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为天子母为县君——宋英宗生母仙游县君任氏考
userphoto

2023.05.12 河南

关注

宋英宗生母任氏,是一个相关记载极少的人物,本文尽可能多地考证、确认一些关键信息,从而深化我们对她的了解。其实,赵允让的两位正室比她的信息还要少。

一、身世

任氏的籍贯、出身,史无明载。至于任氏的家人,可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元丰六年(1083)八月的赠官记录:

(元丰六年八月)辛巳……诏:“濮安懿王任夫人父赠左监门卫将军周赠宁国军节度使,母仙源县太君张氏封遂国夫人,兄守固赠资州防御使,守沂赠昭州防御使。”

任氏父名周,母姓张;有两兄,名守固(《宋会要辑稿》仪制十二作守政)、守沂;一弟,名泽,《宋史》卷二百二十三《外戚传中》有传。

《外戚传》“仙游夫人母弟”任泽“起田里”。“田里”描述不够详细,任家究竟是什么情况?

苏辙《龙川别志》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龙川别志》卷下有一则笔记叙英宗身世及即位始末,开头部分如下:

英宗皇帝,濮王十三子也,故本宫谓之十三使,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或言幼时父兄不以为子弟数。

傅增湘收藏的影宋本《龙川别志》在“或言”下面有小字注:“治平中京师置福田左右院,养丐者千人,或由此故也。”现在把正文和小字注合在一起看:

英宗皇帝,濮王十三子也,故本宫谓之十三使,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或言(治平中京师置福田左右院,养丐者千人,或由此故也。)幼时父兄不以为子弟数。

英宗即位后增设福利机构跟“或言”有什么关系?“或言”下面应该还有些内容,不然无法解释英宗为什么会增设福利机构。但现存各本《龙川别志》都没有给出原因。

《长编》多处引用《龙川别志》,卷一百九十九有这样一条引文:

(嘉祐八年十二月)庚寅,诏:“京师老疾孤穷丐者,虽有东、西福田院,给钱米、者才二十四人。可别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盖屋五十间,所养各以三百人为额,岁出内藏五千贯给之。”其后又赐以泗洲大圣塔施利钱,增为八千贯。《龙川别志》云:“英宗母曰仙游县君任氏,典丐者。治平中置福田院,由此故也。”

引文之“典丐者”三字,现存各本《龙川别志》皆无。“典丐者”极可能是“或曰”下缺少的内容。现将这三个字补入傅增湘影宋本:

英宗皇帝,濮王十三子也,故本宫谓之十三使,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或言(典丐者,)(治平中京师置福田左右院,养丐者千人,或由此故也。)幼时父兄不以为子弟数。

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

何为“典丐者”?丐,乞讨;典,这里应理解为典卖。

任氏有什么可典卖?

恐怕只能典身。宋代许多主奴通过典卖结成雇佣关系。看来任氏家境贫寒,只能靠典身乞讨为生。

刘宇、戴建国《宋代奴婢问题再探讨》一文曰:“所谓典卖,是商品所有权不转移的一种买卖,在土地典卖中,交易人约以一定的期限,期满业主可赎回土地。与之相应的婢妾典卖,也应是一种有期限的非所有权转移性质的买卖。”

典卖和雇佣的区别,是“前者须由典买人预先一次性支付典价,后者则分期支付”。

我猜《龙川别志》记载背后的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

任氏家境属中下水准,后来遭逢变故,不得不典身乞讨。机缘巧合,任氏入濮王宫为婢,后来为赵允让生下英宗。任氏典身乞讨的经历让她在濮王宫未免为人所轻,起初不甚得宠,英宗跟着受了些影响。

英宗是赵允让第十三子,目前可以确定他出生时有十一个哥哥在世。有这么多儿子,赵允让就没把年幼的英宗放在心上。后来英宗入承大统,有感于生母任氏早年经历,于是在汴京设置福利机构南、北福田院并拨款,救济贫民。

二、子女

赵允让娶妻两次,一为王氏,一为韩氏,身世皆不详。《会要》礼四十一有为两位夫人辍朝的记录,我们得以知晓她们的卒年。

王氏卒于天禧五年(1021),是年五月,真宗为她辍朝一日。韩氏卒于天圣六年(1028)十月,是年十月,仁宗为她辍朝。

韩氏去世后三十一年间,赵允让未续娶。王氏、韩氏生前封号不详。濮议相关文献称王氏为谯国太夫人,韩氏为襄国太夫人,赵允让在世时妻子不会封太夫人,所以谯国、襄国之号是允让去世后才有的。

赵允让长子宗懿系正室所生,具体是谁生的还不得而知。

治平元年(1064)十月,太常礼院向英宗奏濮王子袭爵事宜,提到“魏国公宗懿无后,濮王无嫡孙”。魏国公赵宗懿是允让长子,有子六人,已知北宋宗室袭爵以嫡子、嫡孙优先,所谓“无后”实为无嫡子。宗懿无嫡子导致濮王无嫡孙,则宗懿自己是嫡子。

赵允让子女甚多。

先说儿子。保守估计,有三十人。《会要》帝系二曰:

(绍兴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輵言:“先祖宗朴系濮王第二男,元赠太师、中书令,追封康王,改封惠王,缘濮王第二十八男宗楚已封惠王。”诏改封恭王。

英宗同母弟宗楚是允让第二十八子,宗楚后面还有宗祐(亦任氏生)、宗汉二人袭封嗣濮王(濮系袭爵次序为兄终弟及),这不就有三十人了?

女儿无法袭爵,齿序不如儿子明确。但《长编》卷二百九十七元丰二年(1079)四月乙巳条,有神宗封濮王“第十八女夏大醇妻崇德县主为永嘉郡主”的记录,那么估计允让有二十个女儿不算过分。

因此,就是保守估计,允让子女总共也得有五十人。

算上英宗,允让诸子名、爵可考者共二十三人,其中半数生母可考。女儿则仅有建安郡主生母可知,即任氏。

现将允让子女及其生母的情况列表如下:

身份

姓氏及生卒

子女

封号

王氏

?—1021

舒王宗懿(?—1064)

赠谯国太夫人→濮王夫人

韩氏

?—1028

赠襄国太夫人→濮王夫人

任氏

①彭城郡王宗衮(?—1080)

②英宗曙(1032—1067)

③襄王宗愈(?—1095)

④信王宗治(?—1072)

⑤惠王宗楚(?—1097)

⑥钦王宗祐(?—1098)

⑦建安郡主,适刘承绪

赠仙游县君→濮王夫人

吴氏

定王宗朴(?—1077)

乐安郡太君→赠永嘉郡太夫人

孙氏

①昌王宗晟(1031—1095)

②莱王宗绰(1035—1096)

仁寿郡太君→安康郡太夫人→康国太夫人→越国

耿氏

崇王宗瑗(1033—1088)

同安县太君→某郡太夫人→德国太夫人

皇甫氏

济王宗荩(1039—1080)

永和县太君→赠永嘉郡太夫人

刘氏

景王宗汉(?—1109)

仁寿郡太君→安康郡太夫人

赵允让可考的二十三个儿子,有六个是任氏生的。诸子袭封嗣濮王者一共七人,其中有三人为任氏所生王子,即襄王宗愈、惠王宗楚、钦王宗祐。

①宗衮(?—1080),英宗同母长兄,累官镇安军观察留后,元丰三年闰九月卒,赠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追封彭城郡王,谥孝僖。

有一点很奇怪,允让二十三子,除去英宗,只有宗衮封爵不是亲王。有的地方作彭王,但很可能是根据彭城郡王编的。

③宗愈(?—1095),英宗弟,《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宗室传二》有传。元丰七年(1084)二月封华原郡王,累官开府仪同三司、镇安军节度使,绍圣二年(1095)四月袭封嗣濮王,授检校司徒,同年八月薨,赠太师、追封襄王,谥恭宪。

《宋史》本传谓宗愈享年六十五,则宗愈生于天圣九年(1031),反而比英宗还大一岁,显然有误。

④宗治(?—1072),英宗弟,熙宁五年闰七月卒,赠镇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追封陈国公,元符二年(1099)十一月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澶渊郡王,后追封信王。

⑤宗楚(?—1097),英宗弟,《宗室传》有传。《会要》作第二十八子,济王宗荩生于宝元二年(1039),墓志作第二十五子,宗楚生年大约与之相近。元丰七年(1084)二月封郧国公,绍圣三年(1096)二月封南阳郡王,次月袭封嗣濮王,累官武昌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开府仪同三司。绍圣四年六月薨,赠太师,追封惠王,谥僖节。

⑥宗祐(?—1098),英宗弟,《宗室传》有传。元丰七年(1084)二月封巩国公,绍圣三年(1096)二月封景城郡王,绍圣四年(1097)八月袭封嗣濮王,累官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元符元年(1098)二月薨,赠太师,追封钦王,谥穆恪。

⑦建安郡主,适刘承绪。元丰六年(1083)五月,左藏库副使刘承绪特差带御器械。七年四月,建安郡主等濮王五女并增俸钱三十千;七月,刘承绪为礼宾使、嘉州刺史。八年八月,刘承绪充皇帝贺辽主生辰副使。

任氏在濮王宫的生活,除了生育,我们一无所知。她频繁生育,是逐渐得宠的表现吗?不好说。不过英宗第一次入宫后,任氏在濮王宫地位也许会高一些。

任氏和英宗的相处几无正面记载。司马光在英宗即位当年十一月上疏,请英宗孝敬曹太后,“夙兴夜寐,昏定晨省,亲奉甘旨,承顺颜色,无异于事濮王与夫人之时也”。但这也没提到具体事迹,我们就不知道英宗怎么孝敬任氏了。

三、封号与去世

宋代诸王(可以扩大到整个宗室)妻妾不像唐代一样有特殊封号,而是和官员母妻共用一套外命妇封号。

严格来说,宋代宗妇指宗室正室,任氏生育再多也不算宗妇。而宗室侧室不一定有封号。从封赠实例来看,侧室能够获封,主要是“母以子贵”。

《长编》卷一百五十三云:

(庆历四年)十二月壬辰,加恩百官。左千牛卫大将军、交州刺史宗敏,缘郊恩请封所生母范氏,许之。宗室得封所生母,盖自宗敏始。宗敏,信安郡王允宁子也。

仁宗庆历四年(1044)冬至,朝廷举行南郊大礼,次月推恩百官,宗室赵宗敏(太宗曾孙,商王元份孙)请以郊礼恩典封生母范氏并获准。宗室生母获封大约自此而始。

那么任氏生前有命妇封号吗?

应该没有!

胡宿《文恭集》卷二十一有《宜州刺史宗实故所生母任氏可追封县君制》。在徽宗大改命妇封号前,县君是北宋外命妇的最低一级。追封任氏为县君,意味着任氏生前无命妇封号。

比起生年,任氏的卒年尚可考证,突破口就是胡宿所撰追封告词。告词如下:

宜州刺史宗实故所生母任氏可追封县君制

敕:朕厚人伦之风,笃戚藩之爱,饰终有典,教孝为宜。具官某故所生母任氏,蹈履柔风,诞育宗子,曾享年之弗永,何先露之易零。大宗以闻,近支有请,宜疏名邑之赠,以慰寒泉之思。没而尚灵,歆我朝宠。

第一,标题中英宗有宜州刺史一衔。

《宋史·英宗纪》:

景祐三年,赐名宗实,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累迁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皇祐二年,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按《长编》卷一百三十四,庆历元年十二月丙申(1042年初),“右千牛卫大将军宗实为右羽林卫大将军”。不知刺史衔何时所授,姑且往宽了算,庆历元年至皇祐二年(1042—1050)。

第二,上文提到宗室生母获封始于宗敏请封,则追封任氏时间不早于庆历四年间(1044)。

第三,胡宿何时撰此制词?

首先要确定此制性质,是内制还是外制。此制以“敕”开头,符合外制的特征。

其次要确定胡宿何时掌外制。

元丰改制前,宋代外制官主要为知制诰、直舍人院等舍人院官员。胡宿(996—1067)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九十四、欧阳修《赠太子太傅胡公(宿)墓志铭》。墓志对胡宿在仁宗朝部分履历记载如下:

服除,为三司盐铁判官,转尚书祠部员外郎,判度支勾院,知苏州、两浙路转运使。召还,修起居注,以本官知制诰,兼勾当三班院,已而兼判吏部流内铨。入内都知杨怀敏坐卫士夜盗入禁中惊乘舆,斥出为和州都监,怀敏用事久,势动中外,未几,召复故职。公封还辞头,不草制,论曰:“卫士之变,踪迹连怀敏,得不穷治诛死,幸矣,岂宜复在左右?”其命遂止。久之,拜公翰林侍读学士,迁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兼端明殿学士。

查王鏊《姑苏志》卷三,胡宿“庆历七年五月,以三司盐铁判官、判度支勾院知苏州,八年正月丙戌,就除两浙转运使”。

《长编》卷一百六十五庆历八年(1048)八月庚辰条,载胡宿差遣为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

可见胡宿于庆历八年任两浙路转运使,同年召还。

胡宿除知制诰具体时间不详。

《长编》卷一百六十七皇祐元年(1049)十一月戊午条,提到墓志中胡宿封还杨怀敏复官词头一事,此时胡宿已为知制诰,则胡宿除知制诰在庆历八年或皇祐元年(1048—1049)。

据《宋学士年表》,皇祐五年(1053)五月,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胡宿拜翰林学士。庆历、皇祐之交至皇祐五年(1048/1049—1053),胡宿掌外制。

P.S. 四库本《文恭集》四十卷系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成,其中部分诏令明显不出自胡宿之手。追封任氏的制词出自《文恭集》卷二十一,该卷有许多制词可以确定作于皇祐初年,但不足以支持此制也作于皇祐初年,因为有可能并非胡宿所撰。

我假设此制作者就是胡宿,否则考证胡宿掌外制时间对本文没有意义。如果告词作者不是胡宿,则撰写时间范围为庆历四年至皇祐二年(1044—1050)。

英宗的宜州刺史授于庆历元年至皇祐二年间(1042—1050),宗室生母获封始于庆历四年(1044),追封告词作者胡宿于庆历、皇祐之交至皇祐五年(1048/1049—1053)掌外制,综上,告词撰于庆历八年至皇祐二年间(1048—1050)。

告词撰于庆历、皇祐之交,任氏就一定在这段时间去世的吗?有没有可能去世后过了几年才获追封?我觉得过几年才追封可能性较小。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载“仁宗有赐英宗母仙游县君挽歌,微有传后之意”。任氏去世后,仁宗赐挽歌——任氏不算宗妇,仁宗对她算是上心了。告词有“大宗以闻,近支有请”之语,先有宗室为任氏请封,后有仁宗追封任氏。是谁为任氏请封?大概就是赵允让。

庆历、皇祐之交,太祖、太宗诸子都已去世,汝南郡王允让是当时太宗年纪最大的孙子。既然仁宗已无叔伯,那么身为皇兄又主管大宗正司多年的允让便是最为属尊望重的宗室了,“大宗”“近支”名副其实。

起初任氏未与允让合葬。《会要》礼四十记载了王氏、韩氏、任氏各自葬地所在:

(元丰二年)十一月十一日,诏:“濮安懿王夫人迁葬濮园,其令礼官议所以将奉礼仪以闻。”其后太常礼院言:“请依令用一品卤簿,依晋国大长公主故事用鼓吹。”从之。仍诏启菆等礼,止令宗晖祭告,作哀志、祝文并迁护使代作。初,濮安懿王以谯国王氏合葬,而襄国韩氏亦前葬西坟,其距濮园犹远,仙游任氏乃葬京城东南繁台村奉先资福禅院之西偏,故迁祔焉。

允让与发妻王氏合葬,墓在西京河南府永安县。

永安县,真宗景德四年(1007)设,专奉北宋皇陵,徽宗政和三年(1113)三月升为军,据推测辖境大致为今偃师市东半部、巩义市西半部和登封市北部区域。

继室韩氏葬于西坟,西坟为永安县宋宗室坟茔之称。任氏则葬于“繁台村奉先资福禅院之西偏”。据太宗邵贤妃墓志,繁台村在开封县清远乡。

宋代宗室去世后,往往暂厝于寺院,至帝后或重要宗室下葬西京,跟着出殡——任氏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四、追崇

庆历、皇祐之交(1048—1050),英宗年近弱冠。十多年后的嘉祐八年(1063)四月一日,英宗即位。英宗在位不满四年,令后世印象最深之事当属以尊崇其本生父母为中心的濮议。

治平元年(1064)五月,宰相韩琦“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典礼”。经过漫长的政治博弈,治平三年(1066)正月,曹太后下诏,准许英宗称亲,濮王称皇,二妻一妾并称后。

英宗有所保留,称亲而不追崇,又以茔为园,即园立庙,改封长兄岐国公宗懿为濮国公,主奉濮王祀事。

从此至次年正月英宗去世的一年间,朝廷还有追崇的声音,如追封濮王以大国,但都没有落实。

宋代封国名约有三百个,分大、次、小三等,大国、次国都只有几十个,小国有两百多个。封爵和命妇封号一般按小升次、次升大的顺序迁转。

壎《隐居通议》卷三十一载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封国名表,濮为小国。濮到宋末仍是小国,在英宗朝就更不用说了,无怪乎朝臣建议追封濮王以大国。

英宗去世时,追崇濮王一事完全没有解决,留下了两个有损英宗颜面的问题,还都跟任氏有关。

第一个问题是“茔域异处”:英宗本生父母没有葬在一起。

上文提到允让与王、韩二夫人葬在河南府永安县,任氏葬在开封府开封县繁台村奉先资福禅院。韩氏墓离濮园已不算近,远在开封的任氏墓就更不用说了。

治平三年(1066)十月,英宗“以仙游县君任氏坟域为园”。英宗可以保证任氏墓不至于太寒酸,但没改变任氏墓在空间上远离濮园的现实。

第二个问题是“名位未正”:主要是任氏身为天子生母而仅封县君。

英宗最后未坚持称父母为皇、后,但其他追崇方案也一并搁置了,于是英宗去世时父母爵号跟他即位前是一样的。

因此,任氏依旧是仙游县君,而县君是当时外命妇的最低一级,远低于王、韩二夫人,随便一位朝臣母妻在封号上至少能跟天子生母比肩。

更令人尴尬的是,允让诸妾母以子贵陆续获封,超过任氏。

《长编》卷二百六十二熙宁八年(1075)四月甲申条云:“赠邵州团练使宗荩所生母永和县太君皇甫氏永嘉郡太夫人,以上批'皇甫氏可以宗瑗母例赠郡夫人’故也。”

允让子济王宗荩(墓志作第二十五子)当时连国公都不是,生母皇甫氏赠永嘉郡太夫人;如此追封又是有哥哥崇王宗瑗(墓志作第十三子,实则比英宗小一岁)生母耿氏赠郡夫人的例子在前。

直到神宗元丰二年(1079),英宗遗留这两个问题才算解决。五月十三日,神宗下诏:

濮安懿王,先帝斟酌典礼,即园立庙,诏王子孙岁时奉祀,义协恩称,后世无得议焉。今三夫人名位或未正,茔域或异处,有司置而不讲,曷足以彰先帝甚盛之德,仰承在天之志乎!三夫人可并称曰王夫人。命主司择岁月迁祔濮园,俾其子孙以時奉主,与王合食,而致孝思焉。

《长编》卷二百九十八称这是应濮安懿王子濮国公宗晖之请。经过一番折腾(同年十月曹太皇太后去世),次年总算实现濮王和三夫人同葬濮园。

神宗手诏中的“王夫人”是个新设的特殊封号。宋代外命妇系统不含“王妃”一级,诸王之妻标准封号是国、郡夫人。

一方面,诸王之妻身为天子近属,进封、改封机会很多,比如明堂、南郊大礼,新帝即位,去世后追封等,另一方面,宋朝不追求封爵和命妇封号完全对应,于是“丈夫封甲王,妻子封乙国夫人”的情况极其常见。

丈夫封某王,妻子可称以封号,也可称“某王夫人”。当王夫人是正式封号时,封国名一定要从夫。王、韩二夫人是允让正室,原本就可以称“濮王夫人”,但她们自有封号;神宗下诏后,濮王二妻一妾封号都变为濮王夫人,显然任氏封号变化最大。

宋代王夫人号仅用于尊崇出身宗室的皇帝的母亲,所以封授次数屈指可数。

据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的官品令,“诸封郡县君,钜鹿、乐安、寿春、仙游、万岁、万寿皆避之”。命妇封号不得用“仙游”,显然也是为了尊崇任氏。

任氏的族人无一显赫,史书仅对弟弟任泽略有提及。元丰六年(1083)八月,嘉州刺史任泽去世,赠崇信军节度使,谥恭僖,子孙名字、官爵无载。

五、结语

宋英宗生母任氏,籍贯、生卒年皆不见于史书。任氏父名周,母姓张,有两兄,名守固(一作守政)、守沂,弟名泽。

任氏出身田里,本文推测她家境属中下水准,后因遭逢变故,以典身乞讨为生,后入濮王宫为婢。任氏与赵允让生有多名子女,儿子可考者六人,彭城郡王宗衮、英宗曙、襄王宗愈、信王宗治、惠王宗楚、钦王宗祐,女儿可考者一人,封建安郡主,适刘承绪

根据胡宿《文恭集》所收追封制词(假定就是胡宿写的),任氏生前无命妇封号,约卒于庆历、皇祐之交(1048—1050),英宗当时年近弱冠。

任氏去世后,葬在开封府开封县清远乡繁台村奉先资福禅院附近,仁宗赐挽歌,并应允让之请,追封她为仙游县君。

英宗朝及神宗熙宁年间共十余年内,任氏封号无变化。

元丰二年(1079)五月,神宗下诏,濮王允让三夫人王氏、韩氏、任氏并称王夫人,并合葬濮园。次年,合葬完成。

南宋沿用王夫人这一特殊封号以尊崇出身宗室的皇帝的母亲。

作者:侯马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四 宗室二
赵允让
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08——北宋宋英宗赵曙
北宋第五任皇帝: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宋英宗赵曙
知否知否,我爹应是“皇伯”还是“皇考”?谈宋朝的“濮议”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