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遁其天,离其性,减其情,亡其神,以众为。如此者,将并溃漏发。

 
《庄子》杂篇中有《则阳》一文,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长梧这个地方的封人给子牢提了一些建议,庄子听说后,便发了一通议论,提到了有关养生、修身的观点。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来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来裂之,其实亦来裂而报予予来年齐变,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飧。”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减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体意思是:


长梧这个地方有人向子牢提了一些治理方面的建议。让子牢治理国家事务不能草率,管理百姓不能太随意。然后以自己种庄稼为例证明他的建议的可行性。以前种地不认真、不深耕细作,结果收成就不好;管理不到位,杂草丛生,也会影响收成。后来就改变了这种随意的行为,深耕、平地、除草,庄稼长得好,收成也好,这一年就不会因为食物的问题担忧了。


庄子听到后就很不认可,说很多人都在犯这位长梧封人的错误:违背自然,脱离本性,失却真情,丢弃精神,盲目从众。结果就是个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人的本性变得扭曲,就会象脓疮一样迸发,残害身心。


庄子所说的“遁其天,离其性,减其情,亡其神,以众为”,基本上高度概括了修养身心的五个方面,里面深深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核心思想。长梧封人从开始时对自己地上庄稼的不闻不问,到后来的刻意管护,都是违背了“无为”的思想。下面,就分别上面五个方面说一下我的理解。


遁其天:意思是远离了自然规律。长梧封人不论是故意不管理庄稼,还是刻意认真管理,都由着他自己的心愿。庄稼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顺应其生长规律,才是正确的管理方式。用在修养身心上,首先就要顺应自然规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暖则舒,天寒则藏,等等。

离其性:性者,天命也。天所赋予的自然本性。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土壤特点;不同的庄稼,有不同的生长要求。这都是天性所在。张驰之道,有劳必有息,土地也是。如果为了多收获,而穷其地力耕种,必然会导致来年土地供应不济的问题。修养身心也是如此,要充分尊重身体脏器的天然本性,量力而为。


减其情: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情感。性为里,情为表。情感的表达,要随其本性。这里可以借用儒家的说法: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感要符合内心的真实状态,既不要过度表达,更不要刻意隐藏。长梧封人在管理庄稼的时候,开始时是太冷漠,后来是太热情。


亡其神:神宜内守,不宜外露。长梧封人被庄稼所左右,欠收则怨,丰收到喜。精神内敛者,不被外物所侵,不被外事所扰,恬淡自然,丰欠不二。


以众为:意思是大家伙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没有自己的主见,失去了主心骨。这是最普遍的从众心态,哪里人多、便往哪里扎堆。在修养身心上,需要准确地认识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道就不能温柔点吗? | 庄子说
论“情性”
原创:伍罡-养娃如种田
苦耕耘[七绝]
感悟第十二章
“寒露晴,有米无仓盛”!老农的经验,真的是太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