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论天命:灾祸皆是自招来的。

孔子曾经回答过鲁哀公的问题。鲁哀公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其天年、尽其寿而终,并询问这两种人是否会长寿:智者,仁者。孔子没有直接回答智者、仁者是否会得其寿,却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别是:病而逝,灾而逝,刑而逝。
病而逝,指的是因病而逝去的。原因在于生活习惯不好,日常行为不检点而导致的。
灾而逝,指的是遭遇意外而逝去的。原因在于与人为恶,损人利己等,多是不义之事做得多了。
刑而逝,指的是触犯了法律而遭刑斩的。指的是不遵守法制、伤天害理等恶性地,被法律惩罚而死。
这三个方面,其根本原因都是自己的行为不端而导致的,就是“自招”。我们一直说:“祸福无门、惟自招之。”就是这个道理。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天爷不会让一个善良的人、能够利益他人的人,过早地逝去的,定会得其寿终、尽其天年。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的问题的最后,也提到了仁者会得其寿。

孔子认为,《易》讲的是天命论。因此,孔子在晚年曾经感叹说:若是早一些读《易》,就不会有太多过错了。这话既是孔子的自谦,也是真心话,也反映了孔子对自身的反省。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能够尽可能少地犯错,就不会招致病、灾、刑。一个修心养性的人,能够实现“无病、无灾、无刑”,就能得善终。
孔子告诉鲁哀公,疾杀、刑杀、兵杀,都是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礼”导致的。孔子说的“礼”,就是秩序、规范、制度,就是天道在人间的具体体现。孔子同时提出了防止这三种“非命”的方法,就是“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
将身有节,就是生活起居要符合天地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动静以义,就是要做应该做的事情,符合法度,合乎道义。喜怒以时,就是个人的情绪要根据时势的发展而调节,不能失控。只有这样,才会“无害其性”,并得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家语 : 始诛
刑/冲/破/害/值/犯太岁都是什么意思
论语:莫我知也夫(14-35)
最权威的地支相刑解析
“静虚涵泳,萧然物外”——曾国藩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