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分享34——夏天会不会养生,决定了人能不能长寿

黄帝内经学习

START OF SPRING

1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春三月是天地俱生,这时候是天地气交。

真正的天地气交,是夏至。

夏至这个节气有一个特点,夏至叫一阴生,冬至叫一阳生,这两个节气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养生节气。

夏至一阴生,就代表阴的力量,也就是凝聚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了。

宣散就是开花,凝聚就会结果。

阳气生于前,为花;阴气收敛于后,为实。

所以,以夏至为界,夏至前开花,夏至后结果。这就叫“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夏三月养生,还是先说睡觉,早晨必须要早起,因为夏天阳气早早地就生发了,如果你不跟着天一起生发,就一整天都生发不起来。

“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太阳,不要讨厌热。

夏天是最好的宣泄时节,如果夏天没有痛快出过汗的人,冬天一定大病。

首先一条是“使志无怒”——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憋着。

只有强壮的人,能禁得起热,禁得起流汗,而虚弱的人,习惯了阴暗的人,一旦日晒,阴阳相激,便上吐下泻,也就是中暑。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夏天,对应五行是火,对应人体是心。

如果憋着了,自然伤的是心。

夏天出汗对心脏既好,又不好。

汗为心液,不出汗,不符合心散、火散之道,心里的瘀滞也宣不出来。

冬天常有这样的病人,吃点热的、辣的,身上跟针扎一样,就是汗出不来。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夏天空调太过,把皮毛憋住了。

第二,心血无力,也不能化成汗。

《伤寒论》里有个方子叫“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此症颇有良效。

麻黄宣肺,也宣皮毛;炮附子固摄少阴,细辛散性最强,又宣督脉。

怎么出汗算好?

一定是从头到脚微微出汗,有的人出汗只出上半身,那就是上下交通的能力差了。

有人只是头上出汗,脖子以下不出汗,属于阳虚。

心主血脉,心脏就像一个泵,这个泵可以把血一下打到所有的末梢,这个泵往头上打,也往脚上打。

如果是腿不能出汗,脚不能出汗,甚至手脚冰凉,说明心力弱。

小婴儿身上有香气是身体好,年轻人身上有味道、有臭脚,也是身体好。

如果身上没味了,或淡淡的腐味,说明气血已衰败。

所以“汗为心液”这件事,特别重要。

如果成天到晚大汗淋漓,甚至夜里睡觉都出汗,这就是阴阳俱虚的大病。

夏天最应该防的是猝死,所谓猝死就是心梗,有人在健身房就猝死了,先前也没听说得过什么病,其实就是大汗猛耗了心液,心脏病突发。

心悸,也就是心突突跳,属于心肌缺血。

其实这也是人体自救,心肌缺血,人体会自觉地加速心跳以满足心的要求。

这种心悸可从肝入手,因为木生火,肝木是心火的母亲,母亲强大了,儿子自然强壮。

还有一种心悸属于水湿泛滥,水湿包住了火,火也要自救。

这种水湿泛滥造成的心悸可以通过服药,比如“苓桂术甘汤”来解决。

这个方子配伍精当,由此,我们不得不感恩先圣张仲景的慈悲。

心脏病的病因主要有:一、心主血脉,血液黏稠,动力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不生。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

二、心在志为喜。人一紧张、郁闷,都会造成心脏压力。

三、心与小肠相表里,营养不足,精华少,比如长期食用垃圾食品。

四、心藏神(两精相搏谓之神),胃、肾不足,也会造成心脏问题。

五、脾,营养过剩造成湿邪,心下急痛。

六,心脏动力源于肾,发电机动力不足,血液流速慢则产生瘀血。

治疗心脏疾患的要点在于兴心阳、肾阳,疏通血脉、恢复元气。

思考

看了这段,就发现中国的老祖宗真是智慧,发明了气功之类的修炼方法,来帮助人们克服身体的短板。

通过一些简单的修炼方法,就可以让人的气脉能够更强的流动起来,比如说站桩、八段锦、金刚功等等。

然后还有一个对疾病很有用的方法应该是饿,适当的饿肚子,不要吃那么饱,也是让身体有效恢复功能的方法。

另外生的蔬菜水果要占每日摄取食物的一半以上,应该对身体机能的恢复会大有帮助。

杏花吹满头

春日游

学习12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忤逆了夏气就会伤到心脏,伤到心脏就会出现上面那些病症,更进一步讲,到了秋天还会“秋为痎疟”——秋天就是痎疟病。

这就是传统文化,原因别总从昨天找,要按节气去找。

“奉收者少”,“奉”这个字,就是两手捧着一个东西,秋主收气,这句是说夏天如果没养好,给秋天的东西就少,“冬至重病”——即,到了冬至时节,人就会重病。

什么叫“冬至重病”?为什么冬至前后死人多?

夏天谷物若不饱满,收进来就不足,变成“精”时,就更不足了,等到“冬至一阳生”这一天,微薄的这点“精”,一生发就没了。

老人呢,储备不够,就可能死了,年轻人若不好好睡、不好好吃,这点精也不足,就会生病。

用身体打个比方,就是身体夏天没出汗,垃圾就没走,夏天出汗是排垃圾,垃圾没走成,秋天该收营养,就收不进来,冬藏就无精可化,人体就会出问题。

“冬至一阳生”时,无精可生发,就是“冬至重病”。

再说治病,治病也得先把里面所有的病邪都弄出去,才能补充营养。

所以治病,一定要先泄后补,一定要先宣通,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补,里面若不空,补是补不进去的。

夏至当天还有一个养生大法,就是灸法,一般来说,夏至灸,治病;冬至灸,养生。

艾灸,现在在中国大陆很流行,但还是要讲究一点的,比如血虚的人就要慎灸,女子月经期和怀孕期都要慎灸。

到了夏至这一天,基本上前后四天,加上夏至当天,一共9天,用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病。

夏至灸是治病,冬至灸是养生,现在在按摩院里的灸,都是用艾条,这叫熏灸和悬灸。

熏灸哪儿呢?夏至灸,基本上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叫中脘和关元。

中脘穴,在什么地方呢?大家找一下自己所谓的剑突,就是两肋在胸间的交接处,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脘。

很多人这里是硬硬的,这跟郁闷和过食生冷有关。

大家最好每晚睡觉前按揉此处,会打嗝和放屁,久之,脾胃就会舒服好多,脾胃好了,全身都好。

因为胃是生气、生血之所。

而灸中脘呢,可以治疗中焦一切病,比如腹胀、气喘、隔噎、食不下、食不化、胃疼、脸色差(因为胃经主要走脸部)、肚子疼,甚至癫痫等症,都可以灸中脘。

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下焦很多病。

这个地方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又是小肠的募穴,灸之,则阳生,即增加消化功能;灸之,则阴长,即吸收的营养物质多。阳为气,阴为血,故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灸关元穴,几乎可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可以治疗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其实,所有节气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休息,所以夏至那一天真应该放假。

思考

这一节突出了肚子的重要,五脏六腑大部分都占据在肚子的位置,可见每天在固定时间,比如说早晚用平静柔和的心态好好的有耐心的按摩一下自己的肚子,也是对恢复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五脏六腑的健康就代表着身体的健康。

另外就是春天一定要多晒晒太阳,夏天就多出出汗,这样就比较有利于后面的秋收和冬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帝内经》:夏三月,养长之道。
立夏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7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今日夏至| 《黄帝内经》教您如何夏至养生?(附语音)
夏至养生科普
养生先养心
黄帝内经,夏天养生到底是要吃寒凉还是不要吃?夏天吃姜合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