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问有没有得了或者得过一种叫躯体化障碍的精神方面病的?

​按照现有诊断标准,准确来说是“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

可能有人听过疑病症,即各种医疗检查未发现身体病因,但患者坚信自己生病了。疑病症现在纳入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

以前的癔症(又叫歇斯底里症)中,存在癔症性失明、失聪、失语、失行(不能行走)等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不能正常活动,但医疗检查未发现异常,原来称为转换障碍,现在也纳入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

相对常见的躯体化症状,在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中多些。比如医疗检测查不出原因的身体疼痛(偏头痛、胸痛、背痛等)、发麻、无感(没有感觉等)。

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从定义来看,已经排除了生理病因,即以心理病因为主,或者说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非生理病因的身体不适。

因而,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如人格障碍、解离障碍这类心理疾病一样,药物治疗是辅助。

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的治疗,即使用药,一般也是抗焦虑药物,缓解患者焦虑,真正恢复靠心理治疗。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

认定为躯体化症状,必须先去医院做身体检查,排除生理病因。

尽管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的定义,先要排除生理病因,可现实中,不少心理工作者忽视这点。

特别是国内从业者,很多缺少医院临床实习和精神障碍评估的培训,仅是参加某些培训,或是看书,了解到“躯体化”这个概念,便有很强的心理归因惯性。

他们听到来访者说身体不舒服,便想当然认定为躯体化,忽视了解来访者是否在医院做过身体检查,是否排除了生理病因。

从业者这种不当评估,如果遇上某个来访者不是躯体化,而是真的身体疾病,却一直做心理干预,是对来访者改善的严重耽误。


现在不少自媒体上的心理博主,很多毫无专业背景,只是看几本书,学到些名词便抄书乱科普。

大众了解到躯体化症状的存在,知道有些身体不适,本质不是身体疾病,而是心理困扰的体现,重视心理调整,是科普有利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对待躯体化症状,须注意辨别和重视先排除身体原因。如果感到身体不舒服,先去医院做检查,不要在网上问诊,特别是不要听信一些毫无专业背景的网友建议——即使其标签是心理博主。

身体某部位不适,相应科室挂号就行。如果初步身体检查无异常,可再挂心理科/精神科,精神科医生会做诊断。

如果确诊躯体化症状及相关障碍,可加入心理咨询治疗调整。注意找资深、有医院临床实习经验的从业者。

祝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是不舒服,又查不出毛病的病”——认识躯体形式障碍
为啥浑身难受却查不出病?
抑郁症分析
来访者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如何去问询?
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重性精神障碍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2019重性精神障碍高峰论坛精彩内容(二)—...
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如何处理情绪障碍引起的全身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