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圣和欢歌

朝圣与欢歌

朝圣和欢歌

       ----------写于《近思录》共读二周年

1

那天,中慧老师说,近思同学会的共读,已经走过二年的历程。或许是忙碌,习惯了周而复始的耕耘; 或许阅读本是悄悄的,那种热闹的庆祝本不属于它,于是,两周年的日子,居然悄悄地过去了。待真正想起,已过了近思同学会共读两周年的日子。

既然是纪念日,总希望有所表示。读书人对于庆典的表示,还是以征集文字的方式,对过去的岁月,对一起读书的日子一番感怀。

坦白地说,近思同学会共读两周年的日子,其实不属于我。因为,加入近思同学会共读,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而我的与共读小组遇见,缘于朋友清风姐。是她,把我拉进近思同学会群,是群中的玉翠老师,提供共读的书。

就这样成了近思同学会的成员,一起共读《近思录》这本书。

巧的是,我加入《近思录》共读的时候,同学会们的共读内容,也正好到卷四《存养》开始。

2

记不清几月份的哪一天,第一次打开腾讯会议参加近思同学会的共读的。第一次参加的心情,却是记忆犹新。忐忑,恐惧,是担心,文言功底的浅陋的自己,能听得懂吗?能跟得上共读小组的其她同学吗?在这样的共读小组里阅读,自己能坚持吗?……

而自己对于这种源头文字阅读的期待,缘于一次,参加一个征文的颁奖活动。那次,本地的一位作协主席说,对于浩如烟海的书海而言,不用大海捞针般地每本都去阅读,只需读一些源头的书,读那些本原的书就可以。记得那天,他还例举不同的源头书不同的字数,最后总结说,只需读多少文字,就已似乎读遍天下书了。因为,这些书之后的书,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成就的。

那次颁奖活动之后,心底里,很期待有读源头之书的渴望。然而,时间的缺乏,心理的担忧,再加上底蕴的浅薄,都影响着自己的行动。对于那些源头之书,只是想,却没有读的勇气。因为知道,如果真的捧起那些书,即便是都识得上面的字,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意。这样的书,是需要一群人在一起,如拉家常一般一起走近的。读时,求的不是速度,也不是形式,而在于,真正把这些源头的文字拉到自己身边,与生活相连,或许这样,才能真正读通读懂读出味。而一个人的阅读,充其量只是一种翻书而已,不懂其理,不解其味,囫囵吞枣。

好在,清风的介绍,中慧的领读,近思的同学会,终于有了一次走近源头之书的机会。

3

第一次参加近思同学会的共读,以听众的身份。看共读群中的共读的程序是这样的:先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将需要读的那一语段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解读那一段的内容。解读,很多时候都是由领读人中慧老师负责。在她解读的启发下,参加的老师,都会自告奋勇地参与交流,发表对共读内容的理解,往往,还会将书中内容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阅读,让年老的文字焕发了青春,通达古今的同时,安静的文字,也有了温度。

事实上,面对着书中那些不常见的文字,以及晦涩难懂的话语,当绕来绕去还是不解其意之时,身处其中,你是会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履薄冰之感的。所以,初加入近思同学会共读,特别是最后每次学习每个近思同学会成员要发表一句阅读感受时,都像是赖作业学生般的着急和紧张。

然而,随着共读次数的增加,每个与近思同学会一起共读的日子,就成了期待。是的,突然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很陶醉这样的经历。因为共读的过程,是暂时停下匆忙脚步,有闲庭信步的舒缓;是突然回归文字的源头,有大浪淘沙式的探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有共读同学真诚的陪伴;是众里寻它千百度,有灯火阑珊处的豁然!沉浸在一群人对于同一段文字的解读、感受与理解中,所谓交流思想思维碰撞,大概就是如此。而这样的共读,更有一个人的朝圣,一群人的欢歌之感。怎么不是呢,共读中的每一位,都散落在各自的居室,朝圣般独自面对着屏幕。而他(她),又不是孤独的,因为,近思同学会每一个,一起面对着共同的书籍,在阅读、思考与阐述之中,以自己的方式,欢唱着……

4

共读《近思录》,阅读理解斟酌文本之时,还喜欢将其中的凝练隽永的语言(包括不同人的集解部分),摘在书页边缘,既助于理解语句,也便于突出重点。

“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诚敬则中心有主,外物则不得而摇乱之。”“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无害。”“乐以平心,使耳闻之而有所敬;礼以节性,使目习之而有所敬。”“自诚身而言,则恭较紧;自行事而言,则敬为切。”“'思无邪’是'心正意诚’,'毋不敬’是'正心诚意’。”“天下自纷,吾心自一;天下自动,吾心自静。”“不滞于已往,不逆于将来,事至而应,心如止水,是为谓主敬之学。”“持敬则澄心观理,专精之至,是非不淆,而知乃可得而致也。”“事之未来,心何所驰?事之既往,心何所滞?此之谓'做得心主定’,而思虑自宁也。”“诚以待人,则人无不感,凡事上接下皆然;诚以处事,则事无不成,凡在已在人一也。”“心无隐匿而广大宽平,体无怠肆而安和舒泰。”“政理清明而百姓安,风化广被而天下平。”“斋坐端严,静而敬也;随事检点,动而敬也。思虑湛一,敬于内也;容貌庄正,敬于外也。”“不妄思,则心之所存无非天理;不妄动,则外之所为无非天理。”“敬胜百邪。”“敬以直内,则心无所容其私;义以方外,则事又各当于理。”……

共读《近思录》,其实走近面对的,还是为人处事最本原的要求,那就对于诚、敬、静等的追寻,对于自身修养修炼的方法。这些内容,以不同的语句不同的场合一次次地写出来,似乎一次次地在告诫身处当下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处事,在纷繁喧嚣的当下,应该怎样独自守住自己的心!

5

参加近思同学会共读久了,每次共读完毕,会在那次共读结束之处,记上日期。于是,在这本《近思录》的“存养”部分,就留下了一个个已经逝去的日子:2022年7月5日;2022年7月12日;2022年7月19日……这些日子,像一个个脚印,永远留在了那一书页上。而当再次翻开这本书,当看到这些记录时,还会明白,原来,这些文字,在逝去的那个日子,曾与近思同学会的大家一起,走近过,品味过,咀嚼过。且,这一个个共读的日子,因着同学会的一起共读,虽然平凡似乎也有了不同的味道,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面对着不薄的《近思录》“存养”部分,回想着一次次共读的场景,真不敢相信,在蚂蚁搬骨头般的共读中,在蚕食般的咀嚼中,竟然已将它共读完。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后的欣喜与意外,真的难以形容。

科技改变生活,感谢这个时代,让身处各地的我们,近在咫尺般地通过网络开展共读。感谢近思同学会的每一位,一起相伴相携的快乐安静时光!

202209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山散文|独自,姿态依然
《人生哲思录》出修订版
文思录
有一种爱
写给一个癌症复发的老同学……
高克玲: 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