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守住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的是这张方!

温馨提示:此文前面是通俗角度的结论,后面是深度专业的解析,专业人士可耐心读完。
针对奥密克戎,根据大量的临床反馈,结合近日多次专业范围的深度研讨,特别是一些惨痛教训的提示,有一个方向、有一张方的及时、合理的应用非常重要!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我必须强调,这就是救命、这就是避免加重病情、这就是减少后续问题、这就是缩短病程。
这张方就是经方四逆汤。最近文章也请参考(点击查看:中医药防治奥密克戎的初步认识多人反复验证有效的预防新冠方(非常便宜而高效,转给亲友)咽痛如刀割,身痛剧烈中医药治疗的思路)。
以下为非常专业的内容,供专业中医参考。一定请在中医师的正确指导下应用。
四逆汤方及推荐常用剂量
黑顺片10克(先煮1个小时),干姜10克,炙甘草15克。
煎服法:先煮黑顺片1小时,然后放入其他药物,再煮40分钟(中间不要加凉水,如果水不够,可以加开水)。每付煮成两小碗,每天分两次服用。
如果有条件,方中还可以加上人参10~15克,生晒参、红参、西洋参均可。
线上可以购买颗粒剂,直接冲服也很方便,应要求,提供一个线上购买的途径。

也可以就近药店购买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建议在以下六种情况下应用四逆汤:

1. 发病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腹泻
如果在发病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腹泻,特别是有的人觉得肚子凉,吃了稍微凉点的东西,或者寒性的食物(比如水果),就出现腹泻。这时就可以加用四逆汤(或者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如果是平素就怕冷、容易出现腹泻,特别是老年人,针对这种现象,建议就只用四逆汤(或者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同时不再用其他任何药。用古人的话叫“不可余药”,就是其他任何药都不对。
2. 出现咽痛如割、剧烈身痛为寒证者
咽痛如刀割,但是含温热的水时咽部舒服,或者剧烈身痛并怕冷者,则为寒证无疑。具体辨别方法请参考前文(中医药防治奥密克戎的初步认识)。如果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时就可以加用四逆汤。
3. 出现怕冷明显甚至手脚冰凉
如果在发病过程中,特别是自行服用了一些清热解毒药物后,出现特别疲乏,甚至手脚冰凉时,建议停用其他所有药物,只用四逆汤。
4. 出现“虚汗淋漓”及时用上
发病或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大汗淋漓、疲乏无力、恶寒明显,无论是不是发热、高热,均当应用四逆汤,及时用上非常关键,这就是救命。
5. 恶心、呕吐者有用的机会
发病过程中,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针对这些症状目前的西医治疗除了补液静脉营养和维持体液平衡,没有其他办法。中医药治疗有些是属于小柴胡汤证,但是,对于小柴胡汤应用无效者,特别是平素阳虚体质者,就是典型的四逆汤证。
6. 出现腹胀、腹痛时有用的机会
如果发病过程中出现腹胀、腹痛,且均为吃了清热解毒和寒性药物后出现或加重,均为应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丸)的重要依据。
为什么说四逆汤是守住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的一张方呢?下面我尽量通俗易懂地阐释一下。
根据中医经典的提示,古人将人体的防御体系(或称之为抗击病邪的体系)分成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人体自身免疫力,中医称之为“卫气”。

之所以称之为“卫”,就是保卫、防卫的意思。这个卫气在我们身体的最表层,相当于皮肤、肌腠等,中医称之为“体表”。只要生命不止,我们的卫气就无时无刻地“站岗”保卫我们,卫气就是我们人体的“保护罩”。因此,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接触许多细菌、病毒等,但是我们并不会发病,就是卫气在保护我们免于被侵袭。
这个卫气的存在,是要消耗人体能量的,一般的情况下,人体并不会消耗更多能量用于卫气,因为过于防护,消耗也是太大。大家看过电影《上海堡垒》,这里面就为一座城市做了一个“超级保护罩”,但是对电力能量的要求很高,消耗很大,这是同样的道理。
奥密克戎病毒攻击人体,自然也要先过卫气这道防线。卫气与邪气相争,就会出现一些表现,比如初起的怕冷、发热、身痛、咽痛、咳嗽等症状,说明我们的卫气正将病毒作为一种“邪气”与之斗争。
在这个阶段,中医称之为“表证”、“邪在上焦”等,按照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就是太阳病。这时的治疗方向,就是应用一些方药帮助人体的正气,将邪气向外、向上给驱散出去,常用的经方如葛根汤、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此次奥密克戎的第一方,就是葛根汤。
许多人在药物仅仅通过自身的正气,或者在药物的帮助下,在这道防线就能取得完胜。
如果人体正气不足,会有一部分或全部邪气攻入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肝排毒”阶段,中医称之为“半表半里”。
这个“半表半里”的部位,就是我们人体的内、外之间,相当于一些脏器。近期许多西医专家都强调,在发病过程中要保护我们的肝脏,因为这时肝脏正在努力“排毒”,所以尽量不要给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说的也就是这个阶段。
邪气进入这道防线后,同样会出现正气祛邪的斗争,临床中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恶寒时作、心烦等,都提示邪气进入了第二道防线。
在这个阶段,正气祛邪的方向同样是向上、向外的,中医药治疗的方向同样是帮助人体的正气,将邪气从这个较深的部位“透发”出去,这里的代表性方药就是经方小柴胡汤。
按照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就是少阳病阶段。
第三道防线:就是人体的胃肠道反应阶段,这道防线中医称之为“里”。

第三道防线也就是最后一道了,位于我们人体的最深部。人体最深部的就是我们的胃肠道了,属于人体的最里面、最中间、最深处,中医称之为“里”,这个部位出现问题称之为“里证”。
邪气冲破前两道防线,进入我们人体的最深部位,这时我们的正气退无可退的情境下,就会激发出我们所有的储备能量来抗击邪气,预备队都要上了。
如果人体的储备能量还算足够,就会出现剧烈的正邪交争反应,表现为发高烧、恶热、烦躁、多汗,甚至口干舌燥等。
这里需要注意,发高烧是正气正在全力抗邪的表现,而并非提示邪气本身的性质是热性的邪气。从治疗干预的角度,原则仍旧是不要给正气添乱,理论上,治疗的方向仍旧是应当扶助正气。因为,邪气之所以能够攻入第三道防线,正是正气不足的体现,而不能看到发烧就用大量寒凉药物克伐正气,那就是添乱。
当然,正气奋力抗邪,杀敌杀红了眼,也会出现乱子,人体整体的平衡协调还是要保证的。发高烧本身也会导致津液大量丧失、各位正常机能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杀敌归杀敌,但也不能无节制而误伤了群众,因此,治疗上可以用一些寒凉的药物进行节制,比如经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
按照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被称为“阳明病”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寒凉药过早用、不正当地用,本身就会克伐人体的阳气,反而不利于这些阳气自身的抗病。
需要强调,即使发热而不恶寒,反而恶热,也不见得绝对就是阳明病,也可能是太阴病。后文专业部分有原文。

如果邪气攻入第三道防线,人体的储备能量并不足,即我们所说的素体阳虚的体质,关键的的问题就来了!
邪气来势汹汹,正气(阳气)即使退到最后一道防线,仍旧无力招架,就会出现恶寒明显、疲乏困倦、肢体冷凉等症状。如果邪气来势很盛,甚至鸠占鹊巢,将虚的阳气从里面逼到外面来,就会出现冷汗淋漓的危象。邪盛而阳气虚,很常见地还会出现阳气无力招架,一度溃逃表现的上吐下泻。
这道防线是绝对不可放弃的,也是无路可退的,以上危象需要尽量避免。
单靠自身的能力已经无力回天,正确的做法就是搬救兵。正确治法,就是服用能够温补里阳的四逆汤,当然,也包括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温补方药。
按照六经辨证,医圣张仲景称之为太阴病。

里阳虚的太阴病是一种体质,平素就会有爱拉肚子、不能吃冷凉的表现,这里强调由于阳气太虚了,即使有邪气也根本没有能力祛邪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按照太阴病的方向来治疗。
此外,由于平素阳气就虚,这种体质的人,在邪气攻击第一道防线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表现,比如咽痛剧烈、身痛明显、咳嗽、鼻塞而同时伴有疲乏无力、腹泻便溏等,这时就属于既有邪气盛且伴有阳气虚。此时的治疗可以在扶助阳气的基础上强力祛邪,在葛根汤、桂枝汤祛邪的基础上,合用四逆汤。
这种情况六经辨证称之为少阴病。
如果正气(阳气)很虚,而同时还有一些邪气,就属于病很重,但症状比较轻。这时由于较大比例的正气用于保持基本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所以很难分配出足够的正气来抗邪,这时的治疗方向,就同样是补益阳气,并兼顾祛邪。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六经辨证的厥阴病。此时的治疗,仍旧是合用四逆汤。
由上可见,四逆汤是守住我们最后一道防线的一张方。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即上面提及的黑顺片)、干姜、甘草、炒白术和党参组成,方中已经包含了四逆汤,并且包含了温补中焦阳气的理中汤、温补上焦阳气的甘草干姜汤,从方便服用的角度,也是可以的。
下面是更专业、更深度的阐释,理解要求比较高,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参考。
1. 奥密克戎从病邪的角度属寒性无疑
奥密克戎容易在冬日泛滥,寒冷的北方患者症状较重,患者初起多有恶寒症状,素体阳虚和老年人容易出现重症,而属纯阳之体的青少年普遍症状轻一些,所发症状普遍具有遇寒加重的特点等等一系列表现说明,奥密克戎病毒从性质上属寒性无疑。近日反复内部研讨已为共识。
2. 伤阳气是治疗全程应当高度关注的
寒性之邪侵袭人体,最容易伤的就是阳气,热性之邪侵袭人体,最容易伤的是人体的阴液,从一些重症患者表现为严重腹泻来看,都是寒性之邪作祟。
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解热镇痛的布洛芬等,属于辛温发散,这种治疗本身就会伤及阳气;误用清热解毒苦寒之品会伤阳气;严重疼痛而焦虑,正邪纠结反复,会伤阳气。各种缘由,都会伤及阳气,所以在发病和治疗的全程当以顾护阳气为首。
有人会问,会不会伤阴呢?会伤阴,但不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因为,伤阴可以大量喝水,伤阴可以静脉补液,而针对伤阳,如果没有正确措施跟上,就容易出问题。
3. 阳气虚的表现需要仔细体会不能漏
诊断阳气虚是根据症状表现,如果大家能号到脉,请关注右手脉的脉力,如果有明显的右尺无力,为里阳虚无疑。右寸无力和上焦阳虚、右关无力与中焦阳虚、右尺无力和下焦阳虚分别都是对应关系。
从症状表现的角度,有几个症状需要高度关注!千万不能漏诊。
第一个症状:腹泻
腹泻是应用四逆汤的重要辨证依据,这是大家熟知的,最容易判断,前文多于涉及,不再赘言。
用一条原文强调一下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第二个症状:呕吐
见到呕吐症状,很容易先入为主判断为小柴胡汤证,实际上,有很多是四逆汤证,非常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关于这点,特别强调一下。
《伤寒论》第377条: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这里的最突出症状就是呕吐,临床非常容易误判!
再如,《伤寒论》第389条: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这里面容易被忽视的还是呕吐症状。

第三个症状:身痛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素体阳气虚的人,相对更容易表现为身体剧烈疼痛,这里的身体疼痛是用四逆汤治疗的,背后道理跃然纸上。
第四个症状:咽痛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这一条明确提示了通脉四逆汤的常见方证表现,有面红、腹痛、干呕,还有就是咽痛。这里强调,针对咽痛这个症状,古人在这里是用通脉四逆汤来治疗的!因此,何以咽痛就一定热证呢?何以咽痛就必须加上清热解毒药呢?融会贯通读经典,举一反三做临床,非常有必要啊。
第五个症状:腹痛而恶食冷凉
明确的肚子觉得凉,吃了凉的食物或苦寒药物后会出现腹痛、腹胀,均为诊断重要依据。
第六个症状:冷汗淋漓
经典原文已明确警示,《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4. 阳气虚的治疗有重要原则,不能错
针对奥密克戎,邪气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并非所有人有阳气虚,而不同的情况,治疗的原则也是不同的,具体分为三种。
第一种:温阳和散邪并重
确实有阳气虚的症状表现,但仍旧有强力抗邪的底气,也并非高龄多病之体,此时就可以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加四逆汤,如果汗出明显,就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的原文,就生动演示了这个原则。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这两条结合起来看,就会明白这个原则。20条的漏汗不止,354条明确告诉我们,这本身就是阳气虚的四逆汤证,在仍旧有桂枝汤证情况下,根据阳气虚也并没有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就可以扶正祛邪同时治。
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中用辛温发散方药时,就可以合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丸。比如,根据手头能够买到的药,有的人的治疗方案,我就是让他们用布洛芬配上附子理中丸,背后就是这个原则。
第二种:只温阳而不祛邪
邪气客观存在,但是阳气已经极虚,已经没有任何底气去妄谈祛邪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只温阳而顾护正气。
反复用心领会一下《伤寒论》第91、92条,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这里同样是有邪气,正邪交争,表现出发热、头痛、身体疼痛,但是阳气已经极虚,如果用辛温发散同样会耗伤阳气,这时,唯一正确的治法只有用四逆汤,先保住最后的阳气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需要说明,这里仲景重点强调通过脉诊鉴别,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号一下病人的右尺脉,一定是特别无力,这是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脉诊没什么感觉的同道,再按照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仔细鉴别。中医药防治奥密克戎的初步认识

第三种:重在温阳而轻用辛散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这一条已经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这个原则。
这里咽痛的症状,就是寒性的邪气凝到咽部了,自然应当用辛温的药物来温散之,理论上说,可以用半夏散及汤。但是这里不行,因为阳气太虚了,并且虚的阳气都已经浮越上来了,这时如果再单纯用辛温发散,就有阴阳离决的危险。所以,这里用了温阳加强版的通脉四逆汤,而其中仅仅加入了一两辛味散邪的桔梗,来祛除咽部之邪。
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管邪气多么来势汹汹,具体的治法是根据正气的多少来确定的。针对奥密克戎,从总体看,大概不离辛温、甘温,具体的实际操作,就是全程注意顾护人体的阳气,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最后:
奥密克戎本身就属于寒性的邪气,本身就容易伤阳气。
许多治疗措施,特别是错误的治疗,更容易伤阳气。
因此,及时地、准确地用上四逆汤,是守住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的关键。
祝仍旧健康者远离奥密克戎,祝已经患病者早日康复,祝中医专业工作者都应手而效,造福百姓健康!我们一起努力!

陈建国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经典临床分会执行会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客座教授、师承导师

副主任医师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选的仲景国医门人、聘请的仲景国医导师

倡导中医回归经典,用阴阳理论指导中医的理法,以升降理论应用中医的方药,对中医的阴阳盛衰病机进行了发掘和应用,创造性地发掘了“仲景阴阳脉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农升降药法”,总结了脉证经方学说。临床注重“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擅用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病症,药简而效彰。


学术专著:《仲景阴阳脉法》、《神农升降药法》、《经方脉证图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人反复验证有效的预防新冠方(非常便宜而高效,转给亲友)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艾灸必备
身体怕风怕冷是什么病?
经方中医 | 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
第57 讲 少阴寒化证(1)
秋季养生之入秋以后,要戴围脖避免风邪侵犯头部风池,风府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