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极必反,亲甚定疏。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
其中的反,既是相反的反,也通往返的返。反,指的是事物总是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返,指的是事物不断地循环往返,像钟摆一样做周期性的波动。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将某个事物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放在人与人相处上,亦是适用这个道理。过往甚密者,往往会反目成仇。
这个道理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人是群居的。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才能共存,因此便形成了社会结构。但是,这种结构,是建立在每个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自由的前提之下的。在自我的空间和自由之内,是不允许、至少是排斥他人介入的。那么,过往甚密,定会导致个人的空间变小,个人的自由度减弱,有意无意中,就会产生了排斥的意愿。当这种情绪慢慢滋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借助于某件小事爆发,导致彼此的关系突然崩了。
因为过往甚密,彼此之间就没有任何秘密,互相的底细都非常清楚。这种情况看似两相无猜,其实是埋下了祸根。表面上的互相信任,却架不住有意无意的泄露。这些泄露出去的消息,本质是个人的隐私,通常会在某个时点、某个节点上成为被人攻击的事由。因此,这些亲密者成为了出卖自己的人。俗话说的好:防火、防盗、防闺蜜。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二者的关系亲如一家人,彼此之间的事都成了自己的事,必然亲力亲为。不论红白事、不论迎来送往,都需要出面参加,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互相绑架,必然增加了若干的额外的事情。如果其中某次事情,另一方没有参与,定会成为产生隔阂的动机。
等等,还有很多。

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之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夫子这句话里,分别就远、近有不同的结论。其实不论小人、还是君子,把握不好远近的分寸,都会有或怨、或不逊的结果。君子持中,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就不会有怨、不逊。
从伦理的角度上看,人首先是个体属性,其次是家庭属性,再就是社会属性,最后是自然属性。个体属性是基本,个体的属性里就包括个体的自由和个体的自尊。家庭属性,体现在家与家之间存在着互相的私密,这种私密性,在社会属性上,那就是分工与合作。分工体现的就是个体的私密空间。而从最后的自然属性上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文化。相处过密,性格、文化之间就会形成冲突。
回到人性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需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过密的介入到他人的生活、生命中,就是在干扰他们,这是违背人伦、背离天道的。人与人相处,人情宜浓淡相宜,过浓就是亲甚,过淡就是疏极。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写的《爱莲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濂溪先生是理学大师,他深悟天理之精髓。他把莲花比做君子。我们待君子,当远远的欣赏,这就是对君子的尊重。而对于君子自身(周敦颐在此文中自比为君子),也应远远地欣赏他人,而不可以近玩。他在此文中的远,是以岸为界,并非真的就是远,这与前文中的远不是一个意思。文中的“远观”,那就是站在岸边,这就是最好的距离。
总之就是一句话:人与人之间,当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与做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不要走太近
易传·系辞译文(下)
《易 传上》译文
病重时,他手书偈语,一语道破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看过的人都觉得受益终生
道不同不相为谋(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