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CI医学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要点有哪些?

  众所周知,一篇医学论文的核心部分是讨论,它可以反映作者阅读文献的多少和对学术问题的深刻理解,是衡量一篇论文好坏的标准。那么,SCI医学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要点有哪些呢?

  1.讨论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论文从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特殊性”入手,逐步探讨引起这一现象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其他人的意见进行比较或取证,也可以利用实验结果的正反两方面。讨论,最后得到想法和批评。

  这个过程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逻辑的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在讨论过程中,要坚持普遍联系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认识问题。

  

  2.数据处理要图、表、文相结合。避免罗列数据,体现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形成的图形和表格应该是不言自明的。避免图形、表格和文本相互重复来解释同一组数据,仅需在图或表中用简洁的文字说明结论性数据。

  除了在图表中描述数据或趋势外,在去除差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统计方法来反映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避免使用特殊数据得出笼统结论的错误。

  3.在讨论过程中,尽量少用“may be”。因为讨论是一个不断求证、去伪存真的过程,作者应该通过假设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正反的原因。

  但不能仅凭提出“可能是”的假设就下定论,还需通过进一步的设计实验加以验证。提出假设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是为了找到一个实际的可能性。这样,如果理论与实践相符,则说明假设正确,否则,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分析。

  4.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应该结合起来。在任何研究中,无误的反面实验是提高论文深度的前提。研究和讨论的过程,就是不断剔除错误方法,寻找正确方法的过程。通过对比正负实验结果,作者可以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开阔视野,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5.文献的引用。一些国内作者大量引用国外文献,不是为了更好的总结,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阅读量。甚至有大量文献被引用两次,连原文都看不到。

  有的作者不引用或不系统引用文献,或认为不重要,或未找到,或有意回避,以突出其研究的“新颖性”和“价值”。一些作者虽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研究。在讨论过程中,论文出现了分裂,使读者无法系统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引用文献过程中应避免上述三种现象。

  6.对于理论性很强,需要一些数学辅助的论文,除非文章的目的是证明数学假设的内容,否则应避免过于详细的数学推导。因为,毕竟数学是作为一种工具使用的,而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如果需要详细描述整个过程,可以标注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7.在讨论过程中应确定作者研究的潜在局限性和缺点。国内作者不喜欢谈论自己研究的不足。似乎这样会让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有瑕疵,甚至连选题都有问题。这也是大环境造成的,但是我们要尽量摒弃这种思维方式。指出局限性不仅可以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客观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升论文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质量,你需要这么做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
科技论文中“讨论”的写作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巨好-SCI投稿必读_天王笑笑神
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国外牛人写)
SCI论文怎么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