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问题可能来自于你所不知道的童年阴影

当人们聊起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时,大家通常想到的是由战争或重大灾难所引起的创伤,而不太能意识到在更宽泛和日常的范畴中,创伤会以一种更不为人所觉察却更普遍的方式存在着。

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皮特·沃克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中提出了CPTSD的概念。CPTSD指的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皮特·沃克认为CPTSD主要源自于原生家庭中父母、兄弟以及学校中的霸凌和伤害。这给很多人在成年以后依旧带来很多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

这给我们带来两个启发。一是我们如今心理和生活习惯上的很多问题可能都源自于童年时的不良影响。二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可能在很多时候都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施加了不良影响。

CPTSD的源头有很多种,包括原生家庭中的虐待和忽视,亲密关系中的暴力,邪教和种种其他长期迫害。

皮特沃克指出,如果你成长的环境使你觉得自己不重要、不被爱、没价值、不安全或不被倾听,让你深深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么你便有很大的可能性有CPTSD。

CPTSD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情绪闪回、毒性羞耻感、自我遗弃、恶性内在批判和社交焦虑。

了解自己是否有以上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问题,再回忆自己的童年,是否因为某些事情导致自己成年后出现上面的情况,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有轻微或严重的CPTSD。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实现更好的自己。

情绪闪回是一种突然发生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的退行,幸存者(《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的作者皮特·沃克将所有的CPTSD患者统称为“幸存者”,意为从童年的阴影中幸存下来)会退行至童年遭受虐待或遗弃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包括强烈的恐惧、羞耻、疏离、愤怒、悲伤和抑郁,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战或逃”反应。

毒性羞耻感是指CPTSD幸存者觉得自己惹人厌、丑陋、愚蠢或有致命缺陷,这种强烈的感受会摧毁幸存者的自尊。

CPTSD幸存者的症状还会表现为绝望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脆弱的自尊、依恋障碍、发展停滞、人际关系困难、极端的情绪波动等。

皮特·沃克认为CPTSD的成因通常与童年长期遭受躯体虐待、言语虐待或情绪虐待、情感忽视有关。

从CPTSD中康复的过程无疑是复杂的,它包括很多层面:认知层面、情绪层面、精神层面、身体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幸存者想要康复,就要学会自我支持,以满足自己因童年创伤而未被满足的各个层面的发展需求。

在精神层面的疗愈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非常之有效的灵性疗愈,希望幸存者通过更高层次的归属感来缓解被遗弃的痛苦。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在原生家庭中不被喜爱,永远无法融入其中。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很难体验到安全和受欢迎的人际关系。

通过宗教和社会团体的活动,可以帮助幸存者找到归属感,也可以通过阅读灵修书籍或参加冥想练习找到归属感。还有一些幸存者通过置身于自然、聆听音乐或欣赏艺术,可以获得归属于某种更宏大、更有价值事物的灵性体验。

我们并不是要苛责父母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对我们进行足够好的照顾,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也能健康成长,但是父母的行为需要具有合理的一致性,并且给予稳定的爱和支持,这样孩子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强大自尊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留意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努力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否来自于童年的影响,可以使我们在内心和人际关系上更加健全。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为人父母,在语言、行为、情绪上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或母亲,是我们都需要付出时间去学习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PTSD,看见隐于日常之下的创伤|《不原谅也没关系》
不原谅也没关系,但记得放过自己,疗愈自己
不原谅也没关系
被情绪虐待的小孩长大后会怎么样?|小马过河96
“分开多年,我还在做噩梦”:如何真正走出糟糕关系?
为什么长大后越来越像父母了?(强烈推荐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