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嫁顺义王的三娘子是俺答外孙女?乱讲,那只是明朝人以讹传讹
userphoto

2022.09.05 河南

关注

曾经嫁给祖孙五世、四代顺义王的忠顺夫人三娘子,是一位优秀的传奇女性,她先后辅佐三代顺义王,在16世纪70年代的政治舞台上,致力于维护蒙汉民族友好,为边疆的安宁稳定和蒙汉人民的和睦相处作出卓越贡献。

尽管有很多汉文史籍记述三娘子的功绩和事迹,但对她的出身则是众说纷纭,甚至讹传出三娘子是其丈夫俺答汗的亲外孙女那样骇人听闻的说法来。

在网上随便搜索俺达汗和三娘子,就能看到俺达汗强纳亲外孙女、三娘子嫁给亲娘爹等诸多博人眼球的文章。

那么,三娘子真的是俺达汗的外孙女吗?非也,所谓外孙女嫁给亲外公的说法,只不过是明朝人以讹传讹的野史传闻,如果你有正本清源的想法,那就和猴格一起来勘破谣言吧!

假装是三娘子的剧照

01,三娘子其人其事

忠顺夫人三娘子(1550-1612),本名诺延楚、诺颜出、那颜出等,是俺达汗的第三哈屯,明清汉文史籍中把她称作三娘子,蒙文史籍把她称作克兔哈屯也儿克兔哈屯,蒙语译为有权力的夫人、有权势的夫人等,或称之为钟根哈屯、钟金哈屯、中宫哈屯等。

三娘子嫁给俺达汗后,于隆庆二年(1568)生子不他失礼。万历九年(1581)十二月,俺达汗去世。次年(1582)八月,33岁的三娘子,在明朝边臣的劝说下,改嫁俺达汗长子辛爱黄台吉

万历十三年(1585)十二月,黄台吉去世,长子扯力克袭位。次年(1586)十月,扯力克尽逐诸妾,迎娶37岁的三娘子,再次年(1587)三月,明廷批准扯力克袭封顺义王,三娘子封忠顺夫人。

万历三十五年(1607),扯力克去世,他的长子晁兔台吉早亡,其子卜失兔应该袭位,但三娘子的亲孙子素囊也想夺位,两人展开激烈的夺嫡之争,以至于通贡互市都被迫停止。

为了尽快恢复安定,万历三十九年(1611)五月,62岁的三娘子迫于形势,又嫁给卜失兔。次年(1612)四月,三娘子病死,享年63岁。再次年(1613)六月,卜失兔袭封顺义王。

顺义王俺达汗世系简表

史书称三娘子“骨貌清丽”、“资性颖异”、“黠而媚,善骑射”、“通达事务,盖虏中女品之绝代者”,因此,俺达汗“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俺答封贡、隆庆和议中起到重要作用。

俺达汗死后,三娘子在明朝的支持下、以及她本人的能力和威望等各种作用下,一跃成为土默特实际上的核心人物,在她的主政下,明蒙边界出现安定和平的景象。

三娘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四嫁顺义王,为维护蒙汉和平而委曲求全,因此,在她去世多年后,还出现“沿边将士人人思三娘子保塞功”的局面。

但这样一个备受称赞的杰出女性,却是父母不详、出身不详,提到三娘子的出身问题,那真是说法各异、众说纷纭,简单概括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 其一,宣大伎。
  • 其二,俺达汗之外甥女。
  • 其三,俺达汗之外孙女。以及俺达汗外孙女兼孙媳妇。
  • 其四,蒙古卫拉特吉格肯阿噶之女。
  • 其五,袄儿都司不知达名家女。

那么,三娘子到底是什么出身呢?

假装是三娘子的剧照

02,宣大伎之说和俺达汗外甥女之说

持三娘子出身宣大伎之说的,只有明末清初的彭孙贻(1615-1673)一人,不过,他自己也并不确定宣大伎这个说法,同时又说三娘子或许是俺达汗的外甥女。

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三《西人封贡》:俺答妾克兔哈屯号曰三娘子,或曰俺答甥女,或曰宣大伎

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三《西人封贡》

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三《西人封贡》

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三《西人封贡》

从彭孙贻模棱两可的态度可见,所谓三娘子出身宣大伎的说法是很不靠谱的。

再说,古代人的婚姻等级界限还是很严格的,即便出现过皇帝纳妓为妃的例子,但以妓伎为哈屯、为正妻的,在世界历史上和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因此,把三娘子说成是宣大伎女,不过是封建文人刻意的侮蔑罢了,着实有些可笑,也禁不起推敲。

彭孙贻还认为三娘子或许是俺达汗的外甥女,同样持外甥女之说的还有明朝大文豪徐渭(1521-1593),徐才子在咏俺答甥女的边词中直接说三娘子是俺答的外甥女。

女郎那复取枭英,此是胡王女外甥。

帐底琵琶推第一,更谁红颊倚芦笙。

老胡宠向一人多,窄袖银貂茜叵罗。

递与辽东黄鹞子,侧将云鬓打天鹅。

还有比彭孙贻早一点的赵士喆(1593-1655),也认为三娘子是俺答的外甥女。

赵士喆《逸史三传》之《北虏三娘子列传》:三娘子者,北虏始封顺义王之妾,袭封顺义王之妻也,始本俺酋之甥女。生而妖艳,以绝色闻虏中,袄儿都司部已聘之矣,俺酋闻其美,遂自取之,其擅宠十有余年。

赵士喆《逸史三传》之《北虏三娘子列传》

赵士喆《逸史三传》之《北虏三娘子列传》

今人学者O·达日玛巴斯尔在其论文《对三娘子系卫拉特人之说的几点质疑》证补中,也支持外甥女之说,依据就是徐渭的边词。

O·达日玛巴斯尔认为,三娘子和宣大总督吴兑(1525-1596)私人关系很好,吴兑对待三娘子就像亲生女儿一般,三娘子经常应邀来宣府做客。

万历四年(1576),身为吴兑旧友的徐渭前来宣府吴兑处做客,认识了当时27岁的三娘子,两人也成为好友。

徐渭以边塞所见所闻为题写的26首《边词》中,就有6首是专门为三娘子所作,徐渭在边词中,生动细致的描绘了三娘子率众入市以及演武、射猎等盛况的豪放姿态。

身为三娘子好友的吴兑自然知道三娘子的身世是俺答的外甥女,所以,通过吴兑知晓三娘子出身的徐渭,才在诗句中明确讲述三娘子是胡王俺答的外甥女。

O·达日玛巴斯尔据此认为,三娘子很可能是俺达汗孪生姐姐孟衮之女,俺答汗姐弟俩出生于正德三年(1508),嘉靖二十九年(1550)三娘子出生时,孟衮43岁,尚在生育期,所以,三娘子可能是孟衮之女、俺答甥女。

但猴格则认为O·达日玛巴斯尔说三娘子可能是孟衮之女的说法有待商榷,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够在43岁还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并不多见

特别是身处蒙古的孟衮,生存环境那么差的情况下,43岁还能生的几率不大,所以,三娘子或许会是俺答的外甥女,但很大概率不会是孟衮之女。

假装是孟衮的剧照

03,俺达汗外孙女之说和俺达汗外孙女兼孙媳妇之说

三娘子是俺达汗外孙女之说,在历史上留下的记载是最多的,也是现代自媒体们写和三娘子相关文章时渲染的重点部分,猴格先把持外孙女之说的史籍记载列一下。

方逢时《大隐楼集》卷16《云中处降录》:先是,俺答以外孙女三娘子者许聘阿尔秃厮,见其美,自取之。

方逢时《大隐楼集》卷16《云中处降录》

刘绍恤《云中降虏传》:先是,俺答以外孙女聘袄儿都司,貌甚美,纳之,袄儿都司恚甚,欲攻俺答,俺答惭,夺把汗所聘取兔扯金的之女与之。

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1《顺义王附三娘子》:俺答长女哑不害,有所生女三娘子,庚戌相至是年及笄,貌甚艳丽,已受袄儿都司聘,俺答先通焉,己巳遂夺取之,袄儿恚甚。将攻俺答,俺答无以解,即以那吉所聘兔扯金的女偿之,那吉怒谓阿力哥曰:我祖妻外孙,又夺孙妇予人。吾不能为若孙,吾行矣。遂与阿力哥同妻比吉女等十人,马十三匹南归,以隆庆四年十月十日止平虏城外。(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1《顺义王附三娘子》

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1《顺义王附三娘子》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中三边·俺答列传下》:会俺答外孙女美而艳,许袄儿都司,答好弗能予,强纳之。(万历四十年1612首刻)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中三边·俺答列传下》

吴震元《奇女子传》卷4《三娘子传》:忠顺大人虏酋妇三娘子也,生庚戌年,六十三岁而死,系俺答长女大哑不害所出,俺答外孙女

吴震元《奇女子传》卷4《三娘子传》

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2《封贡》:俺答有外孙女,已聘袄儿都司矣,俺答闻其美,自娶之,号曰三娘子

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2《封贡》

焦竑《国朝献征录》之《通贡传》:俺答有外孙女,聘袄儿都司,俺答通焉,遂夺取之,袄儿都司恚,将攻俺答,俺答以那吉所聘娶兔扯金的女偿之,那吉怒谓其奶公阿力哥曰:我祖妻外孙,又夺孙妇予人,天怒人怨,吾不能为若孙。

焦竑《国朝献征录》之《通贡传》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适俺答长女哑不害所生三娘子者貌甚艳丽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

冯时可《俺答后志》:先是,俺答以外孙女聘袄儿都司,已而貌其美,自纳之,袄儿怒攻俺答,俺答惭夺把汉所聘女与之,把汉恙谋降中国。

冯时可《俺答后志》

叶向高《四夷考》卷7:会俺答有外孙女,已聘袄儿都司矣,俺答闻其美,自取之,号三娘子,袄儿都司怒,且治兵相攻,俺答懼,夺那吉所聘女与之,那吉恚恨,携其妻及其乳母之夫阿力哥等扣败胡堡求入。

叶向高《四夷考》卷7

罗日褧《咸宾录》卷1《北虏鞑靼》:先是,俺答有外孙女,美而艳,业已配许袄儿都司矣,俺答纳焉而夺把汗那吉所聘兀慎女易之。16

罗日褧《咸宾录》卷1《北虏鞑靼》

《明史》卷222《王崇古传》:其冬,把汉那吉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幼失父,育于俺答妻一克哈屯。长娶大成比妓不相得。把汉自聘我儿都司女,号三娘子,即俺答外孙女也。俺答见其美,夺之。把汉恚,又闻崇古方纳降,是年十月,率妻子十余人来归。

以上为持三娘子是俺答外孙女之说的史料记载,另外,猴格把认为三娘子是俺答外孙女兼孙媳妇之说的资料也附在本章节。

《明穆宗实录》卷50隆庆四年十月乙未朔癸卯9○虏酋俺答孙把汉那吉率其属阿力哥等十人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鉄背台吉之子也。幼孤。育于俺答妻所。既长。娶妇比吉。久之。会我儿都司有女。那吉欲娶之。为俺答所夺。其女即俺答外孙女也。

上面史料虽然看上去是琳琅满目,但这么多史料记载,能称得上是第一手资料的,却只有方逢时的《云中处降录》。

其他诸如刘绍恤、冯时可、诸葛元声、王世琦、焦竑、叶向高等等,在述及隆庆和议、涉及三娘子相关内容时,多半都来自方逢时的原始记载、外加自己的道听途说综合而成。

那么,方逢时所记就是绝对的一手资料、就没问题了吗?当然有问题,这个暂且按下不表,容后再驳。

蒙古草原

04,蒙古卫拉特吉格肯阿噶之女之说

三娘子是卫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首领吉格肯阿噶(即哲恒阿哈)之女的说法,来自珠荣嘎先生译注的蒙文史籍《转轮王俺达汗传》(又名阿拉坦汗传)。

蒙文《阿拉坦汗传》

珠荣噶先生认为,三娘子既不是俺达汗外孙女,也不是他孙媳妇,而是来自西蒙古卫拉特部的吉格肯阿噶之女。

这个说法经珠荣噶先生首次提出后,就在史学界产生一定影响,被很多国内学者认同,比如撰写蒙文《北元史》的戴鸿义、鲍音,比如白寿彝、王毓铨等等。

但同时,也存在众多疑问和较大的争议,比如日本学者森川哲雄,就根据《阿拉坦汗传》的记述认为并不能证明三娘子来自卫拉特,他认为吉格肯阿噶献上的女儿,实际上可能嫁给了俺达汗的第六子哥力各台吉(古鲁格台吉)。

吉田顺一赞成森川氏的意见,他根据多种辞书和其他蒙文史书的例证,认为jongge(n)意为“献上品”,并不是“中宫”,因此,相关语句应该译为:吉格肯阿噶将俺答想要的自己的女儿作为献上品献上而结为亲家。

也就是说,吉田顺一认为吉格肯阿噶之女嫁给了俺达汗之子,他和俺达汗是亲家并不是翁婿,而三娘子也不是吉格肯阿噶之女。

关于这个蒙文翻译的问题,猴格非常尴尬,因为无知猴格并不认识蒙文,所以也无从比较他们之间谁翻译得更准确,只能搁置不论。

唉,这也是只能读汉文史料的人的悲哀,遇到非汉文史料时,就只能看二手的,人家翻译成啥你看啥。

蒙古萨满

05,袄儿都司不知达名家女之说

关于三娘子出身袄儿都司(鄂尔多斯)不知达名家女之说,主要史料来源于明朝人王崇古。

王崇古《少保鉴川王公督府奏议》卷3《为仰仗天威夷酋款塞酌议安置善后事宜以弭边患事》:

译审得把汉那吉口称,系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亲男,自幼四岁丧父母,祖母奶奶一刻哈屯抚养长大,替伊定下歹慎的女儿,名号比吉,系俺答女婿的女,过门已经六年。那吉复寻下兀慎家达子取兔扯金的女。要娶间,俺答汗将我儿都司定下不知达名家女强娶为妾,彼都司家生气构怨,俺答汗却将那吉原寻下兔扯金的女与了我儿都司,那吉因此恼怒,背了祖父祖母逃向南来等情。本职唯恐不得,又经行令山西行都司掌印王应臣、大同府知府程鸣伊等复审相同。(万历二年1574刊本)

除了王崇古奏折外,还有流传至今的明朝人所绘制的《三娘子小像》的题文:“明鞑靼顺义王妻袄儿都司女忠顺夫人三娘子小像”。

假装是把汉那吉的剧照

现代学者薄音湖就以王崇古的奏折、以及《三娘子小像》的题文为依据,在论文《把汉那吉的家庭纠纷》中认为,三娘子应该出自袄儿都司部,她是袄儿都司部人。


综上,有关三娘子身世的五个说法已经列完,宣大伎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可以首先剔除;而吉格肯阿噶之女之说,由于蒙文译注问题也暂且搁置;外甥女之说与袄儿都司不知达名家女之说,则各有依据各有说辞,猴格也无从辩驳,只能容后等待新史料发现。

读者菌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这个搁置、那个无从辩驳,那你还辟什么谣?辟毛线啊?

咳咳,敲黑板划重点,猴格本文的主题,本来就只是辩驳三娘子是俺达汗外孙女的谣言其他只是顺手拓展,毕竟三娘子真实的身世如今还是谜团呢!

假装是俺达汗的剧照

06,辟谣三娘子是俺达汗外孙女

要说忠顺夫人三娘子的身世,就不能不提俺达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三娘子经常和把汉那吉的妻子一起被搞混淆。

把汉那吉是俺达汗第三子铁背台吉的独生子,四岁丧父母,由祖母、俺达汗的哈屯一刻抚养长大,一刻哈屯为他迎娶歹慎之女、俺达汗外孙女比吉为妻,已经过门六年。

隆庆四年(1570),把汉那吉又聘娶兔扯金的闺女为妻,就要迎娶新妻子的时候,把汉那吉的祖父俺达汗,因为强娶袄儿都司不知达名家女为妾,引起袄儿都司的愤恨,为了平息袄儿都司的怨恨,俺达汗就把孙子准备聘娶的兔扯金家的闺女赔给袄儿都司。

假装是三娘子的剧照

自己相中的老婆却被祖父夺走送给袄儿都司人,把汉那吉非常愤怒,就背叛祖父祖母南逃明朝,明朝边臣王崇古方逢时都是处理把汉那吉降明的直接经手人。

经过反复询问核实后,王崇古上奏朝廷,详细地汇报了把汉那吉降明的前因后果(奏折内容详见第五章节)。

从王崇古的奏章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把汉那吉的原配妻子比吉,是歹慎之女、俺达汗的外孙女;把汉那吉自己聘娶的兔扯金之女,被俺达汗夺走赔偿给袄儿都司;而俺达汗强行夺取之妾,则来自袄儿都司。

很明显,奏章中涉及的三个女人,都和三娘子没有关系,所以,不管是俺达汗夺取的袄儿都司之妾,还是把汉那吉自己聘娶的兔扯金之女,都不是三娘子。

尽管后来有很多史料都说三娘子是俺达汗的外孙女、原被袄儿都司聘娶、却被外祖父强纳,但这些都不是第一手史料,他们不过是辗转抄袭方逢时《云中处降录》的原始记载。

也就是说,关于把汉那吉降明的史料,只有王崇古的奏章和方逢时的《云中处降录》才算是第一手史料,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

假装是俺达汗外孙女比吉的剧照

那么,为何王崇古的奏章说俺达汗的外孙女是把汉那吉的原配妻子比吉,夺取袄儿都司之妾是不知名女子,而方逢时却记载俺达汗夺取的袄儿都司聘娶之女是俺达汗的外孙女呢?为什么两个人的资料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谁才是叙述正确的呢?

猴格以为,王崇古的资料是当时反复核实后给朝廷的奏报,后来又经过《赵全谳牍》的再次核实,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王崇古奏章中关于把汉那吉家眷问题的记载才是正确无误的

何为《赵全谳牍》?就是在隆庆五年(1571)俺答封贡后,明廷得到俺达汗缚献的中国叛逆赵全、李自馨等九人,由宣大总督王崇古及明廷相关部院官员进行审问,审问的结果被汇集成一件完整的文献,即《赵全谳牍》。

王崇古的奏章是当时人记当时事,后来又经过再三核实,是绝对无误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和王崇古奏章相比,方逢时的《云中处降录》就不那么绝对了,因为《云中处降录》是方逢时后来追记的,是可能存在失误地方的。

支持王崇古的阁臣高新郑剧照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把汉那吉降明时,身为大同巡抚的方逢时曾给王崇古的《与王军门论降夷书》中称:降夷把汉那吉二十三日之暮到镇,当即译审,别无异情,止为俺酋夺其所聘之女与袄儿都司,因此相忿,脱身来降,其情已八九似真。

这个时候,方逢时还没有把三娘子与把汉那吉家眷联系在一起,但到隆庆五年(1571)他居家丁母忧写《云中处降录》时,就把俺达汗夺取袄儿都司不知达名家女,变成俺达汗外孙女三娘子了。

为什么有如此变动?方逢时并没有记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是根据什么降人新口供改变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方逢时把道听途说的三娘子新闻、综合到把汉那吉的眷属旧事中,把三娘子和比吉混为一谈了,因此,“三娘子是俺达汗外孙女”的说法就此出炉

而正是方逢时毫无依据的这一笔,给后人留下外祖父俺达汗纳外孙女三娘子的口实,之后的明朝人,只要涉及到隆庆和议以及三娘子的问题,就会采纳方逢时的《云中处降录》并加工综合,料也越加越多,到诸葛元声、谷应泰时,连三娘子的亲娘都出现了。

可能还会有人疑惑,如果你说方逢时追记的内容有误、王崇古的奏章才是正确的,那为何参考各种奏折、塘报之类原始文件编篡的《明穆宗实录》上,还说三娘子是俺达汗的外孙女兼孙媳妇呢?

那是因为实录也错了呗!穆宗实录是隆庆六年(1572)开始编修的,到万历二年(1574)始成,虽然是张居正的总裁,但实际是出自王锡爵之手。

王锡爵并没有仔细查档,就把俺答外孙女比吉,和把汉那吉聘而未娶的兔扯金之女、以及三娘子混为一谈,衍生出祖孙争艳的故事,以讹传讹,后来又被清人修的明史照抄。

明穆宗朱载坖

何以肯定就是实录错了呢?就凭在把汉那吉降明相关事宜中,穆宗实录不但漏记王崇古《酌议夷酋款塞》疏的前半部内容,还把把汉那吉降明时间九月十三,记为十月初九,就可以证明实录的失误,其实十月初九是朝廷得报的时间。

另外,在原始资料王崇古奏折上,明明说俺答将把汉那吉已聘未娶之女,赔给袄儿都司,实录却记成把汉那吉想娶袄儿都司女,这些林林总总,可都是穆宗实录存在错漏的证据哦!

所以说,根据王崇古的原始资料看,不管是俺达汗夺取袄儿都司已聘之女,还是把汉那吉聘而未娶的兔扯金之女,抑或是把汉那吉的发妻兼表妹、俺达汗的外孙女比吉,她们,都和三娘子莫得关系。

何况,隆庆四年(1570)把汉那吉恼恨祖父降明时,三娘子已经21岁,早在隆庆二年(1568)时,19岁的她,就已经为俺达汗生下儿子不他失礼,怎么可能在二年后再被俺答从袄儿都司强纳呢?

黄龙年(隆庆二年1568),阿勒坦汗远征卫拉特百姓,偕真诚聪慧的乌讷楚钟根哈敦(钟金哈屯)同行。远征后未归驻扎名为巴合之地时,生而高贵的乌讷楚钟根哈敦生一子,于是温柔可汗为首普国大众喜设玛里雅兀特之宴,名其子曰博达锡里(不他失礼),使之领有卫拉特百姓。(阿拉坦汗传)

俺达汗

07,猴格说

虽然并不能最终确定三娘子的身世,但所谓“三娘子是俺达汗外孙女”的谣言,还是很容易能够证明的。

尽管蒙文史料《阿拉坦汗传》没有讲清楚吉格肯阿噶之女,到底是嫁给俺达汗、还是嫁给俺达汗的儿子,但出身尊贵的钟根哈屯的生子时间,该书则是明确无误记载了,就在把汉那吉降明的前两年。

按照时间线捋一下:

嘉靖三十七年(1558),俺达汗娶不明身世、但可以确定出身高贵的三娘子;

嘉靖四十四年(1565),13岁的把汉那吉在祖母一刻哈屯的主持下,迎娶表妹、兀慎之女、俺达汗外孙女比吉;

隆庆二年(1568),19岁的三娘子生子不他失礼;

隆庆四年(1570),俺达汗强夺袄儿都司已聘不知名女子,引起袄儿都司的愤怒,俺达汗又把孙子把汉那吉已经聘娶的兔扯金之女,赔送给袄儿都司,18岁的把汉那吉愤而归明。

隆庆五年(1571),明蒙和议,俺答封贡,把汉那吉被明廷归还俺答,祖孙相见抱头相泣;俺答也归还避难蒙古的中国叛徒赵全、李自馨等九人。

假装是老年三娘子剧照

虽然封建时代的皇权阶层并不在乎伦理关系,蒙古也的确存在外孙女辈分嫁给外祖父辈分的情况,比如堂外祖父蒙哥迎娶堂外孙女忽突灰,但是,亲外公俺答汗娶亲外孙女三娘子的事则是绝对不存在。

当然,虽然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求真,但实际上,关心历史真相的人又有多少呢?君不闻造谣的张张嘴、辟谣的跑断腿?历史类嘛!总是有永远辟不完的谣言。

就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先嫁自己的外公又嫁舅舅再嫁表哥 被明朝封为“忠顺夫人”
他娶了自己的亲外孙女 惹恼了孙子 却促成了一件大喜事!
话说张居正(47)西蒙古俺答汗恋上一位美人,却给明朝送了大礼
明蒙关系全靠这个女人,一生先后嫁给祖孙四人,在明蒙都备受尊重
蒙古王公图谱(20):先后“四嫁顺义王”祖孙的蒙古”三娘子“
她先后嫁给祖孙四人,一生努力维系明蒙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