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一定要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一个35岁的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在一个普通的编辑岗位上却不一定比一个应届毕业生更有竞争力,继续停留在原地踏步的结果就是被一批又一批涌进职场的新人替代掉。——题记

最近孙国勇的来访,让桃檬内心很震撼。王楠的失落,也让桃檬想到自己的四十岁会是什么样?

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人生具有阶段性的。

最近桃檬之前的一个公司的同事王楠找到她,聊自己要找工作的事。但是,言语间,桃檬感觉到了王楠的人生的失意。WN,1962年生人,今年53岁。桃檬认识她的时候是2009年,那年她47岁,在华文天下做外国文学的出版部主任,后来2010年去了凤凰阿歇特做主任,2012年左右去了漓江出版社做了主任。2014年底的时候离职了。现在在家,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清楚出版行业的方向,但是,家里的经济基础又不能够支撑她,让她一直在家里待下去。

前几天与自己见面的孙国勇先生也是这个情况。SGY,北大中文系毕业,出身名校,当年的天之骄子。上世纪60年代生人,已经50岁左右的人了。工作年限在27年左右。起初,被分派到一个传统的出版社,后来,下海到一家民营出版公司,具体原因不详。2011年从博集天卷出来,当年他45岁,做到了博集天卷的副总编辑,其实也还将就,他为什么会离开那样一个相对知名的民营出版机构呢。现在寄情于山水之间。并且言谈之间,知道他经济基础一般,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北京有一套房子,试图在三亚偏僻的地方再买一套房子。谈话间感觉他对编辑这个职业已经失去了兴趣,觉得没有前途,一副不得志的样子。为什么呢?他说他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股份,干下去也没意思。当时的年薪就是十几万。

他们绝对不是社会的底层,也不是完全的事业上的失败者,起码他们或者做到了主任,或者做到了副总编。但是,尴尬的是,在40多岁的时候,都开始走起了人生的下坡路。都没有能够在职场上完美谢幕,失去了工作的热情,或者寄情于山水之间,或者郁郁寡欢,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桃檬想来想去,最根本的原因在他们在自己四五十岁的年龄,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他们已经不适应这个行业发展的需求了,他们也没有在职场在谋求到适合自己四五十岁年龄的位置。虽然当年是适应的,但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终没能跟上整个行业发展的步伐,最终,未到离职的年纪,还是被淘汰了。

虽然,用淘汰这个词很残酷。

这种例子还很多。比如,在桃檬进行面试招聘的时候,一个编辑或者策划编辑的岗位,往往更喜欢新人,哪怕是新毕业的人,也比一个在这个行业混迹了七八年,依然还只能做文字编辑和策划编辑的人要好得多,更有甚者,一个35岁的人也来面试,希望能求得一份策划编辑的职位。最后,这些人都被淘汰了。即使是他们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却都只是基本的技能而已,在创意性的工作岗位上却看不到太多的工作前景。

一个35岁的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在一个普通的编辑岗位上却不一定比一个应届毕业生更有竞争力,为什么呢?就在于,那个35岁的人没能够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继续停留在原地踏步的结果就是被一批又一批涌进职场的新人替代掉。

如何,才能避免在自己人生四十的时候出现这般窘境呢?

一定要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大概的规划,比如四十到五十的时候,希望自己做到什么情景,并为之努力。基本上四五十最高的归宿,要么是做到 一个垄断的国企的高管,或者一直在一个国企,压力很小,可以一直养老下去;也可以自己出去创业或者加盟互联网公司或者外企等,或者提早退休,或者拿到股份,把自己变成某个机构的老板或者小老板。

而孟晨和王平是桃檬身边两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WP,1980年生人。今年35岁。工作时间在11年左右。我认识他的时候是2009年。那时他29岁,在华文天下做主管,之前被杨总投资了一个企业,叫做远见,做励志品牌。据说,之前做过媒体记者,在国企。在2010年前后,因为在杨总这边看不到希望,所以去了阿歇特做总监,这个只是跳板。在2011年前后去了时代华语(那几年他妈妈生病,他却没有钱,真的很难),在哪里做过营销经理、做过第三出版中心的总编辑、也做过长江时代的总经理,完成了领导给的任务,曾经4个人做很多码洋。2014年4月去了华章同人,重庆出版社北京分中心了,做了总经理。

MC,1982年生人,工作时间在11年左右。但是上学早,所以工作也早。早年在云南教育做销售。后来广西科技,跟何总一起(成功原因在于跟对了领导)做版权做了几年,做编辑。做版权主任、编辑室主任。我认识她的时候,是2010年,那时候是广西科技的版权主任,那年她28岁,也做编辑工作,做出了凯文和璐璐的畅销书。2011年竞选成为出版总监,那年她29岁。2013年成为副总编辑,那年她31岁。现在是广西科技社的副总编辑。

通过对于上述两个例子的分析,桃檬得出结论,成功者的共性是:

晋升的时间间隔比较短。两三年一次。然后,干工作认真,都做出了成绩,很好的完成了领导给的任务。都不是随便换工作的。

努力抓住每个工作机会,提升自己的价值。阿歇特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其中有四个人都在里面待过,WN得到的是不如意,并且认为哪里的工作都不好做,这时候她已经过了拼搏的阶段,想的是过舒适的生活。WP得到的却是跳板。时代华语也并不是一个多么高级的地方,但是因为他当时缺钱,因为他需要成绩,所以努力的抓住机会,完成了老板交给的任务。虽然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但是他认真地待了三年,并由于流动性强,变动性强,被委以重任,成功的使这个地方成为自己的跳板。结论,同一个地方,对于不同的人相同的位置,却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即使再不好的工作环境都有其优点和价值,好好工作、认真工作,都会得到你想要的。

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认识自己。看自己能够成器,如果不能,那么就选个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老老实实呆着吧,可以有个欢快舒适的晚年,也没有大风大浪,可以安稳一生;如果自己是个成小器的料,可以独当一面,当无法具有一个成功领袖的魅力,那么就在一个国企给共产党打工,要么就自己出来做个规模不大的小企业,人员有个二三十人,也可以有个不错的社会地位,或者收入;如果自己是个成大器的料,无论是做国企,还是做私企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做私企有可能成为马云,做国企也有可能成为中石油中石化或者四大银行的行长。具体走哪条路,还要看自己的基础条件适合哪条,或者哪条路更适合自己。

基本上有所建树的,都是长期扎根某一领域或者在某相关领域活动的。可以在一个产业链条上各个职位和职能都尝试一下。

通过上述分析,桃檬明白了,人的上升空间总是会受到限制。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局限。要是不生孩子,自己就可以节约两年的时间了。现在有点慢了,继续加油!

作者:姚越华,系资深媒体人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若水逝世
领导把你从一个重要的位置,安排到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并说工资不变,是个什么意思?
遥夜如水孤灯照 ——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原副总编辑王晓农
拜访医生时的11个致命错误,你知道多少?
医药代表迷茫的四个时期
跳槽遭遇尴尬事,前下属变成现上司!咋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