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行当(50)裁缝铺
userphoto

2022.09.22 北京

关注

老北京的行当

裁缝铺

说到这裁缝铺,想必您是一准儿觉得不新鲜,这是没错,因为现在还有啊,而且还不少。但这行,的确是个古老的行当。

说它古老,那咱得先说说河姆渡遗址1973年在宁波的余姚市河姆渡镇,考古学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呵,这文物可是不少,其中就有大量的纺织工具,像织布的工具骨梭、卷布轴、陶制、石制的纺轮,还有骨针等。科学家断定了,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这纺织和穿衣就已成为了宁波先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们已经使用植物纤维和动物的毛作为原料织出了布,用骨针缝制出了衣服。您算算,从那前儿到现在得是多少年?那可是7000多年的历史了!

您说这行是不是古老!
    您别瞧这行当久远,但要支起一个裁缝铺,还真不算太费事儿。

    老北京的裁缝铺一般都是在街面上,一两间门脸房,家伙事儿说来也简单,有张比单人床稍大点的木案子,案子上垫着毡子,毡子上再铺着垫布,这裁剪缝制的活儿,就在这案子上了。铺面大的,这案子二三张,小的一张就够了。有的铺子有使用缝纫机的,但早前儿是没有的,那都是手工。也别说,就是现在也有纯手工缝制的,有钱就是讲究啊!

      熨斗是火烧的长把熨斗,可没有现在这电的东西。老话说了,裁缝铺开张,那得是“六个一”,一间门面,一条案子、一尺、一剪、一针、一线,这就齐活了。兹您有一手的好手艺,那您就勤等着买卖吧,不火才怪呢,因为过去没有卖成衣的呀!

听老人们讲,过去老北京的裁缝铺不少,但有点名气的一是东直门南小街竹杆巷双顺的老韩师傅,一是和平门外徐庆记的徐师傅,再有就得属沙滩北池子南口路东的叶师傅了。这几家的师傅那都是宁波人,做的活细致,就凭着一根手针,单、夹、皮、棉、纱,您甭管是什么料子,到他们手里没有不成的,滚边、镶嵌、对花、裘皮拼花、盘花扣襻,这样样可都是家常便饭。

顺便说声,不知您知道不?这盘花扣襻那可是咱中式服装工艺中绝活。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国家为了保留这技艺,专门请徐庆记传人徐明德师傅特别盘制了几十种花扣襻,作为国家档案保存了。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过,过去也不是每个裁缝铺什么活都做,按现在的说法,这目标客源结构那得是有差别的,各家都有各自的主顾。您比如说地处和平门外的徐庆记,客户多半是戏剧界的和青楼女子;北池子叶师傅的客户多半都是工商界的人士,双顺韩师傅的客户那就是以政界人士居多。要说怎么分的,我估摸着兴许是与店铺所在的地域有关吧。

店铺的主顾有区分,这店铺的师傅也有说头呢!全国各地的裁缝,相对而言最多的就是宁波人,他们的手艺那是最牛的!当然在咱老北京开裁缝铺的还有京郊顺义和昌平等地的农村人。但他们的手艺跟宁波人相比差多了,自然收入也微薄,维持生活而已。

过去的老行当,那都是有祖师爷的,咱这裁缝也不例外,有传说祖师爷就是中国古代的尊奉轩辕氏,就是黄帝呀!《史记》中写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后世尊其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因传言黄帝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所以被缝纫业尊为祖师爷。

解放后,老北京的部分裁缝铺停了,部分改做制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和倡导走合作化道路,好多的裁缝都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或进了公私合营的企业,后期又经过“文革”,裁缝铺基本都消失了,有的街道胡同里兴许还零星存在几个。我上小学和中学时,我的同班同学他们家就一直做衣服,他父亲就是个老裁缝,手艺特好,店铺就在现在的东四西大街,但不知现在有没有了。

改革开放后,这基本绝迹的裁缝铺,又犹如雨后春笋,遍布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因为人们的需求是丰富多彩啊,这个性的需求只有到了裁缝店那,那才能得以实现呢。不过,过去的老裁缝铺、老字号基本都消失了。

嘚嘞!老北京裁缝铺的事儿,今儿咱就聊到这。

(图片转自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行当】探访烔炀古镇上的老裁缝
『我醉乡土』第101期:这师傅手艺真不赖,做好了拿根铁棍直接削上去
来来来,一起到周巷最难找的老街上去走走
老手艺?风流云散或浴火重生
方长荣丨你还记得这些民间手艺吗
文化人物│最后的红帮裁缝陈家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