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人的童年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关注人的童年心理创伤,认为人的现在是过去的产物,现在的逃避与失败都是有原因的,这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避风港。

而阿德勒坚定地否决心灵创伤这一说,他认为我们拥有对当下过什么生活的选择的权利。阿德勒提出一切都是“目的论”——并不是因为心灵创伤,人才变得懦弱无助,而是因为人们选择要活成懦弱无助的自己,因此才以心灵创伤为借口,选择为自己不负责的言行开脱。

我们将弗洛伊德与阿德勒进行比较时,总是会说相信弗洛伊德能够得到宽慰,减少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而推崇阿德勒则要付出比这大得多的勇气,因为他将整个自我的人生选择都归结于是自己的课题,你作出怎样的选择并不是过去影响了你,而是你选择用哪种方式接受过去。

每当我在不同阶段的生活趋于平稳状态时,我总会重拾对心理学的兴趣,有点类似脱敏疗法。

看阿德勒的书是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其中要面临着数次的反省与对痛苦的回忆。但我却不认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是如同其他回答里的那样,非此即彼的对立面。

先说阿德勒,你会发现阿德勒的理论对自我的要求太高,他的理论淡化了我们的责任感。有人可能会反对我这种说法,那也许我可以这样说,阿德勒所认为的,我们每个人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课题而不需要去对别人的人生课题横加干涉,至于那些对我们的课题指手画脚的人,也不用搭理,因为那是他们的课题。

这个说法大多数人都会赞同,但我们忘记的是,在我们插手他人课题或者是反过来,我们的课题被横加干涉,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往往是下意识的举动。我们在听要好的朋友说出他的一个很冒险的选择时,比起在自己脑中打架,纠结到底要不要开口劝阻他,往往我们听完马上就会给出自己反对的建议。

这些干涉有些是出自于感受掌控的需要,有些则是出于爱。

况且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即便对孩子而言,他的课题也不是父母能够干涉的,父母能够做的只是给出自己的帮助,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阿德勒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同一个横面上,不存在纵向的高低关系,因此即便是孩子或精神病人,他也是值得受到尊重、拥有决定自己人生课题能力的。

但这样的看法忽略的另一个不良影响是,即便当下我们所作出的选择都是由自己承受后果(既然人生是自己的课题,那么自作自受倒也和别人没有关系),但这后果却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我们作出的每个选择看上去是独立的,但却并不是和其他人的课题或者和我们今后的课题所无关的。

况且,即便我们真要这样去做,不仅仅是关乎勇气的问题,而是即便这样做,是否就可以得到幸福呢?渴望关注、渴望逃避,这些是最基本的人类本能之一,如果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欲望当然是好,但若总是选择克制也会让生活显得吃力且了无生趣。

人生的究极难题不在于如何解开那团红线,而在于如何保持那团红线混乱的恰到好处。

因此我认为阿德勒的理论是一个横线的尽头,这样的理论太过于理想化,它毫无疑问是好的,可以成为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难以达到与理论相契合的程度。

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灵创伤给了我们一个归罪的理由,但如果过度沉溺,却很有可能让我们把这些创伤的影响放大。

同一创伤事件,给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笼统地说,“丈夫在火灾中丧生了,因此妻子下半生都活在不幸中是合理的,因为这一创伤事件太过巨大。”那么这是否给予了拥有同样创伤经历的人一个正面的肯定,“你看,我的不幸、与社会脱节不是没有缘由的啊!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现在的我除了躺在床上以泪洗面,还有什么勇气去面对生活呢?”

举这个例子也许还不足以让人意识到用心灵创伤去逃避生活的消极后果。那么再以失恋举例,失恋对有的人的影响比起一场感冒还要微不足道,而有的人却仅仅可以因为暗恋的人多年的人最终结婚而割腕自杀。

如果我们肯定心灵创伤的作用,那么要如何解释同样的失恋事件却给不同的人造成了如此不同的影响呢?我想有的人会提出抗议,认为不同的恋情程度不同,自然不可以一概而论。但不论多深厚的感情,用社会通常观念来看,都会将为失恋而选择放弃生命视作不值得的做法。可心灵创伤的存在便是为我们(对任何不愿面对的现实)的逃避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有些时候归罪他人能够让我们解放自己,但有些时候却会让我们变得懦弱胆小。就此而言,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就我个人认为,这两种理论都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人生事物的一种视角,以后也会有新的理论层出不穷,没有必要坚持选择对错。对于个体的生活而言,能够直面内心,认清自己心里的破溃之处,选择适合当下的自己的那一种解释方法,在不同阶段选择成为阿德勒或弗洛伊德的信众未尝不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变自己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
“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不喜欢你!”不成熟的人,往往不自觉讨好所有人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治愈了大张伟,《被讨厌的勇气》——教你挣脱人生三大束缚
阿德勒心理学:人生唯一的枷锁是“心灵不自由”
这本心理书出版就是日本榜首,狂销350万,读完你会发现新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