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身体锻炼方面的思考
userphoto

2022.09.17 重庆

关注

//

這是第N個故事

也是第1次遇見你

//

初中的风雨操场,围墙上挂着红色条幅,“每天锻炼五分钟,健康生活五十年。”

对于小学,记忆有些远了,仿佛很久之前发生过的事,最清晰的记忆停留在中学阶段——在这段时间正值学习知识、茁壮成长的黄金时间,有着健康规律的作息,日常生活围绕学校、家庭展开,同时,也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人生岔路口,如同一棵处于关键时刻的树,要么长直,要么长歪。

小学毕业后上初中,初中三年,感觉很慢,每一年都有大变化;之后上高中,围绕高考这个大目标,时间一下子变快了。在这些慢、或快的时光里,回首望去,胸中充满了某种东西,会想起很多,但又一时之间理不清头绪。这次,不是为了追忆过去,而是反思“锻炼”这件事。

我想,没有谁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健康,所以,他们从小便会给孩子灌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我的父母也是,至今还在我脑海里留下了这样一幅画面:冬日的早晨,天亮得晚,朦朦胧胧的雾气弥漫街道,母亲喊我起床,出门晨跑,我穿着小小的红色夹克,和母亲一起在人行道上慢跑,途中碰上了一位老太太,她说:“呀,这孩子身体好!”母亲笑笑,我的脸也因为晨跑红扑扑的。

学生阶段的假期,父亲一有时间也会催促我出门,有时早上和我一起爬山,下山后吃早饭,肉包子、豆浆;有时是在一天的黄昏,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出门散步。近年来,父亲为数不多的爱好是出门溜达、散步,他腆着啤酒肚、自认为身体很好。

在学校,会和同学打乒乓球、打篮球,在体育课上打羽毛球,跟着体育老师热身、完成每一堂课的任务……学校、家,成了我生活的全部,老师、同学、父母,成为我的伙伴、导师,深深地影响着我。就这样,我在一个外界塑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拥有着“我”独一无二的经历。

对于身体健康,或许只有当生病,躺在床上痛苦呻吟时才会真切地意识到健康是多么重要,健康的身体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皆是枉然。记得到学校报名发书时,有一本书是健康教育相关的,反正走马观花不放在心上,如果说能引起注意的大概也是性知识,对于如何保持健康,如何让去锻炼身体,说实话,我知之甚少。

一方面,学校老师更多关注的还是文化课成绩,体育课多为实践,理论知识往往停留在听的层面。在体育课上,我得知了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学会了跳绳、跳远、扔实心球……体育老师带着学生在操场上实践。另一方面,在家,父母关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教导孩子锻炼身体、维持健康,可是,他们都未曾看过一本相关方面的专业书籍,他们的知识更多来源于实际生活,甚至有些认识都是错误的,但,他们不会知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日常生活造就了他们的固有印象,比如:每天都要锻炼!一天都不能放松!

一个人的生活大致是这样: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劳动,在黄昏时候下班,回家,在晚上上床睡觉之前是能自由掌控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做什么呢?娱乐?锻炼?学习?都有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会选择把一部分时间留给锻炼。

说到锻炼,锻炼身体,这似乎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把散步理解为锻炼,也可以把到健身房举铁理解为锻炼,在小区里的公共健身场所活动、跳广场舞也能理解为锻炼……它太广泛了,甚至工作中也在锻炼。

锻炼的目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不同的,有的为了加强抵抗力不感冒,有的为了肌肉线条的美,有的为了突破自己身体的局限……总之,我们每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进行锻炼。

我第一次有目的的锻炼发生在大三上学期。在这个时间段,我度过了大一沉迷网络游戏的阶段、从此不再那么爱玩儿,度过了大二自视清高的自我阅读阶段,来到大三,我觉得我该成熟些,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性格、学识、身体……站在浴室的镜子前,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痩得如一根筷子,肋骨明显,一点也不强壮,我想到:是不是该加强一下肉体方面,让它看起来更健康,至少不应该再像个弱小干巴巴的小男孩儿。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你连一件衣服都撑不起来,更何谈撑得住什么场面?

夏秋季的早晨,我是寝室第一个起床的,洗漱,慢跑到塑胶操场。北方天气长晴,太阳在东方缓慢升起,我赶在阳光笼罩在操场前跑步。我认为就是这么简单,想要身体健康跑步就行,什么也不用管,只管去跑。朝阳从一侧射来,在操场上留下高大松树的影子,早间空气凉爽,清风轻抚短袖短裤下的皮肤。不止我一人,还有两三个陌生同学。

一步、两步、三步……我努力地在操场上奔跑,汗水顺着额头、脸庞滑落下巴,出了一身热汗。之后每天都去,每天。一开始只能跑两圈,之后增加到五圈。后来,我熟悉了操场,还注意到一个男同学也每天都来跑,他的步伐很稳。大概花半个小时多的时间在操场晨跑,跑完后心中满是成就感,然后到学校食堂吃早餐,开始一天的校园生活。

晨跑,成了我心中的小秘密,特别是我早早地第一个出寝室门,室友都还在呼呼大睡,更证明了自己。

一天、两天、三天……几乎一天不曾停过,因为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想起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会说:“做事要坚持,坚持,不能放弃!”我如果有一天不去操场跑,心中满是内疚,活像是做了亏心事。结果,在某一天早上醒来,膝盖疼,我以为只是小问题,不能放弃,继续去操场跑。每天都去,而且,我决不允许今天的自己不如昨天的自己,昨天跑了四圈,今天必须多于四圈!我咬牙坚持着,即使膝盖疼。

膝盖疼的时候刚好碰上篮球课的期中检验,我连走路都快跪下了,仍然强撑着运球、上篮。下课后,我和室友作伴去食堂吃午饭,抱怨道:“膝盖真疼啊。”

室友说:“咋了?”

我说:“每天晨跑,今天突然膝盖疼起来了。”想要从他那儿获得一丝安慰。

室友白白胖胖,通常宅在寝室,笑道:“谁让你每天去跑了,像我就不会疼,嘻嘻嘻……”他提到,可能是半月板磨损过度。

“半月板?”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寝室在二楼,吃完午饭回寝室上楼梯,我扶着栏杆一瘸一拐。好不容易回到上铺躺着,我拿出手机搜索“半月板”,搜索相关资料给自己诊断。我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代价。

原来,看似简单的跑步也有这么多门道,跑步的姿势,呼吸的频率,营养的补给……有太多需要学习的知识。

停下来养伤,我放弃了跑步,因为跑步或许并不适合我。沉寂了一段时间,到了大四,在手机上刷视频,无意中看到了克里斯——一个功成名就的街健达人,身体恰到好处的壮硕,脖子,身上大面积刺青——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人很美。三分钟热情涌了上来,我关于锻炼身体又有了冲动,疯狂地看克里斯的视频,第一次了解到了什么是街健。

这次,我对自己说,这项运动适合我,我再也不会放弃!一定!我热爱上了街健,即使还达不到标准,但在心中已有了信仰。

街健,全名:街头极限健身。英雄来自街头,毅力决定道路,汗水铸就非凡,健康承载未来。嗯,这十分对我的胃口。至于为什么会是街健,这还涉及到审美原因,我并不觉得健身房里的大块头、充气般的肌肉是美的,我会认为匀称、适度自然的身体更美,不必借助科技、类固醇。

莽莽撞撞地,仅从网络视频上获得的知识开始锻炼。我于每天下午黄昏,走到足球场,跑步热身,之后找一个低矮的足球框,把身上的手机、钱包放下,抓住足球框上沿做引体向上,非常努力地引体向上,没力气了就坐在草地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

汗水没有白流,突然一天,我发现身体发生了变化,躯干比起以前壮实了不少,鼓起的胸肌,出现轮廓的腹肌,初具规模的背阔肌,小臂上的肌肉甚至比肘关节还粗,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也愈加明显……锻炼使我的身体强壮。

学校有一片公共健身场所,摆着单杠、双杠、扭腰架……我不太好意思去,每次都是独自到足球场找一个足球框。我有个坏习惯,不太爱热身,第一组引体向上做到力竭,能硬拉十五个。秋冬季来临,北方的天气骤冷,足球场满是落叶,公共健身场所的单杠冰凉。临近期末,课程任务繁重,我的锻炼节奏被打断,实在找不到能够锻炼的场所。

我没能坚持下去。寒假过后,大三下学期开学去了学校,结果又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耽误,但我没有放弃这个爱好,每天都会看看街健的视频,羡慕视频里的人能轻松地掌控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作,也新知道了一些人:汉尼拔,拉罗萨,奥斯瓦尔多……

春天的尾巴,学校重新解封,学生在校园内自由活动,我的日常生活多了足球场的锻炼。我自以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节奏。吊在足球框上沿,我悲催地发现退步了,引体向上怎么也无法突破十五个,一度只能做十个,卡在了一个瓶颈期。我内心非常痛苦,因为我无法进一步突破自己!由于每天去,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也越来越懈怠。我累了,真的好累……

一天,左手臂无意间做了一个肩膀抬起往后旋的动作,骇然听到了肩膀里传来的响声!我赶紧上网搜索怎么回事,根据我自我诊断,应该是肩关节生理性弹响。它不疼,但就是在做某个动作时肩关节里面会有轻微的“咔咔”声。我的身体出了点毛病。

停了一段时间后,我急不可耐地再一次去了足球场,继续锻炼。因为左肩膀的生理性弹响,我更加认真地热身,注意保护关节。我跟着手机里的教学视频练习引体向上,做俯卧撑等动作。

大三结束后大四,我开始鼓起勇气到公共健身场所锻炼,经常能碰到一小群有同样爱好的同学。手掌因为长期抓单杠生了茧,这茧让我骄傲。一天,接着一天。坚持每一天,这对于我而言并不是个好习惯。

刚开始会逗留十几分钟,后来二十几分钟,然后不知不觉到三十几分钟……锻炼真的可以让人上瘾,逐渐发展到了一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我盲目、傻乎乎地自我坚持、感动,仅是看了教学视频什么也不顾地瞎练。大四结束,除了左肩膀的生理性弹响,其它的都还好,而我也收获了肉体上的小小满足感。

大四结束的暑假回家,我在家里购买了室内单杠架,也要坚持锻炼。相比于室内,我更喜欢到公园广场的公共健身场所锻炼。我发现,人们对于锻炼并不怎么上心,至少在我去锻炼的时候,几乎没有碰到过和我同龄的人,都是些小孩儿、中老年大爷。我嗤之以鼻,他们根本就不懂锻炼。那些人占着公共健身器材懒散地活动、看手机,只有那么可怜的几个人汗水直流。

我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居民居住区周围的配套服务设施有待提高。我身处的环境,健身房难得一见,可能是经济原因,也可能是观念原因,这儿或许配不上健身房,大多数人对于锻炼的理解停留在饭后散步。此外,公共健身场所器材有限,方圆几公里我只碰上了一根完好无损的单杠!大多数是给小孩儿和老人玩耍的器材。全民健身何从谈起?

我多希望小区的楼下就有一套完整的公共健身器材,那该有多好!我也在想,如果以后买房子,也要把这纳入考虑的范围。

吃完饭后休息半个多小时,我和父亲一齐出门,走路到一处广场,花半个小时时间,稍事准备,开始锻炼。我带上蓝牙耳机,在一众中老年人的目光下抓上单杠做引体向上,在双杠上屈臂伸,在矮杠上做斜角俯卧撑……我乐在其中。

父亲名义上是陪我一同来锻炼的,实则捧着手机在一边看网络小说,连汗水都不流。他提醒我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我说等我三组做完。

一个小时后,我和父亲沿原路返回。

我对父亲说:“我以后每天都来。”

父亲笑道:“是吗?那我看你能坚持多久。”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去。如同一个轮回,刚开始每天都激情满满地去,过了几天、十几天,懒得不想去,但又必须强迫自己去,一定要去!一天不去就对不起自己,输给了父亲。

没人会告诉我该怎么做,没人会告诉我怎么做是正确无误的,没人会指导我怎样稳定进步。我孤独地走在一条路上,蓦然发现,身边不再有父母、不再有老师,除了自己,无人能拯救我。

我还是没办法坚持每天都去,因为实在是太累了!这并非找借口,实事求是,我真的累了,锻炼使我身心疲惫!这不该是它的初衷,怎么会这样?

我迷茫了,每天都去锻炼还有错吗?每天锻炼一个多小时,竭尽全力有错吗?身边的人——父母——他们教导我做人要坚持,可我实在是坚持不了了。这儿的“坚持”,意味着每天都去锻炼。

学习的方式很多种,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扩展了我的视野。一次刷视频,有人推荐了一本书《囚徒健身》(怎么感觉像是卖书的?我真不是卖书的)。期间我也在看其它书,保持着阅读的爱好,但还未真正看过一本与身体锻炼方面有关的书。于是,我买了一本。

快递到的那一刻,我赶忙去拿书,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

有如一道雷击,我满是震撼,原来,之前的那些观念存在那么多错误!观念错了,父母错了。他们的错误引导着我,而现在的我找到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来之不易。为了进一步学习、了解,我还买了运动训练、体能训练基础理论等书籍,恶补。在这个过程中,我甚至有些恨,为什么没早点看到这些书,学到这些知识,我本可以避免很多错误、走弯路。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如果在病危的时候才想这些,我可能死得不明不白。

头脑保持清醒——一本小说中给出的读书的理由。

理论和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回首我的锻炼历程,理论几乎没有,莽撞地实践占了大部分。所有过往的综合原因造就了如今的结局。家庭,父母没能给我正确的指导,因为他们也不懂;学校,老师关注于学习成绩,体育老师所教授的也有限。真正能提升自己的方法只有一个——自学。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不断刷新自我的认知,纠正改善提高自己。

自学有些可怜,意味着自我,孤独。有伙伴一起学习当然是好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大学去了北方城市,辽宁沈阳。大一疫情还未爆发,周末和同学结伴出行,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去了辽宁省图书馆,印象深刻。站在这个庞然大物前,我在心中感叹:真好啊,这么大一座图书馆,里面的书恐怕一辈子都看不完。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籍浩瀚如烟,室内装饰干净整洁,环境安静雅致,阅读区有座位,几名身穿校服的学生在上自习。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这个从小山村来的学生,爱上了这地方,我甚至幻想,以后能住在这周围就好了,一有时间就来。

除了图书馆,周围还有档案馆,科技馆,博物馆,并称“四大馆”。去的时候在早上,还碰到了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儿参观。我羡慕他们,羡慕得想哭,我在大学才第一次来这儿,可他们小学就能来这儿,这便是差距,永远的差距。可能也正是意识到差距的存在,我这个人骨子里有自卑,说好听点是谦逊,我低着头进图书馆游览,翻书,尽管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心里却充满了许多字。走的时候恋恋不舍,计划下周末还来,看书。

计划赶不上变化,四大馆离学校有一段距离,我只去过一次。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信息通过一块屏幕呈现,方便快捷化。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无关好坏都得按照它的方式来,因为它代表了新时代。书本、纸张呈现没落趋势,书店连连倒闭。都说知识唾手可得,浏览器搜索引擎无所不知。

我赶上了变革的时代,切身体会到手机、电脑的重要性,没有书籍照样可以生活。但我觉得它很可恶,就像那些视频,它误导了我!很难去评价一个复杂事物的好坏,唯有正确合理地利用它。当我在手机上看视频学习时,它提供给了我一个方向,我知道了街健、锻炼的动作,十几二十分钟的教学视频是一堂课。

可是,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它太碎了!碎得像是地上坏掉的玻璃,永远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不能成为一整块!这是它的弊端。一个接一个的视频,也像是一根根引线,它不是全部。

我意识到,我需要某种完整的东西,而非一知半解,我需要成体系地去学习。书籍提供了这一点,也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一本实实在在到手的书,它有目录,一条完整的逻辑链,体系!这是那些视频无法比拟的。更方便的是可以随手翻阅,查找、复习。

至此,那些街健视频对我而言只是娱乐消遣、或是一种启发,到我真正要学的时候,我会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去看书,根据科学的指导脚踏实地地前进,理论加实践。

现在,我知道:我的身体肌肉并不适应每天都高强度的训练,而且也没那么多时间,通常一个星期训练两次,中间休息、恢复更有助于力量训练,最忌讳的是急于求成、过度训练;每次锻炼也不需要一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多次数、少组数更有利于肌肉增长,长时间的锻炼针对的是肌耐力,力量训练更看重刺激强度;想要身体健康、强壮,还关系到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良好的心理状态,烟酒不沾……

《囚徒健身》的理念如同合身的铠甲披在身上,而且它的指导非常详细,“六艺十式”适用于每一个人。书中强烈抨击了健身房,作者看不上那些肌肉充气般不健康的大块头,以科学的角度探讨了适用于人体的锻炼方式,老派体操,不损伤关节,循序渐进一步一台阶。

如果我不去了解,不去看书,那么永远也不会获得新的理解,很可能在错误的基础上越陷越深。科学的方式给了我正确的指导,也让我更加相信“世事洞明皆学问”。

书,知识,存在那儿,相见恨晚!大数据时代、智能推送,个性化的同时也建造起了信息茧房。我像“囚徒”般被困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体向上如何实现从0到1的突破?3个步骤让你轻松完成
你用哑铃我用单杠,每个人的健身方式都值得尊敬!
汉尼拔的最爱! L形引体向上教学
健身福利!3个技巧避免做引体向上时长出又厚又硬的茧
徒手健身系列(06):背部肌群
看了这个,你还学不会双力臂吗?#街头健身 #引体向上 #单杠 #双力臂 #自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