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温津贴山西月补最高 6至8月每月补240元!

高温津贴山西月补最高 6至8月每月补240元!

生活晨报 2015-07-14 08:49

“这几天的天气躺在床上,红烧!铺张凉席,铁板烧!下了床后,清蒸!出门一趟,爆炒!游了个泳,水煮!回来路上,生煎!进了家门,回锅!亲们,这几天35℃、36℃、37℃,大家出门注意要翻边,注意火候,带上孜然,辣椒粉,千万别烤糊了。我们是奔跑的五花肉,我们为自己带盐!”这条目前在微信圈里广为流传的调侃段子,正是山西进入“三伏天烧烤模式”的真实写照。

所幸,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强调要“依照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截至目前,全国至少有27个省份明确了2015年高温津贴标准,,其中高温津贴山西月补标准最高,每月补助240元。

高温津贴山西月补最高 6至8月每月补240元!

◎山西落点

每人每月补贴240元不能用清凉饮料冲抵

7月13日“入伏”,8月22日“出伏”。今年“三伏天”共计40天。“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风速小,人人应注意防暑降温。然而,“三伏天”仍有劳动者坚守工作岗位,比如室外工作的建筑工地农民工、室内工作的司炉工等。省人社部门表示,今年我省高温津贴执行标准为每人每月240元,且清凉饮料不能冲抵该津贴。

天多热算高温

多热的天算高温?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因为按照规定,只有当室外气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领高温津贴。

结合我省气象特点,每年6、7、8三个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对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发放高温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240元。

高温作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地质勘探等行业,但并不是这些行业的所有岗位都可领取高温补贴,具体还得看所处岗位职能而定。

用人单位不得因此降工资

省人社厅明确,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今年5月1日起,山西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太原市六城区等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1620元。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效益虽然不好,但已向员工发放高温津贴,并且算上高温津贴,员工工资也达到最低工资标准了。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的最低报酬,不包含加班工资、高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企业将高温津贴计入最低工资标准,声称其工资待遇已达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谨防高温津贴发放误区

近年来,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专项督查发现,用人单位发放高温津贴,常进入3种误区。一种情况是,用绿豆汤等实物冲抵高温津贴。比如,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冰糖、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标准是每人每天1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看起来超过240元标准了。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按照规定,企业应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防暑降温饮料等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第二种情况是,认为职工少数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故不发高温津贴。比如,企业巡检工,大多时候在空调房里工作,只有少数时候才到高温环境中巡检。企业因此认为,公司巡检工不享受高温津贴。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企业的这种做法也不对。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高温津贴。企业应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企业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企业不能完全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就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拿不到可举报

在新建路上的一家写字楼里,满头大汗的快递员小李正在挨个部门搬运货物。记者问他,单位是否给快递员发了高温津贴?“高温津贴?没听说过。”小李告诉记者,自己从来没领取过这个补贴,也不敢问单位要,担心因为这千把块钱跟老板撕破脸。

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该如何维权?记者采访得知,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此外,我省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

◎全国情况

13个省份按月发 14个省份按天发

据统计,全国至少已有27个省份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未制定的为河北、黑龙江、西藏、青海等四个省(区)。

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在这27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另有14个省份按天发放。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最低的为山东省,为120元每人每月。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24元每天,最低的为贵州,8元每人每天,与天津相差2倍。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高的多数为东部地区。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

海南发放时间最长达7个月

在明确发放时间的22个省份中,发放高温津贴时间最长的是海南省,为4月至10月,有7个月。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各地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长短不一,正和我国各地气温差异有关。其中,多数省份发放时长为4个月,多为北方地区,达到11个省份。如山西每年发放的时间是6、7、8月,这3个月也正是比较热的时期。

其中,海南发放时间最长,时长为4-10月,达到7个月时间,紧随其后的为重庆市,时长为5-10月,为6个月;发放时长最少为3个月,有四个省份。

安徽、新疆和四川等地发放高温津贴没有天数限制,以当地气象台公布的气温为准,气温露天在35℃、室内不能降低至33℃以下时,就可发高温津贴。

湖南津贴标准已十年未涨

据了解,高温津贴标准应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在目前已制定标准的27个省份中,多数省份的标准多年未调整,有的地区甚至还在用10年前的标准。

其中,山东的高温津贴仍为2006年标准,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为目前补贴标准最低的省份。另外,补贴较低的广东省和湖南省均为每人每月150元的高温津贴标准,分别为2007年和2005年制定的标准,至今没有提高。

目前,最近调整标准的地区仅有北京、天津、浙江、宁夏4地,于2014年起对高温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

调整情况分别为,北京室外和室内高温作业的补贴最低标准上涨到每人每月180元和120元;天津由每人每天21元提高到24元;浙江高温津贴标准调整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定,高温、露天作业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分别提高到每天12元和8元,同时也将发放时间调整至6月至9月。

晨报记者 乔阳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人!今天起,你的工资将多一笔钱!
超强汇总 | 28个省份高温津贴标准一览表
单位不交社保你敢维权吗?盘点那些然并卵的福利~~
27省明确高温津贴标准 (表)
安全丨高温来袭,化工人,高温补贴领了吗?
全总发文: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