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咽下多少眼泪,才能饮干那剩下的半杯茶水?

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来说,薛宝钗是一个很厉害的情敌,林黛玉也一直把她当成一个最强劲的对手。

薛宝钗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总是让人觉得“她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这是爱使小性儿的林黛玉所不能及的。

黛玉宝钗二人虽然风格各异,但无论是人品、家世,还是相貌、才情,都不差上下,难分伯仲。红楼十二钗“正册”上第一页的画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四句言词又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十二正钗,判词却只有十一首,宝黛二人是合二为一,共享的一首,这是不是说明,就连曹雪芹本人也不好取舍,所以,他才作这样的安排呢?

林黛玉和薛宝钗从最开始,关系就有点尴尬,颇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书里说“黛玉心中有些不忿,宝钗却是浑然不觉。”

宝钗真的浑然不觉吗?不是,薛宝钗才是大观园里最头等的心机女,关于她和林黛玉之间的尴尬关系,连迟钝的贾宝玉都知道,何况她这么玲珑透顶的人,又怎会不知呢?

正因为她太清楚了,所以才会利用一切时机针对林黛玉,最著名的一幕就是“宝钗扑蝶”那一节。书中写道:“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这是典型的听人墙角,历来被视为是小人行径,但作为大家闺秀的宝钗不仅不避开反而还要“细听”。同时,对于当时还不是一等丫头的小红她竟如此上心,听着语音就知道是“宝玉房里的小红儿”。还知道“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要知道,那时的小红,还没有跟上凤姐,就连宝玉接过她奉的茶都不认识她,待问了以后才知道她是小红。而宝钗若不是平日里时时留意,处处有心,何以能听音识人,还知道小红的脾气习性呢?为了防止小红生事,自己落个没趣,宝钗特意在此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看这宝姑娘,思维多敏捷,反应多迅速,瞬间就把听墙角儿的人物从自己换成林姑娘了。

林姑娘看似小性儿,实则无心,行酒令时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姑娘抓了把柄,寻个机会,便半真半假拿大训斥:“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见黛玉不解何故,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待见到黛玉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时,不再往下追问,拉她坐下吃茶,款款相告……“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你看宝钗的行事,先当头一棒,再甜言蜜语地哄哄,这一计在不在三十六计不知道,但不得不承认这一计相当高明,黛玉被她拿了短,在她面前便白白多了一些气馁。

再往后,宝钗对黛玉关怀备至,又与黛玉推心置腹地深谈,又打发人送燕窝给黛玉。黛玉自是感动,从此后少不得在言谈举止上都敬爱有加,以至于宝玉都认为这二人从此冰释前嫌,笑问林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那薛宝钗得寸进尺,一心想着不动声色地把林姑娘拿下,到了第六十二回里:袭人端着一钟茶给黛玉送,偏生黛玉和宝钗在一处,因为只得一钟茶,袭人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看了这一段你有何感想?吃惊?意外?还是什么?会不会感到有些心疼,还有气愤?

这薛宝钗欺人太甚,你要是渴了便喝了那茶,不喝就算了给林黛玉罢了,为什么不渴却还要一口漱一漱,剩下的半杯茶又直接递在黛玉手中。林黛玉此处是真的渴了,不仅在前面交代了她口渴的原因,而且现在还说她是将半杯茶饮干了。

都知道林黛玉素有洁癖,此时却生生吃了宝钗漱口剩下的半杯茶,为什么?

记得有人曾说过,此处,袭人手中的那一杯茶其实暗指的是贾宝玉,宝钗对宝玉并不是象黛玉那样贴心贴肺地爱着,她赴京是为了进宫选秀,选才人赞善。当入选的希望破灭之后才开始向宝二奶奶的位置发起进攻。就象对待这杯茶一样――姑娘我不渴,但我就是要占上一口,哪怕只是潄一潄也行。而黛玉不一样,她从进了贾府见到宝玉那一分钟起,她的人生就没有一分钟摇摆过,眼里心里只有宝玉一个人,她活着、呼吸的每一口气、流的每一滴泪,都是为了贾宝玉。

都说情场如战场,感情世界里容不得第三人,但黛玉如此忍让是不识宝钗的阴险呢?还是她大度地想效仿娥皇女英?

其实都不是,象黛玉那样“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冰雪聪明如何不识得宝钗的心机,只是,面对如此强大的情敌,对于宝钗的步步紧逼,加上宝玉那个人虽素习和睦,却终有嫌疑,始终是个优柔寡断,只想两全,无法取舍的人,她能怎样?她又能怎样?毕竟,有些事情,不是她能左右、想怎样就能怎样的。黛玉并不是从此与宝钗结了金兰契,心甘情愿地与宝钗上演一出娥皇女英侍一夫,只不过是在当时那样的环境里,她没有办法,或者说,她万般无奈,只能委曲求全接纳了宝钗。

当这个事不能解决,无法两全时,那就和平共处,因为这几乎是在当时环境下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又或者这也正是当时作者本人的真实意思,也未可知,如若不然,曹雪芹为何会独让她二人共一幅画卷一首判词呢?

当然,关于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单纯地用今天的眼光、思想和道德观念来作评判的,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人们这样的生活也是正常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黛玉的“贵族气派”
林妹妹终将变成薛宝钗,贾宝玉怎么办?
林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严重误读,其实是说一不二的公主
林黛玉面对的四只杯子,不仅仅是杯子,每一只里面,都大有文章?
林黛玉的12个人生亮点
宝玉生日,黛玉为何要饮下宝钗喝剩的半杯茶?此处曹雪芹大有深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