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族史小传
userphoto

2023.01.10 江苏

关注

第一次看家谱,是父亲带来的,刚拿到的时候,他有事没事就翻开看看,他不看的时候,我也会翻着看。开始的时候,那个绿皮封面的家谱就搁在新城东街的小吃铺里,后来16号房子盖好后,拿了过去,放在那边,家里总比铺子里安全些,当时分的时候,一家一本,因为是自行印刷,丢了买不到。2016年16号拆迁,家谱被阿润暂存,我两年前回老家,无意翻到旧物,想到当年初看家谱的情况,人和事皆历历在目,如今十多年前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

趁着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就花点时间,对着那本95年印刷的,略微泛黄的家谱,将涉及到我们家族这一支的历代先祖情况,简单梳理一番,让那些过往的祖祖辈辈们,在我的文字里,留个蛛丝马迹。

家谱记载,康熙年间,初代祖岐山公和礼如耀如二世祖,从山西曲沃逃荒到徐州睢宁安家落户。原文“始祖岐山公,肩挑两个筐头,一双孩童(礼如、耀如),亦自【喜鹊窝】逃荒而入睢。”

那个场景活灵活现,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岐山祖挑着扁担,步履匆匆,那两个二世祖,一前一后,分别窝在两个筐头里,朝着东南西北,转圈的看来看去,他们不知道,这一趟随父母出来,曲沃的家就再也回不去了。

若当时有车子,或者牲口代步,自然好很多,但从有限的信息上看,他们显然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他们爷三,大体上是这个姿势,一路从山西曲沃城流落到白塘河那边,至于那位两个儿子母亲周氏祖,是否一同入睢,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不过,我选择相信他们是一起的。

我查了一下,曲沃距离睢宁800公里,这在现在出行,自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飞机、高铁、火车、大巴,实在不行,就自驾,最快几个小时,慢的话,一天也能到了,但他们那年过来的时候,是距今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间,而且是逃荒。

我不清楚他们走了多少天,路上有没有官兵为难,有没有遇到深山豺狼虎豹,有没有被大江大河拦着,渡过几条河,做过几条船,踩烂了几双鞋,脚底板有没有磨出血块,夜里睡觉有没有被吓着,这些我不知道,统统不知道。

他们从曲沃到睢宁,想必历经千辛万苦,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在白塘河附近定居下来,说说讲讲,这么多年也就过去了。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即我的祖上,历经康熙皇帝到宣统皇帝,进入民国,后来国民党失去人心,失败下台,族人一同迎来共和国。从岐山初祖入睢宁后,除自嘉庆年六世士逵公居迁居睢城乡小楼外,后代大部分居住在毛岗。

在毛岗一支,族人世代皆以耕读为业,以忠孝传家,春种秋收,勤勤恳恳,平淡如水,如今已十二代,亦鲜有商贾巨富和文臣武将,我们家是居住在毛岗的其中支,也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农家人。

还是先来看看我历代的那些祖先吧,从岐山祖入睢宁开始说起。

岐山祖,字凤鸣,娶周氏,生礼如字、耀如,康熙年间,岐山祖从山西曲沃,携二子,也可能和周氏祖一起,日夜兼程,行八百公里,移居睢宁毛岗。

礼如字文若,娶赵氏,生三子,兴振、兴环、兴乾。兴环出嗣。

耀如,字光辉,娶胡氏,兴环入嗣。

兴振,字旺远,娶高氏,生子克明,克明,字俊德。

兴环,字贝岩,娶陈氏继娶王氏,生子克进。

兴乾,字元善,娶胡氏,生二子,克盈、克诚。

克盈,字裕丰,娶王氏继娶胡氏,生二子,人箱、人珍。

克诚,字德备,娶王氏,生子人英。

人箱,字蕴宝,娶袁氏继娶李氏,生三子,士梁、士栋、士贞。

人珍、人英无子,士梁入嗣人珍,士贞入嗣人英。

士梁、士栋、士贞皆有后。

士梁 字仲三,娶金氏,生二子,宜兰、宜祥。

士栋,字梁材,娶万氏,生子宜怀。

士贞,字千元,娶李氏,生二子,宜福、宜禄。

宜怀,字瑾玉,娶朱氏,生七子,即德厚、德业、德彩、德义、德云、德亮,次子早故,德业为老三。德厚为长子,字崇礼,娶王氏,生三子,即垂统、垂宽、垂余。

宜祥,字瑞遴,娶刘氏。德金入嗣,德金娶吕氏,垂乐入嗣。

宜兰,字香馥,娶王氏,生三子,即德金、德宝、德银。

德金娶吕氏,垂乐入嗣。


德保娶匡氏,生垂文。垂文是我大老,也是家族老大,垂文老娶朱我大奶,即大祖母,朱翠堂。

每回说到大祖母,也就是俺大奶,我妈都会提及我刚出生的事情,若非俺大奶,我可能就不能来到这个世上。她说那年我出生后,迟迟不呼吸,一家人心急如焚。正是我大祖母,也就是俺大奶朱翠堂,把我倒着提溜过来,照着我的光屁股用力拍打,几下后,我的气道被打开,人哇的一声,哭着来到了人间。

德银老太娶庆安庆老太,生二子,即垂斌、垂乐。这里应该还有两个女儿,即我的大姑奶和小姑奶。大姑奶嫁到王楼,小姑奶住在毛岗村。

垂斌是我二老,是俺老的同胞兄哥哥,排行跟着垂文老,行二。垂斌二老娶我二奶奶王兴兰继娶小二奶奶金淑英,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子一女,即是训恒大,训儒二大,三爷训球,惠英大姑。训恒大入嗣垂文大老,是为宜兰宜祥一支的长子长孙,也是当前家族总老大,俺大哥的父亲。

垂乐是我爷爷,所以被称为三爷,后来娶了我奶奶方克芹后,我的父辈们喊我奶奶,三娘,我的同辈兄弟姊妹,叫她三奶。我的爷爷奶奶一共生育六个子女,我父亲是我家庭的长子,前面有个姐姐,后面都是比他小了。即我大姑惠兰、二姑惠红、二爷训峰、三爷训凯、四爷训启。

传到我爷爷垂字辈,是第九代,我父亲训字辈,是第十代,到我这一代,义字辈,是第十一代,到我的子女,方字辈,即是第十二代。

我父亲在1988年初移居城东,而我在2009年起,因读书工作留宁,离开城东,距离毛岗是越来越远了。


前面一文说的老太,说的就是自岐山公以下的第八代,德字辈的事情,但俺大当时没提到具体名字,这对她而言是非常熟悉,但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模糊,对我来说,她信手拈来的信息,我一时很难对上。待回南京后,我将着手头的家谱翻来覆去,才彻底弄清楚俺大说的事情,人和事才算真正对上,想必俺大说的是为德银老太和庆老太,也就是我爷爷的父亲和母亲的故事。

那么白塘河畔北大堰上找不到遗骨的坟地,自然是她记忆里,我德银老太和庆老太合葬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仲书的子孙
谁说"芈"是生僻字?睢宁的这些字认识两个就算你牛!
刘氏家谱辈分
睢宁(铜山)董氏渊源考
简介两部董俊家谱的差异与本人的看法
杨氏远祖世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