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姚民间文艺348期】青春岁月/郝顺才

——记郝富全参加修建红旗渠的往事

文/郝顺才

   修建红旗渠被称之为十万大军战太行,何止十万人呢?其实可谓更多,只要在那个年龄段的劳力,基本上都参与过红旗渠的修建。

   我与郝富全是同龄人,他大我一岁,并是我本族的一位哥哥,从小上学到修建红旗渠,我们经常在一起;因此,我特意去采访了他。

  郝富全是东姚公社下庄大队西窑岗自然人,今年78岁 ,1960年时,我15岁,他刚刚16岁,还有本村郝玉吉,他与富全同岁,是我的堂叔伯哥。我们三人都正在东姚伯文村上初中,是初二读三册书。

   过春节后,一般都是正月十五过罢元宵节后开学,开学后,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就到了学校,当上课的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坐在教室上等着老师来上课。但老师来到了教室,并没有上课,而是说:“学校接到领导的通知:县文教局根据县委的安排,决定从全县的初中学生中抽调一部分师生到引漳入林工地参加建设,我们也在其中,今天就不再上课了,大家现在就回家准备准备,要带上铺盖和日用品,可千万不要忘记带语文和数学两本书和文具,我们到工地还要上课哩!明天上午,家住在学校南边和西边的同学统一集中到学校一起走,家在北边的同学到公路上等齐,大家一起走。”

  老师说过后,同学们就各自回家去做准备。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就赶到了学校,但我们西窑岗村的几名学生都在李家湾村东的公路上等候。下庄村、小岭村、西良村都在学校北边,同时这三个村的同学们也未到学校,都和我们在李家湾村东的公路上等候。等南边的同学过来后一起走。当时,东姚公社除第六中学外,还有东姚、洪河、伯文、洞上四所民办初中,这四所民办初中统一归属六中领导。在引漳入林工地上,东姚的学生统一由六中校长傅宏和教导处郝计林老师带队,其他各学校也有负责人,我们伯文学校就是由班主任郝新喜老师带队。

   这次六中去引漳入林工地的,还有一位女教师叫罗俊英,是四川人,是六中的音乐教师。她爱人叫何中善,是退伍军人,不知怎么到了林县六中当老师,主要是教地理的。他曾在部队当过参谋长,基本上走遍了全国各地。因他对全国各地都比较熟悉,所以上课前不用备课,上课时不用带课本。因此,在六中老师会上没少被斗争过。

    我们到工地没有多长时间,傅宏校长因工作调动,就换成了韩千祥任校长,但韩校长也到了红旗渠工地参加劳动。当时的交通条件比较差,根本就没有公交汽车,虽说我们是学生,年龄还小,也同大人们一样,无论路程有多远,也是靠两条腿步行。当时,大家都各自背着自己的行李和干粮,大约直到上午10点多才集合齐,从李家湾村出发,一直走到下午6点多才到了姚村,晚上就住在四中的教室里。晚上,罗俊英老师还到学生休息的教室里查看学生休息情况。

第二天一早就又出发了,当时,东姚公社的施工地段在任村西露水河两侧的山上,老师事前就把各大队的驻地搞清楚了,把我们分到了自己的生产大队。学生就由各班班主任带着分开走,到哪个大队的工地?那个大队的学生就留下来。

郝富全说:“当时,下庄大队和西良大队是一个大队,西良大队的程林保是合并后的大队长,在工地任连长兼司务长也是西良村的叫程雪山,炊事员差不多有十几个人,有西窑岗村张官福,小岭村王天青,下庄村一队有位我们的女同学叫李竹芹在伙房房帮厨,二队程玉金(奶名黑三),三队黄成吉。西良村程金周,还有个妇女叫东先,姓啥记不清了,其他也记不清了。 无论在驻地打饭,还是往工地送饭都按组,两个生产队为一个组,下庄是一二队、三四队、五六队三个生活组,西良村是怎么分组的我就记不清了。”

   在工地上,无论劳动和生活,都同本大队的民工在一起。当时,下庄大队与西良大队已经合并为一个大队,大队仍叫下庄大队,下庄大队就住在露水河支流浊河北岸的马家岩村,比起杨耳庄等几个村就远得多了,所以一直到了七、八点钟才到了马家岩村。下庄大队在工地上共有近400多名民工。学生到工地后,马上就投入了引漳入林的建设队伍里。工程是白家庄空心坝,当时民工正在挖基和准备垒砌的石料,我们这些学生就参加到清基往外运的河里的沙石施工中,主要帮助大人们装车拉车,或到烘炉是去把石匠们用纯的手把钻和钢钎煅锋利。后来,开始垒砌,无论抬石头和垒砌都有定额,而我们学生只有任务却没有定额。我们的任务共有三项:一是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负责供应大人垒砌使用的沙子,只要能供应上,不耽误他们垒砌就行;二是为了使民工都能完成自己的定额,抽个别学生负责给运料抬石头的民工记号;三是当时工地的生活很困难,民工都是从家带口粮,工地上再补助些,更困难的是没有菜吃,通常吃的是在秋后刨红薯时,从地上耧起来当柴烧火的干红薯叶,虽是这种难下咽的干红薯叶,也是县里派采购人员从商丘和内黄等地买回来的。因此,开春后从地上长出草开始,就每天都从学生中抽出几个人上山采野菜,就可以用野菜调节民工的生活。有时候也抽几名学生去石料场把打钝的钢钎扛到烘炉上,然后再把煅锋利的钢钎扛回石料场。

   因学生平时在家干活就不多,小推车根本就不去动它,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推车,好在我们没有定额,就五个人组成一组,推车时,一个人管推车,两个人管帮车,两个人管拉车,就这样有时候还发生人倒车翻的事,虽没有伤着人,车也没有损坏,但沙子供应不上,就会影响垒砌施工。因此,大人们就手把手地教我们,并把推小车的口诀唱给我们听:“推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活。推起小推车,就要把屁股扭着点。”

   时间一长,我们在运送沙子的实践中,也就逐渐掌握住了推车技术。偶尔有谁翻了车,大家就一齐高声唱:“推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活……

  郝富全说:“我在空心坝工地,挖基时装车,拉车;垒砌时运送沙子,去白家庄村北河滩抬石灰;上山采野菜等等,基本上啥活我都想去试试,因我二嫂程用娥也在工地,她与程秋荣、程焕存等几个青年妇女负责在从山上炸下来的大石头上打炮眼,炸成能垒砌的料石,我就想学学打锤,结果我抡起八磅锤,狠狠地往下砸去,并砸到钢钎时,把锤往回一拉,就把一根一米多长的钢钎拉断了。虽谁也没有说啥,但我总觉得自己把钢钎弄断了,总感到不好意思。”

  郝富全接着说:“上山采野菜这种活是学生们的强项,所以每天都要从学生中派几个人上山采野菜。在往山上走时,每个人都到伙房去领一条麻袋,到山上后无论是野草还是树叶,只要能吃,药不死人,见啥采啥,半天采回一麻袋,扛到伙房后,炊事员把采回来的野菜分类处理,像榆叶、桑叶、楮叶、刺甲菜、米谷菜、大叶鬼圪针苗等等,随时都可以煮着吃,炊事员洗一洗,做野菜面片一锅焖,像洋桃叶、椿叶、白杨叶、桐叶等等,都是很苦的,要先放到锅里煮一煮,然后再放到河里沤几天以后,才将这些菜捞上来,把水挤干,切碎用盐腌一腌,配小米饭吃。在山上采野菜时,发现满山遍野有很多的山韭菜,当我采的野菜差不多快装满大麻袋后,乘机还可以捎带着采撷些山韭菜,再从供销社买些咸盐,将山韭菜腌制起来,每到吃饭时,我们这学生便成了大人们的中心了,就纷纷围过来,吃我的山韭菜。”

   这批学生一直在红旗渠工地干了4个多月时间,直到6月中旬,才从工地返回学校。在往回走时,第一天就回到了县城,住在林县一中的教室里,就是文化街的老一中。安排好住处后,就到对面林县人民大学食堂去吃饭。晚上是面条汤,说是汤其实很稠,但里边绝大部分是茵达菜和倭瓜等蔬菜,而面条大概只能占一少半吧。第二天早饭是小米稠饭,还是菜多小米少,但学生却吃得很香甜。

  全国“百日休整”后,1961年秋后,红旗渠重新上马,这期工程是杨贵书记提出的四改三工程,就是南谷洞十孔渡槽至分水岭这段工程。这时,生产队派人去修红旗渠,我们队一同去的有郝福拴,他是我本族大伯,已经50岁了,还有郝秋昌,和我是同龄人,但他比我大一个辈份,我是叫他叔叔的。我们三人推了一辆小推车,是生产队里的,说是工地需要,让我们去时带到工地。这样正好把我们的行李捆绑在小推车上,一个人推,一个人拉,一路上我们替换着推车和拉车。我记得太阳快落山时,我们走到了姚村公社,这时富拴大伯说:“再往前走就没有店房了,咱们在这里住一宿吧,明天再往前走。”当我们住下后,发现有不少人也来投宿,一问原来都是去修红旗渠的民工。车马店里没有食堂也不卖饭,住宿的人都是自己做饭吃,是用店里的炉火。用自己带的小米加点菜,做一锅稠饭。由于一路的疲劳,吃过饭后就躺下一觉睡到了天亮。第二天起来又做了一顿像昨天晚上的饭,吃过后就又上了路,一直到下午3点,我们才到了杓铺村,找到了我们下庄连的住地,当时只有伙夫在家,其余人都上工地去了。晚饭是每人两大碗稀饭,饭后郝福拴和郝秋昌拿上行李来到一户人家,是人家的一小间厨房,厨房一看又旧又破,就这么小的地方还挤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睡在锅台上,剩下的五个人睡在地上,厨房虽小但还算暖和。

   郝富全说:“在这期工程中,我是司务长,同炊事员住在一起。第二生产队程来全(奶名傻子)是炊事员,第一生产队程玉林是连长。”

   天还未亮,起床的号声就响起来了,炊事员也早已将早饭做好,吃过饭往工地走,民工们穿过露水河滩就开始往东山上爬,到工地天也就快亮了。下庄连的任务是凿通半山腰的一个双孔隧洞,单孔有4米多宽,3米多高,隧洞的外面已经砌好了渠墙,在洞外面留有十几米还没砌,是作为凿洞出渣的通道。东山上的石头是白沙石,炮炸过后都是三尖八棱的,一不小心就划破了手,擦破了皮,走在石渣上,没几天就把些帮鞋底都磨破了。为了凿洞工程进度快,只要把炮眼打好了就可以随时放炮,所以打好五六个炮眼就要装药放炮,点炮用的是快捻,一个人点一至二个炮,需要四五个胆大利索的年轻人点炮。因放炮后洞里的浓烟一时不会散去,我们就脱下布衫进洞驱赶,这时往往被呛得喉咙发疼。炮炸过的洞里有很多险石,在上工前必须除掉。有一次,指挥部通知裁减休弱有病的民工,因下庄大队第五生产队有两名民工有病,一是王东生,他经常有病,这次已经在工棚里躺了好几天了,三天没有吃过饭,是水米没打牙的那种没吃饭;二是程四妞,他长期腿疼,往工地走时都要在路上休息好几次。

  连长程玉林就与郝富全商量,问道:“这两个病号叫谁回去最合适?”

郝富全就说:“依我看,让王东生回去最好,因为他已经三天水米没打牙了,在工地也干不成啥活,要是死在工地就成大事了!”

   所以,最后决定让王东生回去了。并派人把王东生送到回山角总指挥部,乘总指挥部到县城拉货的货车,又到汽车站买票到村东公路上下车,家里有人把他接回了家。

  一个月后,我们就把洞凿通了,也把洞外的那段渠墙砌好了,我们连队提前完成了凿洞任务。东山凿洞任务完成后,按指挥部要求,要裁减一部分民工回家,留下一部分转移到露水河西山,我们下庄连的任务在圪针岭村的北山上。这时,全连还剩30多人,我也要回家,事务长就换成了郝秋昌。

1962年10月20日,红旗渠第四期工程穆家庄至南谷洞十孔渡槽动工,下庄大队的任务是杨耳庄后沟渡槽,位于杨驸马坟北边的山沟里,渡槽具体是由下庄和东坡两个大队负责承建,渡槽只有一个桥孔,主要是导流山沟里的洪水,两个大队任务的分界线就是桥孔的正中间,下庄大队负责渡槽的西半部,东坡大队负责渡槽的东半部,两个大队的工程进度基本上是平衡,如果进度不平衡到桥孔合拢时就有困难了。在施工中,除了负责垒砌的工匠外,所有民工的任务是抬石头、担水、和泥。石头是从山上往下抬,水是从沟里往上担。因为沟里有一个小泉眼,泉眼很小,就在泉眼的下边用土石堆了个小坝堰,把泉水蓄起来 ,就是从这个小蓄水池里往工地担水。民工们住在杨耳庄村,离渡槽工地大约三四里的路程,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往工地走,到工地天还不亮,但对抬石头,备料和泥都没影响。用的破灰泥早在头天下工前就把石灰土搅拌好,焖成大堆,第二天上工后只加水把泥和好就行了。

  郝富全说:“我记得有一次,总指挥长马有金带着两个人沿渠线来到了渡槽工地,大老远就喊没有坐到泥。当时负责垒砌的技术人员叫程邦拴,他不承认没坐足泥。马有金指挥长拿起手撬就把垒砌好的渠墙掀了。结果,真是没有坐足泥,石头与石头之间有空隙。

  马有金生气了,他说:“你是搞破坏的,把他给我捆起来!”说着,他伸手一把就将程邦拴的胳膊拧住,往下一按,程邦拴就蹲在了地上,但并没有将他真正捆起来。程邦拴见确实有没坐足泥的渠墙,也就承认了错误,我们也立即全部进行了返砌。”

  杨耳庄后沟渡槽完工后,下庄大队的工程任务就转移到了杨驸马坟南边,负责挖砌明渠工程任务。当时还是住在杨耳庄村,上工时要往西山上走。当时,虽然到了1962年,工地的劳动强度还是很大的,又是抬石头等重体力活,粮食标准并没增加,连队伙房每顿仍然是分饭吃,所以还是吃不饱,有些不足。有一次,当民工们开过饭后,还剩下一块大红薯,大约不到一斤吧,而且由于红薯大,蒸的也不透熟,里面还有个硬心。这时,第一生产队的王生有说:“我还能吃完这块红薯呢!”有人就说:“你还能吃下这块大红薯?但必须打个赌,如果你吃完了,两来无事。如果你吃不完,你必须给大伙买一盒金钟牌香烟。”

   本来王生有吃的就不是很饱,所以他就说:“行啊!如果我吃不完就给大伙买一合金钟烟。”在场的也有看热闹的人,所以他们就说:“我们管见证,一赌论输赢,好!咱们现在开始!”于是,王生有就开始吃红薯,当他快吃完的时侯,有人就想叫王生有买盒烟,所以就劝说王生有:“你别再吃了,你看这红薯心还没蒸熟,别让你把胃吃坏了,真正有了病那就不够本了!”在大伙的劝说下,王生有也就没再吃剩下的那点没蒸熟的红薯心。

  到了晚上,有人想叫王生有去买烟,就说:“生有啊!我们都还饿着呢,都没有吃,让你一个人吃了,你又没有吃完,就是你输了!今天晚上你必须去给大伙买盒烟,完了这场打赌的事。”于是,王生有只好去买了一合金钟牌烟给了民工们。

郝富全最后说:“在工地发生的事多着呢,而且啥事都有,就是时间太长了,我记不清了!”

----------------------------------

作者:郝顺才,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监制:郝明亮  刘迷存

编审:马保吉  毕玉成

本期编辑:孙相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征文】房海林丨红旗渠上送粮人
修路红旗渠(一)【郝陆山】
老照片:见证红旗渠修建的艰苦岁月
刘建利:引岗渠——艰苦奋战五年的中国第二条红旗渠是怎么修成的|干渠|引岗|温塘河|红旗渠|隧洞
刘文凤 | 拜谒红旗渠
高关水库渠道施工记(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