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水的身世: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千百年来以来,汉水以弱者的姿态,维系了自身清白的质地。一轮轮不计代价的扩张背后,蓦然回首,清洁的水本身成了最稀缺的资源,汉水在历史中被重新发现了。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身居北京的袁凌在离家24年后,又一次喝上了汉江水。心潮澎湃之际,袁凌决定记录下汉江的悠久生命及历史变迁。于是,在此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袁凌考据多地文献,踏遍三千里汉水,采访辗转迁徙的普通人,最终完成了这部《汉水的身世》。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田园诗人孟浩然那句著名的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所描写的就是汉江。

这本书是袁凌继《寂静的孩子》后又一部非虚构作品力作,虽然命名为《汉水的身世》,但袁凌并没有在书中过多讲述汉江的历史演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倚汉水而居的普通人。粗略数了一下,书中讲述了七十余位普通人的故事,数年间,袁凌对他们进行跟踪采访,并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汉江身世完美融合在一起。

在接受采访时,袁凌说做汉水沿线的采访期间,他还要分一些精力完成《寂静的孩子》,因此没有长线的完整时间,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所以有些追踪采访只能通过电话完成,就比如对“老派渔人”老杨的采访。

袁凌对老杨的采访自2019年夏末持续到2021年秋末,这时的老杨已经不再是渔人,而成为了养蜂人,不过仍居住在江边的棚子里。

老杨大名杨文山,因父亲早逝,老杨初二辍学开始打鱼补贴家用。老杨一辈子没结婚,收养了一个儿子也跟着老杨在水上讨生活。袁凌介绍说,老杨生来小儿麻痹腿有毛病,在陆上是残废,但在船上却是正常人,老杨水性很好能够下潜很深,虽然汉江涨跌无常,老杨却从没遭遇过危险。

老杨的故事有两点非常令人感动,一是老杨每次都将打起来的小鱼小虾倒回江里,给它们一次长大的机会;还有就是老杨的母亲活了120岁。这两件事看起来平常普通,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二件,14岁丧父、一辈子靠吃低保过活的老杨竟然将母亲奉养得如此高寿,实在令人敬佩。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的西部淘金热,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汉江也曾兴起采金潮。

书中介绍说,沙金资源最丰富的是汉阴县,采金潮期间,汉阴县耕种多年的稻田也被人用挖掘机翻掘采沙,人人都在汉江身上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希望,情形好的时候,一天能淘到两克金子,价值百十元。

私挖私采对汉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到2000年后国家明令禁止采金情况才有所好转。可惜07年至09年间采沙采金潮再度疯狂,水利部门不得不收回承包权特许一两家下属单位经营,以保护汉江河床不再受到更严重的破坏。

《汉水的身世》呈现的不仅是汉江这条古老河流的生命故事,更是依江而生、靠江而活的汉江人的生命故事,这正是袁凌非虚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恰如作家野夫评价的那样,袁凌的写作,始终直面底层社会的冷与无奈,冰刀般地划破时代表象之华丽。无论是《寂静的孩子》还是《汉水的身世》,每一位主人公的故事都写满着艰辛无奈,但在袁凌的讲述下,他们总能带给我们许多感动,甚至会生出无限敬佩之情,比如《寂静的孩子》中的张凯,《汉水的身世》中的水娃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条河,凭什么是中国第三条母亲河?
袁凌:我们注定是干渴的行人
随笔||汉江情怀
雁阁秋容 《風雪詞集》
汉水的身世
夜读《诗经》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