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成功是因为不会正确地设立目标?由“想到”实现“做到”的奥秘

艾利特·菲什巴赫在《内生动力》一书的开篇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一段对话,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问柴郡猫:“你能告诉我该走哪条路吗?”柴郡猫回答:“这得看你要去哪儿。”

第二个例子是作者在管理课上常用的一个练习。她让学生们想象自己是飞机失事后的幸存者,在飞机上寻找接下来他们需要的物品。很多学生没有事先想好自己的首要目标是等待救援还是寻找救援,所以在选择火柴、斧头、指南针和导航手册这些工具时自相矛盾,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既不能有效地搭建起帐篷,也无法顺利地离开丛林。

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如果不提前选好能指明方向的目标,我们的行为就会毫无目的性,前后矛盾。

目标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工具,它不仅指引着具体的方向,而且会拉动我们朝这一方向去努力。

如果目标是为人父母或者换职业,我们就需要长时间持续投入;如果目标是健康饮食或加强锻炼,我们就需要意志力和自控力;如果目标仅仅是养一只陪伴自己的小狗,我们一样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进一步说,如果目标是登顶珠峰,我们就需要接受艰苦的锻炼;如果目标是从事法律工作,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准备律师资格考试。

举了这么多例子,其实都是为了说明我们在树立和设定目标时,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要弄清目标与手段的区别。

需要记住这句话,“设定的目标应该是抱负而非苦差事,有驱动力的目标设定的是期望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手段”。

以下例子能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去酒吧点一杯五十块钱的酒,你可能毫不犹豫;但是要花五十块钱停车,你可能会不愿意,宁愿冒被摄像头拍到的风险,寻找不需要花钱停车的地方。因为停车只是手段,是能让你进酒吧喝酒这一目标的手段。

我们在网上购物,不想单独再付运费,我们更愿意把钱花在目标而不是手段上,所以包邮的商品更畅销。其实电商会把运费暗含在商品价格中,但我们通常不会考虑这一点。

艾立特·菲什巴赫和富兰克林·沙迪向一群MBA学生拍卖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的一本亲笔签名书,学生们都很想得到这本书,最终的平均出价为二十三美元。接着他们向对这本书有同样热情的另一群MBA学生拍卖一个手提袋,塞勒的亲笔签名书则装在手提袋里,送给购买这个手提袋的人。奇怪的是,学生们对这一看似更划算的组合平均只愿意支付十二美元。这还是源于人们不想在手段上花钱的心理:花那么多钱买个手提袋,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装一本免费书。

所以我们设定目标时,要从最终收益而不是从成本(手段)的角度去定义目标。比如要把目标设定为“找到一份工作”,而不是“上网浏览有哪些工作机会”;或者把目标设定为“拥有一套房子”,而不是“为首付存钱”。比如我自己,之前的目标是“每天都要写出好文章”,读了艾立特·菲什巴赫的《内生动力》以后,我的目标变成了“要成为一个在网络平台上拥有很多好文章的作者”。这样一来,目标确确实实由压力变成了激励,是憧憬的对象而不是每天必须完成的苦差事。

第二,设定的目标要抽象而远大,避免过于具体详细。

“对目标的具体描述强调的是行动,而抽象描述强调的则是行动背后的意义”。

艾立特·菲什巴赫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家藤田健太郎做的一项研究。他将参与实验的对象分成两组,分别回答一系列“为什么”的抽象问题和“如何”的具体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保持身体健康”和“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在回答了一些这样的问题之后,参与者开始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思考。最终结果是,那些回答了“为什么”的参与者显得更有动力,也会更努力地去实现目标,例如手持握力器时,他们会更用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必须控制目标的抽象程度。比如“探索职业机会”的目标比“追求成功”要好很多。当现实到目标之间没有明确路径时,我们就只能陷入幻想,而不是行动。

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奥廷根和托马斯·瓦登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内生动力》中介绍说,他们让减肥者在开始减肥计划时给自己对减肥的期望(减肥可能性有多大)和对减肥成功的幻想程度打分,一年后期望值高的人比期望值低的人减重更多,但幻想值更高的人却没怎么减重。

切记,目标过于具体就会强调行动,把激励变成苦差事;而目标过于抽象就可能会沦为幻想,让人不去采取行动。

第三,分清楚趋向型目标和回避性目标。

“做什么”的目标也叫“趋向型目标”,因为它明确了努力接近的理想状态,“不做什么”的目标也叫“回避型目标”,因为它促使我们远离希望避免的状态。

不能说哪种目标在激发行为方面更加有效,在不同的情境中,趋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各自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比如在体育比赛中 “赢比赛”的趋向型目标比“不输比赛”的回避型目标更有吸引力。在思维训练中,“想什么”的趋向型目标比“不想什么”的回避型目标要容易的多。

在避免伤害和逃避危险的情境中,回避型目标的作用更强。比如涂防晒霜时,你的目标是避免晒伤,而不是让皮肤更健康;戴头盔时,你的目标是避免受伤,而不是保持头骨完整。

有时候在同一情境中,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目标。如果你是老板,你可能希望人们喜欢你,这是趋向型目标;如果你是个实习生,你就要先确保自己不惹人讨厌,这是回避型目标。

了解趋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的作用是什么呢?

艾立特·菲什巴赫告诉我们说,“追求趋向型目标和追求回避型目标的感觉也完全不同。成功实现趋向型目标时,你会感到快乐、骄傲和激动,不能实现这一目标时,你会感到沮丧和悲伤;而在实现回避型目标时,你会感到平静、放松和宽慰,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时,你会感到焦虑,恐惧和内疚。”

在实现总体大目标的过程中,感觉是一种非常及时的反馈,不断得到正面的情绪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你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或者奖励自己。

对趋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区别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你认识到哪些目标更适用于自己,或者更适用于某种情境。

《内生动力》这本书源自艾利·特菲什巴赫近二十年的动机学研究成果,本书从设定目标开始,抽丝剥茧地讲述了如何把理想照进现实。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生动事例,我们能非常容易地理解并实践书中的理论,不管你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或者已经为人父母,这本书都能使你看清从现实到成功之间的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自律与不自律的根本不同
奇特的手提袋
关注丨荣维东、刘建勇:创设学习情境是核心素养教育所必需
很特别很漂亮的手提袋
【转载】棒编手提袋
简单好织的手提袋,你一学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