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血北朝57:平定恒州之乱,马不停蹄南征襄阳,孝文帝为什么这么急

太和二十年(496年)十二月,孝文帝废太子元恂为庶人,囚禁于河阳城,一个月后正式册立次子元恪为太子。

太子被废的消息传到平城后,穆泰一伙人都傻眼了,这太子也太菜了吧,还没出城就下去领盒饭了,好在老夫早料到这一点,做了两手准备,看样子该启动备用方案了。穆泰找来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要推举他为主。元颐先是不答应,后来害怕穆泰翻脸,便假意答应下来,回去后就上密折揭发此事。

孝文帝收到元颐的密折后又是震惊加惋惜,如何处置穆泰令他犯了难。

那位说他连儿子说杀就杀,一个穆泰又算什么,这穆泰还真比儿子重要多了。

穆泰出身鲜卑大姓丘穆陵氏,祖先是北魏开国功勋元老穆崇,他是穆崇的重孙,由于出身功臣门第,得以尚章武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赐爵冯翊侯,历任殿中尚书、散骑常侍、安西将军、镇南将军、洛州刺史、右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镇北将军、定州刺史、征北将军、恒州刺史。

瞧瞧这长长的一串头衔,一口气都念不完,真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投胎也是门技术活,你不服也不行。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穆泰还是孝文帝的救命恩人。当初冯太后将孝文帝囚禁起来打算废掉,多亏穆泰苦苦劝谏太后,才保住了孝文帝。

正因此,孝文帝对穆泰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他恩宠备至,一路绿色通道,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穆泰神气活现,有点飘了。从最初的暗中阻挠迁都发展到公然拉帮结派,企图割据平城所在的代北之地对抗孝文帝的洛阳朝廷。

这就是作死了。

虽然痛心疾首,但孝文帝并不糊涂,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太子如此,你穆泰也不例外。打定主意后,孝文帝便派任城王元澄率并肆二州的兵马讨逆。元澄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先礼后兵,派治书侍御史李焕进城下最后通牒,要求放下武器投降,否则天兵一到玉石俱焚。

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穆泰纠集的乌合之众瞬间散去了一大半。穆泰不甘心束手就擒,带领剩下的死党攻打李焕的郭城,被无情击退。穆泰单人匹马逃到城外被擒获,押到元澄军中,元澄下令大肆搜捕穆泰同伙。

穆泰之乱平定后不久,孝文帝亲临平城,召见穆泰等人问话,开口只问了一个问题:
朕哪里亏待你们了?

说完不听解释,全部推出去处死,恒州之乱至此平定。

平城的形势稳定后,孝文帝离开恒州,经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坂(今山西永济),渡河西上到达长安。

长安是秦汉故都,曾长期是北方的政治中心,但自东汉以后便退出舞台中央,将镜头给了洛阳。十六国时,长安一度成为几个游牧民族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有大臣建议迁都长安,但孝文帝并没有考虑。

孝文帝并没有在长安呆多久,参观了未央宫、阿房宫及昆明池后便有渭河进入黄河,返回洛阳。
恒州之乱平定,离石叛胡归罪,关中也稳如磐石,形势一片大好。这再度勾起了孝文帝南征的欲望,加上前不久广州(今河南襄城)刺史薛法护叛投南朝,这笔账不算一算能行吗?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六月,回到洛阳不久,孝文帝便诏发冀、定、瀛、相、济五州之兵二十万,准备南征。八月,宣布戒严。月底,秋高气爽,大军正式开拔南下。

这次南征孝文帝将重心放在了南阳、襄阳一线,打算从这里撕开口子,沿汉江直插武昌,威胁长江下游的金陵等地。魏军首战告捷,连克赭阳、宛城、南阳等地,前锋推进到新野。在新野,魏军遇到了顽强抵抗,从十月打到十二月,久攻不克,攻不下来是有原因的。

新野虽小,但它是襄阳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新野如失守,襄阳将门户洞开,势必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南朝在新野屯驻重兵,严密防备魏军偷袭,拱卫襄阳。

魏军兵临城下时已经是隆冬时节,初战失利后孝文帝发觉啃到了硬骨头,便改变策略,命人修筑围墙将新野团团围困,做持久战准备。

魏军的围困很快便取得了效果,一个月后困守新野的南齐前军将军韩秀方、弋阳太守王副之、后军将军赵祖悦等十五将出城投降。同时魏军又击败了驰援新野的南齐援军王伏保部,此战后局势开始向有利于魏军的方向发展。

时间很快到了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的春节,孝文帝在新野行宫宴请群臣,此时的新野已经被围困长达三个多月,早已是强弩之末,魏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果然,宴会后没几天,新野城破,南齐辅国将军、新野太守刘忌被俘斩于宛城。

新野失守,附近的南齐城池顿时乱了阵脚,湖阳、赫阳、舞阴、南乡、南阳等地的南齐守将和地方官员纷纷弃城而逃,眼看要雪崩,南齐朝廷急眼了,急派平北将军崔慧景、黄门郎萧衍火速增援。

两军大战于邓城,齐军大败,阵亡两万多人。
几场仗打下来,魏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昂,孝文帝也大受鼓舞,亲临前线,隔汉水向襄阳示威,对岸的襄阳如临大敌,高度戒备。

为了减轻襄阳的压力,齐明帝萧鸾派裴叔业从东线出击涡阳,企图围魏救赵,将魏军主力吸引到涡阳去。孝文帝见招拆招,派郑思明、严虚敬、宇文福三将增援,不久他又亲临悬瓠(今河南汝南)督战,同时为解决东线兵力不足的问题,下诏各州郡征发兵员二十万,限八月中旬到达悬瓠,摆出一副死磕到底的架势。

就在南北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从江南传来一条消息,齐明帝萧鸾驾崩了,太子萧宝卷即位。

八月,太子元恪自京师前来看望父亲,父子俩和群臣商议,决定结束战事退兵回朝。这么大的战事说不打就不打了,总得有个理由吧。

孝文帝给的理由很高大上,南齐国主萧鸾亡故,礼不伐丧,大魏仁义为怀,暂且退兵。

帝以萧鸾死,礼不伐丧,乃诏反旌。

拿出来高调宣传的理由大多都言不由衷,事实上孝文帝匆匆退兵确实另有隐情,不是他不想乘人之危,而是后院起火了。

太子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代北草原上的敕勒族反叛了,南征陷入拉锯战,北方又发生叛乱,为了稳固后方,孝文帝不得不放弃南征,下诏退兵。

攘外必先安内,孝文帝立即命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都督诸军围剿敕勒叛军,与此同时,孝文帝车驾也离开悬瓠,缓缓北归。他不是回洛阳,而是直奔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在那里遥控战局,等候元继的捷报。

十二月底,元继平定了叛乱,收到捷报,孝文帝这才放下心,准备过年后回京。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春节,孝文帝是在邺城澄鸾殿度过的,从史书记载来看,这时候孝文帝的身体已经出状况了,连年的鞍马劳顿,南征北战极大地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

孝文帝回京途中,刚走到漳水便收到了南齐太尉陈显达犯境的奏报,他立即命令前将军、中山王元英迎战,自己也临时改变计划,准备再次亲征。

回到洛阳稍作休息后,孝文帝于三月再次踏上了南征之路,只是他不会想到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故事——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
第84战:隐秘的元宏(4)“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南国开关启动了
历史并未走远——细说魏晋南北朝之北朝风云(3)南征北战
魏孝文帝,汉化改革(2)
《南北分治》之四十六:孝文帝废太子恂
孝文帝再次南征,李崇平定西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