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奎高 | 李渔与二姬
 

刊头题字:聆百


文/张奎高

乔、王二姬既是李渔家班的台柱子,更是李渔的“韵友”“伴侣”“知己”。戏剧事业上的助手、功臣。

李渔 56 岁时,应兵部尚书兼陕西巡抚,总制川陕的贾汉复(字胶候)之邀远游陕甘,并给山西、陕西、甘肃各省各地要员分别写了推荐信。乔姬就是李渔途经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时,山西布政使范正和平阳知府程质夫所赠。时年 13 岁,李渔称其为“晋姊”。

令李渔喜出望外的是,乔姬不但妩媚娇好,而且聪明过人。

当天,范正、程质夫为李渔搞了接待晚会,演出的剧目是李渔三个月前刚出版的传奇《凰求凤》(畅销作家名不虚传!),看戏时,乔姬不能与会,在簾后偷看。李渔以为,这地方处在北方,很少有音乐活动。演戏的事,富室大家也不常有,这穷人家的女娃知道戏是什么?

不要说曲词,就是宾白也不会听懂的,何况所演的是南方昆曲。

谁知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李渔意料,让他惊奇不已。

那是看戏的第二天,李渔问乔姬:“昨晚看戏快乐吗?”

乔姬说:“快乐。”

“看得懂吗?”

乔姬点点头说:“懂。”

李渔以为乔姬面嫩要强,羞言不懂,故有此说。他不相信,一个北方山野女子,怎能听得懂完全是吴语的昆腔呢?为了试试她真懂还是假懂,李渔叫乔姬将戏中的故事说给他听听。出人意料的是,乔姬竟然将《凰求凤》剧情从头至尾,眉飞色舞、有声有色地说了一遍,而且毫无疲倦之色。

李渔喜出望外,大呼:“奇哉!喜哉!真乃天助我也!”

李渔又问乔姬:“能懂词中之意吗?”

乔姬肯定地点点头:“懂!”

李渔进一步问道:“ 曲中之味也能够理解吗?”

“有的是歌声,有的是表情,二者不可偏废;表情过目就忘了,而歌声余响至今犹在耳中,可这是什么原因,小女子莫能解释。”乔姬坦实地说。

李渔对乔姬前面的话已经相信,但对后面这段话却有些怀疑:昆曲唱腔秘奥道深,一般人士尚不能识,一个北方山里小姑娘又哪能识得?她这是在故作聪明!

但李渔发现,自那天看戏之后,乔姬对昆曲兴趣盎然,常在无人的时侯偷唱昆腔,人来时则缄口不言。不几天,就人前人后都敢于放声而歌了。

一天,乔姬对李渔说:“先生,唱歌并不是件难事,妾是苦于不得要领而已,如果能有一人指教,则上场演唱,也不足为奇了。”

李渔笑着回答说:“难呵!学习词曲之前,先要正音,你方音不改,怎能学曲呢? ”

昆曲用的是苏州官话,乔姬是山西人,语音相差很大。李渔怕她 正音有困难,可她信心十足,将头一昂,胸一挺说:“是不难嘛,请先生给我半个月的时间,保证尽改前音而完全符合先生的要求,如果做不到,任凭先生一字一罚!”

李渔半信半疑地说:“想学吴语不难,予之随行婢仆尽是南人,予吩咐她(他)们教你就是。”

半月后,乔姬果然晋腔尽改,满口吴语,俨然一介娇巧俏丽的姑苏女子。

李渔心中大喜,他意识到自己得到了一块可以雕琢的美玉,乔姬的降临,让自己曾经渴望组建家庭剧团的梦想正一步步逼近现实。

几个月后,李渔在西安遇到了一位原在肃王府唱戏的金阊老优(苏州老戏人),已七十多岁,失业以后无家可归,流落在这里。李渔心中大喜:此乃天助我也。

于是,他随即将老优请到寓所,请他为乔姬授曲传艺。

开始,老优先教了一名为《一江风》的曲牌。乔姬唱了一会儿,对李渔说:“先生,此曲似曾过耳,听之如遇故人,可怪也。”

“你未尝多听昆曲,哪里会有故人而遇之?”李渔怀疑地问。

乔姬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大悟地说:“是了,是了,前几天所看的《凰求凤》剧中,吕哉生初访许姬,且行且唱者,即是此曲也。”

李渔目瞠口呆,奇奇不已,对师傅说:“此异人也,当认真教之。”

三天过后,乔姬对师傅说:“此后不烦师傅教导了。”说完,竟自己唱了起来,句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字字板眼紧扣、轻重得当。

师傅大惊,对李渔说:“此天上人也!予授曲三十年,未遇此奇才,今天见到了,果然上天授之,而非凡人所能为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当拜其为师也。” 

见此状况,李渔心中狂喜不已。自此,每当有客来访,乔姬便隔帘度曲,听者无不食肉忘味,赞叹不已。

一天,乔姬对李渔说:“乐必埙篪互奏,鸟必鸾凤齐鸣,才能悦耳。现在一人唱曲,没有洞箫相和,不是太岑寂了吗? ”

李渔点头称道:“说得极是,但现在尚未有适者,待予细细觅求,至时予当亲自调教。”

康熙六年(1667),五十七岁的李渔来到兰州,在巡抚刘斗所送女子中选了一名王姓兰州女子,渔将她称为“兰姊 ”。“兰姊 ”,比乔姬小一岁,来到李渔身边时也是十三岁。

李渔选中王姬,是因为她长相俊美,有男子之风,适于扮演小生。

而先来的“乔姊 ”自然就成了“兰姊 ”的师傅了。

“微授以意,不数言而辄了;朝脱稿,暮登场,其舞然歌容,能使当日神情,活现氍毹(qú shū) 之上。”乔、王二姬就是助推李渔戏剧文学事业成功的一对天使。

自打有了乔、王二姬,李渔的事业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李渔家班更是声名大振、誉满天下。“红红好好又真真,不数思王赋洛神。锦瑟玉箫供奉曲,果然燕赵有佳人。”乔、王二姬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昆腔名星。

乔、王二姬与李渔可说是心心相映、息息相通。李渔欢乐她们欢乐,李渔忧愁她们忧愁,李渔成功时她们欢欣鼓舞,像快乐的天使为李渔欢笑、歌唱;李渔遇到不平时,又极为温柔地安抚着李渔那颗受伤的心灵。她们共同成就了李渔事业的辉煌,也共同感触到了李渔一生的不易与艰辛。

“复生性柔而善下,未偿以聪慧骄人。再来之柔更甚,尝以嘻笑 答怒骂,殴之亦不报,有娄师德之风焉。……予爱其风致,即不登场,亦使角巾相对,执尘尾而伴清谈,不知者目为歌姬,实予之韵友也。”

此后七年,李渔游遍天下,乔、王二姫“未尝一 日去身;而能候予之饥饱寒燠,不使须臾失调者,则二人之力居多。”

乔、王二姬先后相继而来,来时都是十三岁;又都是先后相继而殁,殁时又都是十九岁;二人又先后与同李渔举案齐眉、风雨同舟七载。更为奇怪的是“妇人所尚者二,貌与年也。”可李渔官无半职、财无宿粮、岁近花甲,“自觉形秽。”“则此二人者,宜求为覆水之不暇,奈何反作坚冰不解,自甘碎裂于盆盎中邪?”意思是妇人崇尚的是相貌和年龄,我李渔年老色衰、自觉形秽。而这二本应追求像覆水一样离我而去,却自愿为我这粗俗之物而牺牲一切。

乔、王二姬,是李渔事业上的助手,生活上的伴侣,精神上的韵友。李渔与乔、王二姬是师生、是朋友、是亲人,更是人世间少有的灵魂知己。

作|者|简|介
张奎高

1950年生,江苏如皋人。笔名路楠、文奎(原圭圭)、雉水大圭等。从事军旅文化19年;转业后,从事地方文化至退休。

上演、发表过文艺作品、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六部。作词、作曲的大型组歌《永远高歌东方红》获济南军区1976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传记文学《李渔大传》(上、下卷)获南通市2018“五个一工程奖”。

现为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南通江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李渔研究会(筹)会员。

//


END









特邀顾问 | 张奎高

顾      问 | 曹桂明

策      划 | 汤红波

总      编 | 王   慧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渔,乱世中求快活
一生痴绝赋闲情 ――我所遭遇的李渔
王姬之死
古籍守护人
【李渔传奇】乔姬之死
十项全能文人李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