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按照这个水准来说,《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可以列入今年华语年度十佳的|知乎观影团

本周一(3月27日)参加了知乎观影团的线下活动,观看了此前业内一致给予好评的华语高分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电影给主角杨皓宇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互动环节,台下有观众喊出声来,希望他能得金鸡奖。

活动现场,主演杨皓宇(左和导演孔大山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豆瓣分数从8.7降到了8.5,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之前的口碑大部分是来自业内人士,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种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还是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对我个人来说,还是能给到8分以上的成绩。

此前放出不到10秒钟的预告片没有任何影片情节,的确是吊人胃口。通过有限的剧照所呈现出的静态画面,大概能猜出一些调性。但是直到看过影片,才发现和想象不太一样。这也恰恰说明本片的某种实力,如果那么好猜,哪来的高分成绩呢?

电影一上来就展现了极其荒诞的一幕,穿着宇航服的杂志主编唐志军差点儿窒息身亡,感觉刚开始就来了一个高潮戏。显然,故事的走向也不会按照套路出牌。包括一开场复古旧的央视风采访片段,已经让观众嗅出一些将要展现怪咖故事的苗头。

对着镜头讲述和手摇拍摄方式,让我想起娄烨的《苏州河》,“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影响力渗透到这部电影里。其实不同演员,面对镜头的方式有所不同。唐志军更像是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在现实中给人疯癫的感觉;艾丽娅扮演的秦彩蓉则更像是接受媒体采访。

秦彩蓉起到的对比作用一直贯穿影片始终。从踏上了寻找外星生物的旅程开始,这个角色对身边同行者特别是唐志军的质疑和埋怨,总是跳出来充当现实的部分,也因此不断提醒着那份荒诞感,让你在既现实又神秘的境遇中陷入和游离。

观影现场有细心的观众拿出各种证据,比如影片英文名Journey to the West,还有唐志军和孙一通的姓氏,看出了主角们的“西游”隐喻,对此,导演孔大山也没有否认。这么说来,奋力追求宇宙真相的唐志军的确有着不畏艰险“取得真经”的那种偏执。

而影片中对本质问题的追问是有格局的,人们活在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外星生命见到人类,也会问出同样的问题会怎样?这段唐志军和孙一通在山洞里的对话,的确让影片从某种深度上提高了档次现场来自航空领域专业的学生说,这句话让他对这部本来有些轻视的电影有了很大的改观。

科学与玄学的暧昧关系,也是一种终极追问。

对宇宙终极问题和难解问题的探寻,自然也会引来对影片的过度阐释。在严肃的追问过程中,主创人员不断拆解那个复杂的过程,在你根本不相信的时候,让类似爬满石狮子的麻雀来迷惑你。虽然最后唐志军说是自己做了一场梦,但我们看到这趟旅程中,还是有让你想要去相信的某些“荒谬”。

更令人陷入迷思的是,孙一通在秦彩蓉面前,也是和唐志军一样的“精神病患者”。但看似愚痴的孙一通却总是在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扮演者、本片编剧一通亲自创作),有些文学修养的观众也能突然感到,那个头顶一口锅的造型很像是带着帽子的诗人顾城。

诗歌的意象让我想起毕赣《路边野餐》。不同的是,毕赣还是会让诗歌慢下来,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探索宇宙编辑部》里的诗歌则是快速地推进,符合这个时代的快节奏。由此,诗歌不再能够被回味和欣赏,更多成为一种呼啸而过的符号和背景。孙一通这个角色的某种出格和不确定性也可以说是与唐志军这个角色的某种呼应。

如果这是一场梦境,我们则看到了更多类似西西弗推动巨石的“徒劳”和无用功。影片用一路的虚虚实实来提醒和鼓励我们探寻世界真相的勇气。结尾,唐志军想起自杀的女儿,泣不成声,无法展开自己的演讲。那一刻,现实中只有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其他皆是虚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探索编辑部》他们仰望的不是星空,而是脚下的泥土
【北影节“最受注目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国科幻世界的“野孩子”,是一部“伪纪录片”
八零年代的墓志铭——《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体性发现之旅
《宇宙探索编辑部》开什么宇宙玩笑?明明是神经病的自嗨啊!
文字没有想象力?看看《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灵气的诗和台词
不会真的有人在电影院闭眼了3秒钟吧——《宇宙探索编辑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