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个什么呢?(二)
userphoto

2022.09.12 山西

关注

为了个什么呢?(二)

      上武入道。

       什么是道?先贤李耳、李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老子”,他都无法用语言说明白。

      思索很久,想除了上期说的三方面的,(“一、规律。二、法则、道律、方法。三、方向。进一步引申为方式、原理、理论、思想、文化、指导思想、知识体系、思想体系等。”)我觉得还有思想文化的内容。且随着国家的提倡与强制执行,许多已经内化为风俗习惯,人们的理念,以及日常行为。

       作为阶级社会的统治者,也乐观其容,心里也窃喜,既能垂拱而治,对方又不明白为什么。而且对方还对自己充满神秘感、崇拜感,何乐而不为?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除了猛士,还须“法家拂士”。“猛士”、“法家拂士”需要什么?

      中武。

     因为——中武入哲,可以安身心。

      身心不安,何以办事?诚如诸葛亮训子戒里的名言“非宁静无以致远”。

     孔子老先生及其下面几代门人,把“道”又阐释为“德、仁、义、礼”五个内容,来积极入世。后来,中国拳术把这些内容发展为他自己的“哲”所全然归纳把握,并以此为修习目标之一。

      安身心为一种身心自强的精神实践——《易经》开卦就是“自强不息”的卦义。可见习武最基础的思想就是自强不息,但同时也是最高思想。

      自强,首先要学会的是“止”,即修复自己内在的怯懦、懒惰,修正外在的暴躁,除了行动,也包括了思想和语言。

      内止懦,知耻近乎勇——也就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怯懦,能力不足时,要拿出勇气来面对自己的不足,修补自己的不足,就是勇;当我们懈怠时刻,意思到自己的懒惰,果敢的坚持,常年有恒、坚韧不屈、虚心好学、勇于进取、顽强不倒……皆是武者的精神。

      外止暴,是指我们时刻用武德的思想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更进一步说即是“以武入道”,用武术带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境界,修习得以能够轻松应对社会乃至人生过程中的万般变化,使自己精进卓越。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因此,修习拳术,取中,就是来修养自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脱心灵功
为什么要修习老子
《菜根谭》:栽花种竹 贵在得其真味 | 原创
《老子》、《庄子》精选(初级)与道家思想
内观之一:禅修和内观
茶道中的身心享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