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血小鲜肉:陈玉成传
陈玉成打仗很勇猛,长得也很帅,完美得像是戏台上走下来的古典武将。
但这样一个人最后却落在呆瓜手里,像一头猛虎偶然被老鼠捕获,命运何其荒诞。
他的生命在25岁戛然而止,像一颗流星在最亮时划落,令人唏嘘。
 
陈玉成生于1837年,比李秀成14,跟李秀成同村,两家屋很近,二人是旧时深交。
金田起义的时候,陈玉成14岁,跟随叔父,一起参加起义,被编入童子军。
 
陈玉成的青春期是在军营里长大的,据说一开始陈玉成是的近侍。
幸好是罗大纲,如果是李开芳这类,以陈玉成的美貌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定就成穿红衣、打红伞的童子了(并没有夸张,这种行为在当时比较普遍)。
 
在定都南京之后,陈玉成不满当个后勤官,主动要求随军西征,初期西征并不顺利,太平军围困武昌城,4个月毫无进展,杨秀清勃然大怒。
陈玉成在侦察之后,率500勇士,缒城而上,爬上武昌城墙,吓得守军溃散,攻克武昌。
 
这种最开始爬上城墙的士兵,没有退路,往往成为炮灰,从这里能够看出陈玉成的性格,打起仗来不要命。
因为打仗勇敢,他很快被升职为三十这个职位只在丞相之下,属于第二层级,陈玉成排名30,算比较靠前了(太平天国有记录的最低有152检点)。
 
此时陈玉成只有17岁,年少气盛,已经能独立带兵打仗了,有一套回马枪战术,当时湖北流传着三十点回马枪的称号。
这个称号有点像是说书人的台词,似乎不太可信,我查了下,这个称号最早可能出自于《清代轶闻》,属于野史一类。
野史也未必就一定是假的,由于大多数史学家都采信这一说法,我们也暂且这样吧,不过也不重要。
 
18561月,镇江已经被围困近一年时间,弹尽粮绝,岌岌可危。
杨秀清派4位丞相(包括李秀成、陈玉成)救援镇江,为解镇江之围,陈玉成干了一件比爬武昌城墙更不要命的事。
 
为了和城内守军联系,各丞相等商议,由陈玉成乘一小船,冒着江面上密集的炮火,冲入镇江城,与城内守将约好一起冲出。
此时城内极度缺粮,极其危险,一旦救援失败,就等于自投罗网。
 
这一行为很有赵云单骑救主的风范,可谓是孤胆英雄,甚至已经超出了“勇敢”一词的界限,属于“亡命之徒”的范畴。
10多天后的一个夜晚,镇江守军扬旗出城,李秀成在城外高山上看见,带3000精兵断敌后路,双方战到中午,前后夹击,大败敌军。
 
这一战陈玉成立下头功,他们又乘胜破江北、江南大营,将南京周边的清军扫荡一空。
此时,太平天国到达鼎盛,但好景不长,仅持续2个多就爆发了天京事变。
在天京事变中,陈玉成的叔叔承瑢被杀。
 
他的叔叔在当时太平天国中排名第八位,可谓是位高权重,在太天京事变中既是告密者,又为韦昌辉开城门,“功劳”很大。
但这并没有影响陈玉成的前途,仍被重用(史学家猜测可能二人并非直系亲属,关系并不密切)。
 
虽然城内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但城外的将领们,该干活还得干活。
李秀成和陈玉成二人挑起大梁,合力击败清军,收复多座城镇。
之后陈玉成在湖北作战,把湘军猛将3000人,打得只剩个位数。
但由于石达开无法忍受洪秀全的猜忌,率大军离开,陈玉成寡不敌众,未能战胜湘军主力,退回安徽。
 
由于国中无人,经百官推荐,陈玉成被封为二把手,李秀成为三把手。
此时,实际上陈玉成已经成为太平天国最高事指(类似当年)。
但这个最高军事总指挥,一天都没有真正行使手中的权利,一是他太年轻,上升速度太快,引起很多人的嫉妒;另一方面,太平军将领大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不太服从指挥。
而且,陈玉成似乎对最高指挥权,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只喜欢打仗。
 
双骄的另一个人——李秀成,对他似乎也心存芥蒂,在最困难的时候,通知各将领来开会的时候,唯独不通知玉成
而陈玉成毫不计较,自己了,说明陈玉成性格简单直接,非常爽快。
 
会议后,陈玉成与李秀成合力保卫南京的安全,每一战都是玉成打正面,李秀成攻敌后背。
这样的分工对陈玉成其实是不公平的,但他毫无怨言,甚至享受这样的安排,他心思单纯,是太平军中罕见的以大局为重的将领。
 
石达开出走后,二人力挽狂澜,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还没有啃硬下硬骨头——湘军。
湘军精锐李续宾十分猖狂,此人也是个亡命之徒,他跟陈玉成算是针尖对麦芒,二人相差20岁。
1858年,李续宾连下4城,准备合肥,南
 
湘军想进攻合肥,就得先拿下三河,这个地方位于合肥南屯了很多军火粮草,是太平天国的军火库和粮仓。
由于受到李续宾疯狂进攻,三河守军一日五信,向陈玉成求救。
 
陈玉成为了救三河,向洪秀全申让李秀成跟着自己一起去打湘军。
这里其实有点尴尬,二当家无法直接命令三当家,还得跟洪秀全申请。
一方面陈玉成知道,可能命令不动;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照顾当年居老大哥的面子。
 
陈玉成迅速布置兵力,先将将湘军围住。
李续宾的部下意识到了危险,建议撤退,但李续宾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主动向陈玉成发起猛攻。
当时大雾弥漫,咫尺莫辨,陈玉成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围住了湘军,主力从后面杀出,湘军阵脚已乱,两军杀的难分难解。
 
此时,李秀成在几十里外驻扎,听到炮声不断,知道已经开战,也带兵来助战。
双方战斗正酣,陈玉成部队见到李秀成的援兵到大振,攻破湘军阵门,湘军大败。
这一仗从黎明,一直打到半夜三更,打得李续宾走投无路,自缢而死。
 
这一仗李秀成作用不大,即使没有李秀成,陈玉成大概率也能靠自己打赢,如果按功劳分配,这一俩人功劳至少八二开。
陈玉成俘虏了很多湘军士兵,没想到这些俘虏走到半路,趁人不备,杀了几十名太平军逃了,陈大怒杀尽剩余所有俘虏。
不久,陈玉成踏平胜保的营盘,胜保仓皇逃窜,又拿获安徽巡抚
陈玉成很有风度,劝降不成,但仍很尊重他,对他饮食供应很周到,并将他的弟弟释放,最后才成全他的忠义。
下文我们再反观湘军如何对待陈玉成部下,才知道这种行为有多么可贵。
 
18594月,李秀成的捻军部下叛变,南京危机,李秀成再次向陈玉成求救,他二话不说,率兵支援。
俩人发现此处清军,暂时还不好拿下,由陈玉成去攻打周边城镇。
这段时间陈玉成可以是用兵如神,各种拉扯,声东击西,把清军耍的团团转,其中一仗就歼灭5000人,把脏活累活都干完了。
最后,陈玉成联合李秀成大破敌军,解除京围。
 
从以上行为来看,陈玉成在打仗方面,确实比李秀成强一些。
洪秀全本来决定永不封王,结果堂弟洪仁玕来了,洪秀全很开心,忍不住封了个王。
此时功劳最大的是陈玉成,不给他封王也说不过去,一个月后,也给陈玉成封了英王。
 
1860年,太平军第二次破江南大营,从此江南、江北大营灰飞烟灭。
太平天国貌似回光返照,又经历短暂的中兴,但隐患悄然又起,李秀成和陈玉成二人已经交恶。
这是人性的悲哀,困难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一旦有了利益,却又无法共富贵。
 
陈玉成时而救浦口,时而解天京之围,留在安庆周围的兵力太少,这就给清军可乘之机。
这不能怪陈玉成,恰恰因为他总以大局为重,没法重兵守卫自己的地盘。
 
湘军趁机四路大军进攻安徽,手法极其卑劣,胡林翼甚至直接下令:
一旦破城,将城内大小房屋米粮,付之一炬,片瓦不留,这样以后太平军就没法再守。
见屋就烧,烧一屋就赏一次,费几千两银子也再所不惜。
 
胡林翼是汉族知识分子,这种焦土政策,残酷程度丝毫不逊于异族入侵,底线之低,令人震惊。下面是胡林翼像。
湘军趁陈玉成解救天京之际,在安庆周边攻城掠地,安庆危险了。
此时太平天国的形式是这样的:
1、李秀成在苏州活的很滋润,这是他第一次拥有自己的一大片地盘,还在苏州修了豪华的忠王府。
2、安庆周围岌岌可危,陈玉成部下苦苦支撑。
3、本该打主力的陈玉成被派去打辅助,牵制清军,半年多来,没什么作为,身心焦躁。
 
这是很严重的资源浪费,攻占苏常李秀成部队足矣,根本不需要陈玉成打配合。
陈玉成作为太平天国唯一劲旅,精锐中的精锐,却只能打一些歪瓜裂枣,实在郁闷。
 
1861年三月,安庆已经是一座孤城,解围安庆必须要太平天国举国之力,但此时经过大量封王,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
洪秀全并不懂得人性,亲手毁掉二次中兴的一丝机会。
 
大家也不要被“安庆一旦失守,南京就无药可救”这样的观点洗脑了,城是死的,人比城重要,太平天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后期打不过湘军了。
湘军的战斗力是逐渐变强的,而太平军招兵简单粗暴,鱼龙混杂,加上将领离心离德,战斗力反而在逐渐往下走。
此时,只有陈玉成的军队可以跟湘军拼一拼,其他的军队素质大都是渣渣。
 
太平军跟湘军本来还想着来个战略博弈,再一次围魏救赵,但很快就因各种原因而放弃了。
湘军也因此放开手脚,大军压境,向安庆聚集。
安庆城战略位置很重要,城内又有陈玉成的母亲和妻儿,他不得不守。
陈玉成本有8万军队,但此次救援安庆他只能带来2万人。
陈玉成跟湘军相互包围,里三层外三层,安庆周边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
 
太平天国先攻苏常的弊端就显现出来,湘军在安庆外围经营1年多,深挖2道长濠,里面一道用来围攻安庆成,外面1道拒太平军援兵,营盘坚固,粮食火药不断。
反观太平军,城内粮食奇缺,城外也无粮可征。
 
洪秀全七拼八凑从南京派出2万援军,水平奇差,没打过一场胜仗,反而成为拖油瓶,时常需要队友的救援。
而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李秀成的50万大军(包括离开石达开归队的20万)转头离开,在江浙打一些小虾米。
 
双方实力差距巨大——粮草、兵力和队友等各方面因素,陈玉成都处于巨大劣势,解救安庆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胡林翼判断太平军的粮食不会超过15天,陈玉成无兵无粮。
由于外层的援军实在太差劲,处于包围圈的内层的陈玉成,有陷入重重包围的危险。
在关键时刻,他留4000精锐守四处堡垒,自己亲率6000人离开,调援军支援。
 
这么一来,等于将这4000人送入绝境,他们坚守20天,最终全军覆没,十分悲壮。
陈玉成最勇猛的部下刘玱琳被残忍肢解,并枭其首,挂在城下示众。
2个多月后,陈玉成亲率援军,做出解救安庆的最后努力,战斗异常惨烈,尸如山积,损失一万几千人,却未能攻下曾国荃的战壕。
 
10天后,186195日,湘军攻入安庆城,城内守军已经饥饿不能站立,湘军立刻展开屠杀,有2万多人被屠,包括很多妇女儿童。
之后朝廷大肆封赏,胡林翼被湘军推为第一功臣,但还未去领赏,这个痨病鬼就咳血死了。
 
安庆之战不仅城丢了,陈玉成的精锐也几近被全歼,剩余的兵也处于崩溃状态。
城丢了还可能被夺回,人死不能复生,精锐尽失,翻盘不再有可能。
这一仗后,陈玉成本欲再去招兵,但军心已乱,他无法再控制军队,只好听从众人意见,兵退合肥。
 
洪秀全又下诏革去陈玉成的王爵,去惩罚最努力的员工,而安庆失守的主要责任人李秀成却并未受罚。
陈玉成内忧外患,困守合肥,清军大军压境,不断进攻,他苦苦支撑,求援无果。
 
此时,团练头子苗沛霖派一个乞丐,给陈玉成送去一封信,极尽奉承,邀请他去自己的地盘,带领自己的120万”大军,夺取开封,这样就能雄踞北方。
有时候虽然骗术很拙劣,但在特定的情形下,很多人却稀里糊涂地被骗了,这就叫瞌睡遇到枕头。
 
陈玉成部下都提醒他不要去,与其投靠苗沛霖,还不如去南京见洪秀全,但陈玉成内心太骄傲了,他无法接受以一个败军之将,去见天王。
他失去了东山再起的耐心,决定铤而走险。
 
其实苗沛霖先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来又投靠太平军被封王,此时却又暗自投靠胜保了,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胜保什么水平,看过前文的读者想必都有所了解,胜保虽然打仗不行,但口才确实一流,把苗沛霖忽悠过去了,苗将其视为知己。
 
陈玉成率领两位叔叔、妻子、幼子和4000名将士出发,投靠苗沛霖。苗托故装病,让侄子出城迎接,行跪拜之礼。
陈玉成带家人和少量卫兵20多人进城,刚进城,吊桥就被立刻撤去,英王一行被擒获,随后被送往胜保营中。
给老鼠一根皮鞭,它会像暴君一样趾高气昂,从未战胜过陈玉成的胜保,此时却趾高气扬起来。
 
胜保坐在军中,两边枪炮旗帜排列森严,兵营站立,耀武扬威。
陈玉成被带上去,胜保左右叫跪,陈玉成说:
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我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石山踏平尔25营,全军覆没,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尔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
说完铺垫而坐。
 
此情形被亲睹时人记录下来,有多种记录都差不多,说胜保听后默然。
湘军悍将多隆阿得知后,取笑胜保说:
胜保真是无讲究,自取其辱,要是我们处置,绝不见面,以礼相待,听圣旨分解。
 
但胜保胜在脸皮厚,他在给朝廷的报告中写:
陈玉成说,久仰胜帅威名,我情愿前来一见。
因为这一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胜保也被后世众人和史学家取笑。
之后陈玉成被押送京师,在路过河南时,被僧格林沁做主凌迟,年仅25岁。
 
陈玉成叔叔、哥哥和幼子均被释放,但妻子被胜保纳为妾。
一年后,胜保被清廷处死,其中一条罪名就是“私纳敌妇”
同年,苗沛霖也再次反叛清廷,跟僧格林沁的作战,据说乱军中被陈玉成旧部杀死。
 
陈玉成的一生是悲剧的。
论勇敢,陈玉成不逊于任何古代名将;如果比作战能力,他也很强。
他是失败了,但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如果给他足够的兵力,队友和给养,他并不比任何一位湘军将领差。
他生错了时代,如果能遇到明主,也许可以成为传奇名将。
 
他貌极秀美,谈吐风雅,迅如闪电,再加上亡命天涯的性格,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如果行为也是一种艺术的话,他短暂的一生,以身为笔,以血为墨汁,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胜于一切纸上的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军进攻安庆,城中人人挨饿,洪秀全表弟吃饱肚子后一溜烟跑了
洪秀全把独一无二的“秀”给了他,却为何只能让他屈居陈玉成之后
反客为主:安庆之战,曾国藩如何击败强大的太平军?
三河之战:湘军战史最大败仗,太平天国'双子星',何以痛歼湘军?
陈玉成的私心
太平天国最后的挣扎:君臣离心,四面包围,奋战三年奈何大势已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