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卞之琳诗歌大赛 || 秋平:卞之琳的爱情哲理和纸短情长(一)
中国海门·卞之琳诗歌大赛
卞之琳的爱情哲理和纸短情长

文/秋平

摘 要

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一生平淡而传奇,他的爱情诗与他的爱情,让人津津乐道;他的充满哲理的诗作,与他睿智中庸的生活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作品篇幅短小,却有着“纸短情长”大道至简的效果。人们不禁要问:卞之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歌与爱情、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卞之琳先生。

关键词: 卞之琳  爱情哲理  纸短情长

卞之琳先生(1910-2000)是现当代诗人、文学评论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爱情及爱情诗,他的哲理诗及他睿智中庸的生活,还有他的创作态度和创作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探究的。笔者试图在客观认识作品的基础上,结合卞之琳的个人气质和他的爱情经历、生活方式和创作精神,对卞之琳其文其人提出一己之见。

一、卞之琳的爱情与卞之琳的爱情诗

01
卞之琳的爱情故事堪称传奇

1933年,23岁的卞之琳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时节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诗人遇见她,就像着了魔,开始苦恋这位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然而,张充和对他并没有感觉,因为她爱上了别人,并在不久后就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即美国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爱而不得,或者看到心爱的女孩子嫁为人妻,就可能从短暂的失恋痛苦中走出来,然后振作精神,投身于一场新的爱恋,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卞之琳并不是这样的,他对爱情是执着的,甚至是偏执的,大有“非张充和不娶”之势,及至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多年,远赴重洋,定居美国,这时候的卞之琳,爱恋的依然是张充和——真是执着至极!

直到1948年,他认识了一个叫青林的女子。青林在报社工作,她每天的一项工作是为卞之琳取稿送稿,于是两人渐渐产生了交集。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才子,青林听说过他的许多事情,甚至包括他追求张充和的事。青林对他十分仰慕和同情,每次去卞之琳家中取稿时,都会顺带帮他打扫卫生,或者是两人一起聊聊天。

其实,当时,青林在文学圈子当中也已小有名气,为人处事既沉稳又热情,同时对文学艺术又抱有极大的激情,两人在相处中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相处时间久了,卞之琳发现自己身边这位女子,已经悄然进入了自己的心中。1955年的一天,卞之琳勇敢地向青林表达了爱意,青林欣然接受,并走进了婚礼的殿堂。那一年,卞之琳已经45岁,距离认识青林也已7年时光[1]。

02
为爱的人写情诗,是卞之琳诗作的特色

与张充和的“爱恋”,改变了卞之琳的创作方向,也使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来不写爱情诗的卞之琳,开始不停地创作爱情诗歌。正如他自己后来写书时回忆说,“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2]

卞之琳的爱情诗,《断章》无疑是最著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就是为张充和所作,于是便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样的经典诗名。

但是,诗人是谨慎的,甚至是谨小慎微的。他爱上一个女性,心中窃喜,但也非常紧张,担心再次与她擦肩而过,也害怕一步走错,懊悔终生,于是他试探性开始进攻。比如他于1926年创作的诗歌《无题一》:“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这里“三日”指三年前也就是1923年秋天的初见,而“小水”暗指一点柔情。诗人丝毫不敢造次,慢慢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轻松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想进一步走近一点,“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这里的“春潮”也是暗喻,代表萌动的春情。诗人非常清楚,对方也对这份情感很不确定,于是他主动进攻,希望她揉揉眼睛就能看见自己的诚意。但卞之琳依然不敢直言,原来这世间最令人心动且向往的一个字,却最难说出口。

诗的第二段还是继续以水自喻,“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诗人说过自己很矜持,虽然她掠过的一丝笑影让诗人心动,但卞之琳还是不敢太冲动,生怕自己的冒失会让对方受到惊吓。于是含蓄地把自己比作水,既有自哀,也愿意载你。

信号已经发出,对方也开始回应,“你的船呢?船呢?”既然你是水,那么就应该用最美丽的船儿,载着你最心爱的姑娘,一起畅游、一起梦想,直到两心相许,直到携手相依。诗人却被问倒,很是焦急苦闷,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然后急中生智地说,“下楼去!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也许是诗人早已在楼下准备好了船,也许是转移话题,但最后一句却回答得美轮美奂,希望他的恋人能够立即心动。满满的杏花,寄托着诗人欲言又止的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是卞之琳对伊人的一个坚定的承诺,他要用最浪漫的花海装饰这美好的恋情[3]。

细细品味,“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多么迷人而又温馨浪漫的场面。从刚开始的一道小水、一片春潮,到最后深情的花海,诗人大胆地跨越了心理障碍,向对方表白了心中炽热的快要喷发的情感,也将初恋时的心境变化委婉而又具体地暗示了出来。也许此刻,读者会想到纳兰的那句经典,“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4]——爱情啊,就是这样折磨人啊!

特别值得一提的,卞之琳与张充和的爱恋佳话,至今已近百年。但时至今日,大家仍为“卞张之恋”津津乐道。2018年11月29日,一个网名“镜后观景”的诗人,写了一首《致卞之琳老诗人》的诗:三座门里的断章/风景中的人儿/被楼上的人当风景看//痴恋着张家小姐/忘了请她吃饭/从此相隔重洋。[5]虽然有一点调侃,但细细品味,又何尝没有道理呢?

03
45岁,卞之琳的“爱情分水岭”

卞之琳于2000年12月去世,享年90岁。我个人认为,他的前半生,眼里只有张充和,一心想要得到她的青睐和爱;他的后半生,眼中只有青林和女儿。卞之琳终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虽然前半生有遗憾,浪费了太多的青春岁月与生活激情,但退一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段爱情佳话呢?

对卞之琳来说,张充和也许是他爱情的启蒙,张充和的出现,让卞之琳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而青林的出现和陪伴,则让卞之琳懂得了爱情的真谛。在追求张充和的那25年(1923-1948)时光里,卞之琳的爱是热情、热烈的,而在与静水流深的青林相处的日子里,卞之琳懂得了,爱也可以是平静的,如一汪清水,不断流淌,生生不息。

我还认为,45岁好像是卞之琳爱情的一个“分水岭”。45岁前,卞之琳似乎只为一个人而活;写诗,也只为一个人而写。45岁后,卞之琳和青林结婚了,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卞之琳与青林相伴四十余年,婚后的卞之琳成了一个实打实的“宠妻狂人”。比如,青林头疼,卞之琳就会每晚都帮她按摩,几十年不曾断过;后来女儿出生了,他甚至戒掉了自己的烟瘾,变成好父亲好丈夫。卞之琳曾回忆道,戒烟的过程并没有感到很痛苦,反而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6]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卞之琳的后半生,心里是爱着青林的,不然也不会为她写下“独爱你到沧海桑田”这样唯美的诗句。

如今,卞之琳已经作古20余年,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和青林相爱相伴的四十多年里,是否完全放下张充和,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根据心理学家的解释,追求唯美主义爱情的人,应该是一生一世都忘不了这段爱情的。典型例子就是金岳霖与林徽因。

但是,卞之琳先生又是幸运的,他前半生与爱情擦肩而过后,终于在后半生,收获了美满幸福的爱情——这对于张充和先生,是慰藉;对青林女士,是爱和责任;对他自己,则是一生圆满。

参考文献

[1]百度搜索:百度百科  卞之琳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E%E4%B9%8B%E7%90%B3/576541?fr=aladdin

[2]穆晓禾的博客  卞之琳:爱情因断章而绚烂无比

http://blog.sina.com.cn/muxiaohe 

[3]文化领域创作者:品鉴诗词  卞之琳最经典的一首无题诗,柔情似水,最后11字令人心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冈诗歌讲座系列之--卞之琳诗歌中的爱情与哲理
诗艺的熔铸——论卞之琳《距离的组织》的表现艺术
所有的缘分背后都是刻意的安排
习题 1.3.3《断章》【慕联】初中完全同步系列新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卞之琳
卞之琳诗歌《无题》原文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