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能险的由来和在中国的发展(二)
userphoto

2022.09.15 广东

关注

导读:万能险变身“吸金神器”,这是咋回事呢?

万能险发展之“变身吸金神器”!

       在上篇《万能险的由来和在中国的发展一》分享中,有没有学到一些干货呢?今天继续带大家深挖万能险!

       为了更好理解万能险, 先来看保险公司投资的分类吧(绝对干货哦)。根据保险投资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保险投资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负债驱动资产”型投资,也就是保险公司先设计保险产品,然后再根据保险产品负债给付的一些特点去匹配合适的资产。比如说,一款存期为20年的两全寿险,保险公司在收到保费后,大部分的保险支出是发生在20年以后,因此保险公司就要去市场上寻找投资期为20年、收益能够满足这个两全寿险需求的投资资产,比如20年期的国债和企业债。由于这种投资方式更加注重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状况,因此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较小。

       另一类就是以万能险为代表的“资产驱动负债”型投资,也就是保险公司通过高收益的万能险迅速抢占市场,做大保费规模,然后再将收集来的保费去做不动产、信托投资,或者是到股市上去举牌上市公司,推升股价,以此来赚取高额的利差。由于这种投资方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比如一些3年期的万能险却投资了一些5年以上的不动产、基建项目),以及要承受股市的震荡风险,因此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很大。

       理解了上边的内容,那么下边的重点来了:“万能险”变身“吸金神器”!

      这个话题要从保险的13项新政谈起!随着保险资金“13项新政”和万能险费改的实施,一些中小型的保险公司仿佛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开始利用高收益的万能险迅速做大。这些公司所开发出来的万能险,保证收益率很高(比如当年生命人寿一年期收益7.7%的产品),没有初始扣费,不收管理费,没有退保手续费,风险保障由于很低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投保一年后自动退保,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一年期理财”。这种经过“变形”之后的万能险在当年非常多,这种短期理财借助着网销理财的兴起,曾一度被投资者疯抢,需要通过“预约”、“秒杀”进行购买。蚂蚁金服当时还针对万能险推出了一个“招财宝”平台,可以将一年期的万能险“变现”,也就是持有了几天之后,可以把这张保单再转手卖给别人,进一步缩短了投资期,成了一种极其灵活的理财形式。保险公司则通过这种“倒买倒卖”的形式,轻松将保费规模翻了好几番。

       在这种“疯狂吸金”的带动下,万能险的保费规模从2014年的4,200亿,飙升至2016年的1.3万亿,两年翻了两番。一批中小公司如安邦、前海、生命、华夏、国华等公司也借助万能险迅速做大,安邦在2016年曾一度升至寿险行业总保费收入第三名,华夏、生命等公司也跻身寿险排名前十(按规模保费计)。

     

       写在今天的最后:今天的分享就接近尾声了,那么万能险经过这么疯狂的“吸金”阶段以及所暴露的风险问题,国家有没有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整顿呢?那就期待明天吧,我们继续再挖万能险。

扫码加我微信

     关于韩谨言: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80后,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从大学学习保险专业到如今一直从事保险行业,整整17年,历经保险培训、企划、产品包装策划、保险销售管理岗位。保险陪伴我走过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将来还要伴随我的一生。特别愿意分享、坚守基督教的信仰,敬畏保险行业,秉承“不误导、不夸大、真实的讲、讲我信的、终身服务客户”的原则,永远做保险的宣传布道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人寿为何成为“亏损王”?
平安保险《平安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解析
从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懂利润来源
真相揭秘:千万不要轻易买「理财型」保险!
险资为何“凶猛”:浅谈保险公司背后的原始动力
10年禁入保险业!姚振华竟是被这个“妖精”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