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身事三朝,解缙是否气节有亏?解缙是名利心太重的官迷吗?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此时解缙远在江西老家,听说明太祖去世,哭了二十余日后,与兄入京吊唁。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解缙回乡修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让他十年后再回朝廷效命,此时距离解缙被贬回乡还不到八年。而解缙的母亲也恰逢此时去世,按照儒家的规矩,解缙要起码在家守孝三年。

影视作品中的解缙

是什么使解缙不顾朱元璋的遗命和儒家礼法,一定要提前入京呢?《大明帝局》分析,其原因有二。

第一,是志向。解缙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他的人生价值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士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做官,只有官场失意或当官无望时,他们才会选择归隐田园,这并非自愿的选择,而是仕途壮志未酬。

第二,是经济问题。《大明帝局》中拿屈原和李白的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

屈原平生经历了两次流放,仅第二次流放就长达十六年。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前人很少关注的问题:昔日的楚国大夫在被削去官职后是如何生活的?根据史料记载,屈原应该是在溆浦得到了当地独立城邦的接济才解决生计问题的。

李白虽然游历天下,潇洒一生,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向往从政之路的。李白的《江上吟》中有这样的句子:“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稳定的俸禄,优裕的生活,始终是仕途对李白的吸引力所在。

李白石像

解缙的境况与屈原和李白还是有所不同的。

明朝初期,官员的俸禄极低,很多京官仅靠俸禄都无法养活自己,这也是洪武年间贪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所以解缙做不做官,经济状况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

解缙祖上曾世代为官,解缙的父亲一生著书授徒,据史料记载,解缙曾多次修谢氏族谱,可见谢家在江西吉安当地是一个大家族。

洪武二十五年正月三日,谢氏家族祭奠先祖濮州公,族内议论想更换旧门符,解缙认为不可行,于是作了一首诗呈给族叔们。这些都说明,谢家不是小门小户,经济上不会太困难。

解缙画像

据郑梅《解缙年谱》,洪武二十六年,解缙讲学于永丰有龙潭;洪武二十七年二月,解缙讲学于庐山;洪武二十八年,解缙与门生周恂如游遍江西,在郡学居住。

这些都说明解缙地方上很有名望,不太会受经济问题的困扰。

那么在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规定的十年之期未到,解缙为母亲的守孝之期未满,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入京吊唁呢?其实还是因为解缙为官之心过于迫切,想借此机会得到新皇帝的重新起用。

解缙还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他在洪武朝时期为官时就曾得罪了朝中的不少大臣,其中就包括曾经被解缙弹劾过的御史袁泰。解缙刚到应天,袁泰就立刻向建文帝弹劾解缙,说他“违逆皇命”,不遵守朱元璋“十年再来”的圣旨,而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有悖人伦。

建文帝朱允炆

“违逆皇命”和“有悖人伦”是大罪。建文帝是明朝历任皇帝中公认的仁德之君,极其重视臣子的节操,解缙的行为让建文帝对他毫无好感,将他外放到河州卫(今甘肃临夏市)做军民指挥司礼房吏。

以解缙的头脑,不可能没想到此次进京会冒“违逆皇命”和“有悖人伦”的风险,但入朝为官的强烈欲望使他决定冒险一试,结果却被新皇帝发配到西北边疆做了一个小吏。

当时,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董伦深受建文帝信任,他为皇帝讲授经史,还主持编纂《太祖实录》。早年间,董伦曾经对解缙表达过赏识之情。解缙把董伦当做救命稻草,写信给董伦求他为自己向建文帝求情。建文帝看在董伦的面子上,召解缙回京,任翰林待诏——一个九品的小官。

影视作品中的解缙

解缙费尽力气,冒着风险回到京城,又被贬到西北偏远地区,最终好不容易回到中央,也仍旧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解缙的此次冒险是失败的,而且对他的声名有损。

后来,建文二年三月,解缙被任命为殿试受卷官。这说明建文帝对谢缙的才能还是认可的,只是看不上他的为人,才没有给他更高的官职。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谢缙的命运至此发生转机。在城破前夜,解缙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令人诟病的行为。《明史》记载:“燕兵薄京城……解缙、吴溥与艮、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

王艮画像

这段史料说的是,燕军攻破南京都城的前夜,解缙、胡广、王艮三人在吴溥家中信誓旦旦,要为君尽忠,王艮独自流泪,不说话。

结果只有王艮一人回家与妻子诀别,饮鸩自杀殉主。而解缙干什么去了呢?史书对他当晚的行为描述是三个字,“缙驰谒”

解缙连夜急匆匆去拜见朱棣。

当年七月十八日,解缙升任翰林院侍读;九月十二日,解缙进入内阁,担任首辅,参预机务;九月十三日,明成祖赐解缙金织罗衣一袭;十月四日,明成祖下令重修《太祖实录》,解缙任总裁官;十一月十日,解缙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明成祖朱棣

解缙主动投靠新皇帝朱棣,换来了位极人臣。

建文朝的大臣们认为朱棣夺取皇位是谋逆之举,违背了皇帝长子长孙继承皇位的规矩。很多大臣宁死不事二主,结果惨遭朱棣伤害。当时名动天下的方孝孺被朱棣“诛十族”,而他忠于旧主的气节流芳千古。解缙的向新君示好则被视为于气节有亏,受人指责。

换一个角度来看,不管是朱棣做皇帝还是朱允炆做皇帝,其实都是他们老朱家自己的事,无非是权利归叔叔还是归侄子,大臣们为皇帝的家务事守节甚至丢掉性命,大可不必。解缙此时择良枝而栖,仍旧是为大明王朝效命,与气节无关,也无可厚非。

不管怎样,解缙的选择为他带来了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而他最终惨死的命运也与他此时的选择有关,究竟是对是错,唯有留给后人评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不起,要生存,还是要气节?
解缙故事(河州卫吏)
解缙得罪朱棣被下狱,几年后朱棣看到囚犯名单惊问:他咋还活着?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中国古代状元趣闻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9——明朝明惠帝朱允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