用Micro LED显示面板,二是超大尺寸市场,以三星为代表。

“可穿戴显示面积小,LED晶粒数量少很多,再加上其高亮优势。”和辉光电研发技术总监邹忠哲接受《智物科技评论》采访时同样认为,可穿戴市场是Micro LED最有机会的领域。

近期,中国台湾面板大厂友达与錼创共同开发出9.4寸高分辨率柔性Micro LED显示器。据友达方面介绍,该显示器采用LTPS 背板驱动技术,具备全球最高228 PPI像素,每个像素均可独立驱动发光,可实现高动态对比表现及高饱和绚丽色彩,也具备高耐候特性。台媒方面表示,友达已经锁定车载显示市场。

除此之外,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也是Micro LED有望落地的应用方向。

目前,Facebook正与总部位于英国的Plessey联合开发用于AR 和 MR(混合现实)显示应用的嵌入式Micro LED技术,落地该项目的为Facebook旗下的Oculus,该公成立于2012年,在VR方面实力强劲。

邹忠哲认为国内在Micro LED应用方面的投资主要是针对AR,但是目前还缺乏领导厂商投入建立生态。上述专家也指出,目前AR产业生态的不完善是制约Micro LED在该应用方向打开的主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Micro LED专利看华为的布局
Micro LED激化未来显示技术之争, 要取代OLED?!
看Micro/Mini LED科普与最新动态,收藏这份目录就够了!
比OLED屏功耗低50%,京东方或明年量产MicroLED屏,赶上三星LG!
三星挖鸿海墙角,抢Micro LED技术和人才
Micro LED试验机,有哪些诚信有信誉的厂家?功能、检验、参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