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有多冷?那时候的农村人是怎样御寒的?

六七年代东北确实很冷,滴水成冰,吐口唾沫立刻冻成冰块。不管穿得有多厚,站不到十分钟。就会冻得打哆嗦。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耳朵冻的没感觉,回到家,不敢用手去抓,怕耳朵掉下来!别提了,我都不知道小时候咋过来的!

那个年代北方哪个地方的冬天都嘎嘎冷。那年冬天一般在零下二三十度室外钱器东西不能用手触摸,否则会粘上,必须哈气才可拿开。农村火坑天天柴火不断在烧。室内很暖和。火坑用牛皮纸封好再涂上清油,每天热得很炀。坐在上边打卜克抽旱烟。听刘兰芳说评书。挺有趣。

那时房子是干打垒的茅草房,倒是窗纸最薄,上面满是厚厚的霜,太冷的时候,就从灶坑里扒出未燃尽的火炭,装入火盆,摆在屋子中间,屋里顿时有了火炉一般的温度。有时就在火盆里埋上几颗土豆,除了不甜,几乎可以与烤地瓜媲美。这样的寒冷夜里也不是天天都能及时烤火盆、或钻被窝的。有时需要在夜里手工搓苞米粒,或者扒麻皮。一家人有说有笑也挺和谐热闹。最怵的就是起夜,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去外面上厕所,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全身几乎冻僵了,回来后麻溜赶紧钻进被窝,那是一个爽啊,火坑,石头的炕面,几乎能热上一宿(读朽)。天亮时刻,穿衣要快,三下五除二,利索地穿好棉衣棉裤,那也是凉得直打激灵,直到体温把棉衣烘暖了,这才长出一口气来……

那个时候,舌头舔在铁丝上都拔不下来,外地的水缸里都是冰。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冬天水缸,酸菜缸都结冰,甚至做饭的大铁锅都结冰了,冬天用桔杆烧火做饭,晚上烧火坑,极少有人家用煤取暖,有的人家用做饭剩下的带火的草木灰放在盆中取暖叫火盆。那时没有衬衣衬衣裤,早上穿衣服凉凉的。火盆一般都是用马粪和黄土泥做的,还可以烧土豆,粘豆包,家雀,也就是麻雀,现在不可以了,受保护了。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条件买劈柴烧火,都是和父母去地里刨茬子,那时候秸秆都是拉回家留着取暖、做饭用的燃料,就这还不够用,开春还得下地是刨茬子,一天刨两三筐,去别人家地里还不行……前提还是人不要的,否等你刨完了、磕打完茬子上边的冻泥土,主人来了,你不但白干了,还得挨顿骂,所以每次刨之前 父母都会去征求土地主人的意见

上小学时一下课,不管是男生女生,靠在朝阳的墙边人挤人,有没有!挤暖,一下课就一大帮子人靠墙挤成一团,称之挤暖,太冷了!以前上学尤其是初中,学生普遍冻脚生疮,听吧,上了一节课后,脚也暖过来了,光垛脚的声,暖和过来就痒啊,那罪受的……现在气温上升了,冬天没有冻疮了,我小时候冬天的冻疮睡觉奇痒无比。小时候天冷,现在气侯暖和,那时候冬天冻坏手脚太正常了,严重了都冻破了,流水,粘到袜子上,晚上睡觉脱不下来,疼的要命,

我记得家边上有一条洪水沟,宽度50米左右,沟中有宽一米多小溪,那时冬天小溪冻冰能到1米5厚,整个沟冻满冰。东北农村以前有句老话 小孩屁股大酱缸 意思是不怕冻 其实到了零下三四十度 酱缸也冻 零下十几二十度没问题。大雪封门是常有的事儿。我们是在雪地里掏洞的。然后再挖出几个房间。铺些草,当炕,坐在上面。嗑瓜子。吃爆米花。啃冻梨。讲故事。挺好玩的。里面并不冷。

记得小时候,早晨的窗户上面都是霜,很厚很厚。手脚冻了,说抹这个霜管用,其实,没啥作用,冻疮的滋味,现在还记忆犹新。不过倒是拿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在窗户霜上面印,很不错,很清晰。水缸在厨房,晚上冻的一层冰,口渴喝水,得敲碎了冰才行。房檐下面的冰溜子,很长,妈不让我们吃,说吃了长大气脖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烤火
七十年代,东北农村有多冷?那时候的农民是怎么御寒
江南人过去怎样过冬?|怀旧党
打茬子
只用来取暖的,绝对不是我们农村的好火盆
西药冻疮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