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外界的所有动荡,作为普通人,我们何以做到至人无己,以求逍遥
userphoto

2023.10.01 山东

关注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受一些外界的评价,总有一些评价,内化于心,久久不能平复。其实,是我们内心也有这样的评价,所以,这样的评价,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到我们。

多年来,我受困于这些评价。

其实,我后来想明白的是,我之所以痛苦,在于说这个负面评价的人在某个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我才会在对比之下感到敏感、痛苦和不安。所以,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循环,好,那既然你这样,我就去证明我自己。

在证明自己的道路上,充满着愤怒、情绪、不安和患得患失,当有一天做到的时候,也会助长我们的情绪,甚至这种情绪会反过来在发泄到曾经那个人活着比自己弱势的人身上。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改变的动力,来源于内心的自卑和不安;我们变化之后的结果,也将是为我们的改变而“所累”。

所以,这样的循环,是一个恶性循环。

一想到我曾经被评价为,「你这样毕不了业」「你这个方向都没人了」「你真是个执着的人」「你太胖了,你减减肥」......我愤怒、气愤,有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是,我又深深地在意着。

在这样的负面评价中,我一直在告诉自己,哦,我不可以成为这样有尊卑、等级、偏见的人。可是,我还是没能真正地和解。只要,内心还有不安,就代表这个坎,还是从未过去。

读庄子的《逍遥游》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谈到至人,也就是我们普通人究竟如何度过这一生,如何逍遥?

至人有三个含义:首先是无心,不以一己之心衡量万物、评判万物之是非,以“无心”待人待物待世。一旦“无心”,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就可以“无不顺”,就能远离精神和物质上的束缚和羁绊。也就可以做到“顺物”,顺从自然、顺从变化、不惧生死。由此,就可以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游境界。

因此,当我们可以做到“无心”,我们便能与一切好的、不好的社会评价相处。那么为什么不好的社会评价,我们要去接受呢?庄子说,“无用之用”。无用怎么会有用呢?庄子讲了一个故事,匠人去寻找大材不惜远赴深山,但是旁边就有一棵大树,但是因为很臃肿,也不成规矩,所以匠人都不看他一眼。

这就是说,因为不材,所以无用,因为无用,而免遭刀斧之祸。

当我们面对负面评价的时候,不是也是一种“无用”吗?

当“无用”时,免去了来自外界的更多的期待和责任,更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

00后在职场中反pua不就是这种策略吗?展示无用,你别找我。因此,失去了这种“被褒扬被差评”的欲念,了无牵挂,无为、无用,也就“逍遥游”了。

一个“无己”的人,不会在意世上发生的一切,更不会在意世人的“不顾”,以及投来的轻视鄙夷的目光,他们对外在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安适。

另外,我们也能看到,那些尊卑、等级、比较的人,他们对于“名”“物欲”的追求之大,实际上,他们的生命的本质也完全忽略、抛弃甚至是自我消解掉了。“名也者,相轧也”。

下一次,如果我再次遭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时,当他发泄完他的情绪,我会告诉他,「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如果我再感知到对面的人在传递他的焦虑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不急,慢慢来。」

和中国人讲道理是很难的,那么就“无心”,然后“不争”。对方也不过是希望在这一场对话中,占据自己的主导优势罢了,那就让他主导好了。

这样,我们就不是被迫接受对方还在生气了,而是从另一个高度,去接纳这样有是非、尊卑、等级观念的人。

读庄子、老子,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从另一个更加长远、更加宏大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会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逍遥游《庄子》首篇,原文及译文
毁三观之JT叔叔讲《庄子》——逍遥游
百家争鸣:每个人都可以逍遥地生活
《逍遥游》庄子
庄子名言85句(二)
《庄子》:逍遥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