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物的流动—一个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1作者简介

闫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其父亲因被下放,他在12岁的时候,随父亲从城市迁到农村。

因其对于生活的观察之深刻,对于邻居之间互赠礼物的行为感到好奇,加之读大学期间接触人类学,对其他各民族礼物的流动的文献梳理,发现中国的社区与其他民族的礼物交换有着更为复杂和多样性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以中国一个北方社区(1949-1991年)礼物的流动的个案探索礼物流动背后所代表的互惠原则以及人际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2基于人类学的民族志

基于之前的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我有了对于人类学的初步认识。而读完《礼物的流动》,我对于人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类学,在我看来,也许可以称之为一种研究方法吧。在梁鸿的《中国人在梁庄》也有其方法的运用。它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甚至体验老百姓的生活,在实地调查中不仅收集资料,而且在这其中也有人类学家切身地理解与体验自我的生命的过程。作者提到,一个优秀的人类学家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讲述者,揭示丰富多彩的的社会生活,将理论分析与经验事实的描述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将社会与文化的现象阐释建立在对生活过程本身的深度描写上,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演绎上。

在我看来,《礼物的流动》这样基于经验的民族志,是满怀人情的,是有血有肉的,是还原生活的,它让我对于我的乡村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甚至能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一次次想到父母与亲戚朋友的人际往来,启发我对于生活要有更多的观察与好奇。

3写作思路

我感觉,整篇作品都以一种论文的思路在写。老师说国外学者都是这样写的。于是,我试图去梳理一下写作思路可能以后也有助于写论文

我想,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品一定都是基于实际生活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吧。不像我们,应对课程论文像无头苍蝇一样,随便得看几篇文献,就写成一篇论文。

在确定一个问题之后,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梳理,梳理其他人类学家对于对于礼物交换的观点,进而又基于在生活中实际观察到的问题,提出之前提出的理论对于解释中国问题的局限性,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

在思考框架之下:

  • 首先交代了他要介绍的村庄—下岬村的历史背景(田野工作);

  • (what)接下来基于实际生活,介绍了社区中的礼物交换的体系;

  • (why)关注礼物交换背后的文化规则和运作逻辑—研究关系、分析人际关系的道德、感情、人情、恩惠、伦理

  • (special)等级化的社会关系

  • (special)社会变迁对礼物交换模式的冲击—彩礼、嫁妆

4作品简介

简而言之,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存在各种圣诞节送礼啊、过年送礼啊、结婚随份子啊等等普通的事件中,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们去这么做。

在这背后特殊的文化机制就是我们希望通过礼物来培养一种关系网络,而关系网络的维持需要无止境的礼物交换。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在一个熟人社会的社区中,受着伦理道德的约束、面子的荣耀、社会地位的渴求,兼具感情与利益的驱使。

启示我们以后在工作中,在给别人送礼、随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不想过多赘述。关系、人情、礼物的关系很微妙,在实际生活可以直接体会,就不以大篇幅的文字来表达了。

我尝试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下岬村社区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复杂的变迁、多重的转型之下 ,礼物的交换体系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试图包含人情、关系、礼物论述)

1

礼物的分类

在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前,所谓礼物的流动,需要了解礼物的分类。有两大类:仪式性场合与非仪式性场合表达性礼物馈赠表达性礼物的馈赠;工具性礼物

表达性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馈赠者和收受者长期关系。工具性的礼物一般是功利性的,反映馈赠者和收受者之间的短期关系。

表达性礼物(仪式化情景):生育庆典、流产与妇女绝育、订婚仪式、婚礼、盖房、拜寿、丧礼、偶然的庆贺(参军或考上大学)、年度秧歌舞

表达性礼物(非仪式化情景):亲戚间的互访、拜新年和挂线、孝敬礼和压岁钱、探望病人

工具性礼物:间接付酬(事后的礼物馈赠)、溜须(巴结性礼物)、润滑作用的礼物(走后门)

工具性礼物的建立必须要要建立在长年累月的表达性礼物的馈赠的基础上。

2

礼物交换体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在1949-1958年,也就是在集体化之前,老百姓的关系网络基本就局限在宗亲之中,礼物的交换与流动就局限在一些正式的仪式化的活动中。

1958年进入集体化时期,老百姓之间不仅局限于纵向的宗亲关系网,促进了族内通婚,发展出了姻亲、同事、朋友等的横向联系,关系的扩大,礼物的流动的范围也扩大了

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大家同在集体中),国家对于村庄生活的渗透以及干部权利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很多干部掌握了很多资源与生活机会,他可以在生产队中决定给谁安排什么样的职位,这就刺激了普通村民要通过“随礼”来维持自己与干部的关系得到庇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情是一种可交换的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人的力量凸显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削弱了干部--村民的依附关系,但是村民需要自己进行谷物的耕种直到丰收,这也迫使村民必须离开村子社区与村庄范围之外的控制分配资源的国家代理人打交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工具性的私人关系

这个社会就像一张大网一样,我们裹挟其中。除了礼物的表达性功能,我们渐渐衍生出了工具性、功利性的功能。闫云翔也指出,很多人类学家往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礼物交换的工具性功能,忽视了表达性的情感功能。在我看来,这都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这也启示我,理解一些事件,比较一些事件,需要透过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去寻找原因。(这在上次师门聚餐老师分析印度的轮回说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同受启发)

3

小结--个人感悟

在中国这片源远流长的土地上,礼物的交换不同于其他的民族礼物交换,它更加复杂,绝不是一个单一的变量能解释的因为中国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滋润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形中给予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使得我们几乎都在负重前行。

我们受着儒家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约束,如果你不送礼就代表你自动退出关系网络,你送礼也是在维护着你的脸面,脸面包括着你的社会地位以及其中的伦理道德,我们中国人又不像欧美国家的人一样那么的注重经济理性,我们有着宏大的儒家文化,它告诫我们要孝悌仁义,我们是充满人情味的民族,我们重感情,重视礼物背后的人格化的东西。当然,我们生活于俗世,又必然需要为了生存向上流动,而这靠一己之力难以完成,那就需要我们扩展关系网,进而以礼物的流动作为中介促成工具性、功利性的人际关系网的形成

闫云翔能够通过礼物这个小的视角去反映个体化的中国社会关系网,我和铃想了一下,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反映人际关系呢?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吃的东西?服装?能反映出有钱没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翟清菊 胡悦晗]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礼物”及“随礼”行为研究述评——基于社会学与人类学双重视角的考察
阎云翔与一个中国村庄的故事
社科丨《礼物的流动》:中国农村的人情伦理是如何建立的?
淌过乡土中国的人情河流
交换爱情:消费时代的大学生礼物社交|大学生|情感
为什么说人永远不要空手去别人家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