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征文 | 外婆的花馍馍(安春芳)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916358427991211864&item_id=17916358427991211864&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河南学习平台
2021-01-20
订阅
作者:安春芳
儿时的春节记忆除了传统的拜年、穿新衣、放鞭炮、挣压岁包外,最开心的还是能吃到外婆为我做的花馍馍,花馍的味道就是过年的味道。在我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外婆蒸的花馍馍,而且是专门为我捏制的花馍造型,它的独特风味成了我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花馍又称礼馍、花糕,相传起源于汉代民间祭祀活动,是传统的面塑艺术。作为民间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家乡的餐桌上少不了花馍馍。人们蒸制各式花馍用来祈福和纪念,花馍的造型象征着吉祥如意,蕴含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等丰富的寓意,表达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为新年送来喜庆和祥和。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互送花馍,孩子们你追我抢的欢快场面流淌在家乡的每条街巷。花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延续,逐渐演变成中国家庭餐桌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将优秀传统文化祥瑞、忠孝、挚爱、良善等融入其中,散发着温馨的情怀,让归家的人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花馍馍的味道永远停留在对年味的记忆中。长大后的我,始终难忘童年吃到的外婆做的又香又软的花馍馍。“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小时候每到年关,我最爱往外婆家跑,蒸花馍是外婆只有过年才肯显露的传统绝活儿。外婆家的花馍不同于别家,因为我和弟弟一个属兔,一个属蛇,所以,过年时外婆最喜欢专门为我俩做些小玉兔、小盘蛇,作为给我俩的贺岁礼物。
制作花馍的工具很简单,都是家中常用的案板、菜刀、木梳、剪子等,再加上提前泡好的红枣、红豆、花生等就可以了,关键得有一双巧手。外婆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无师自通,全靠自学摸索练手。柔软的面团在外婆灵巧的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板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面、足,加工细致纹路,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便做成了。
上锅、点火,那时烧的是地火,连着的是鼓风的风箱,在一拉一推间火苗噌噌向上跳跃着。小时候的我总爱帮着拉风箱,拉得满头大汗可起劲儿了,好像我拉得越卖力花馍熟得越快一样,现在回想当时的画面还感觉好拉风。上笼蒸花馍的时间对我来讲是万般煎熬,外婆终于揭开了笼盖子,花馍出笼了,笼箅上排列有序、神态迥异的小动物花馍在热气腾腾的雾气中伴着枣花的香气,一下让我的眼睛亮了起来。
那时外婆做花馍的原料除了白面外,还要掺杂一些玉米面,白里透着黄点点,很有质感,蒸熟的花馍小巧玲珑,让人爱不释手。瞧!那是为我专门做的小玉兔,小眼睛是颗小红豆,像月宫下凡的玉兔,我都不忍心下口,总要拿在手中把玩一会儿才舍得吃。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感觉美上了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越来越精细,讲究速食快餐,人们不愿花费更多时间在其中,以至于这种纯手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制作工艺已少有人问津了。
花馍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花馍馍的文化内涵却是无法消散的。岁月悠悠,人们的生活习俗在变,但不变的是民族智慧、民间文化的传承和记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美好祈福!
(作者: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东寨村扶贫第一书记 安春芳)
责任编辑:程绮航 陈向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喜庆的【馍馍】
舌尖上的陕北“年”
民间的喜庆【馍馍
隐藏在陕西的十种馍馍,你都知道吗?
和田玉雕兔的寓意有哪些
原创:夏至过后,感受端午节的浓厚韵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