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生死,我记得他说过

春节前,老同事八十九岁的老母亲走了。


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走法,无灾无病,就是到了年纪,所有器官衰竭,犹如秋深,落叶归根。


老同事没有太多难过,反而有一种欣慰,说老太太很满足很安详。毕竟寿终正寝,也是人生难得的福气。

不知怎么,之后就常常想起那个当年和弟弟住同一个病区,肺癌晚期但坚持抽烟的老人。那时候,他怎么也过了七十岁了吧。

关于生死,是他每次和我碰在医院楼道里偷偷抽烟时劝慰我的主题,因为我的弟弟当年患癌时才四十四岁。如今数年之后想起来,才发觉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看透生死的睿智,和作为人的无奈。

他说过,他一确诊就已经是晚期了,医生也明确表示剩下的时间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然后,所有人都劝他戒烟,一家人疯了一样四处筹钱。他不理解,戒了烟有什么好处吗?还是因此能多活几天?剩下时间就那么多,怎么就不愿意让他自在一点呢?然后一家人开始倾家荡产,明知道无用,可怎么也劝不住。他知道是爱,但他一点都不想要这种爱。因为这种爱里,丝毫没顾及到他这个当事人的感受。

他说过,其实很理解,真的要面对死亡时,没有几个人能坦然接受,尤其是自己的亲人。也只有在那时候,人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不能承受的愧疚和遗憾,所以才会不顾现实不顾一切的去努力挽留。

他说过,有生有死,本来平常,但世人非要讲一个公平和心甘。是,人不能被饿死,不能被杀死,那是一种极端的特例,可意外和疾病带来的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加上寿终正寝,不会有哪一种概率更大。

他说过,其实死亡和生活中的一切没什么区别,之所以恐惧,就在于它无法把握而已。但我们又能把握多少东西呢?爱和散,成功和失败,久别和重逢,喜悦和伤感,认可和排斥,有哪一种,我们可以提前预知结果?完全没有的,这与死亡的来和不来,没什么不同。


他说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亡的可怕就在于再没有任何重来的机会。很矛盾啊,那么多人感慨生之艰辛,却又惧怕死亡来临。再做再重来,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不到那一步,怎么可能知道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他说过,面对死亡恐惧的人,也许往往都是那些有自以为是心理的人,因为他们突然间才发现,有太多东西,该尝试的没尝试,该做的没做,该表达的没表达,还总以为会有时间,会有机会。不过大体人都如此吧。

他说过,他已经不指望寿终正寝了,他最期待的是突然死亡,这样就了了很多心思。但现在是不可能了,那就尽量有一个微笑,当做回报家人的安慰。但愿能做到吧,毕竟那时候,微笑比死亡更难。

他说过,盖棺论定这句话现在看来是没错的,它不仅是针对死者,也同样针对生者。只有在真正的死亡面前,所有相关的人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情感和秉性。

他说过,死亡,确实能带走生者的很多东西,但带不走生者的生活。如果等他走了,家里人要有谁为此寻死觅活的,他就不闭上眼睛。他说他都把这句话写进了遗嘱里。

他说,最期待的,是他走了后,家人去看他,能给他带着舍不掉的烟去。但他想,也许在家人心里,纸钱更重要吧,甚至期待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把烟戒掉吧。这个就是心意最大的区别。我们自己以为的爱,从来都是和对方需要的不一样。

至今都记得那老人坐在台阶上,贪婪的一口接一口吸烟,然后心满意足呼出的样子。就像他说的,现在多吸一口,都是赚到。

那一年,几个月后,弟弟就走了,从此再没去过那家医院。

我想那老人应该也已经不在了吧,就是不知道他躺着的地方,有没有香烟点燃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槐‖文/陈琳
我35岁,至今未婚,我妈50岁生了弟弟,我把家人拉黑去了国外再也没有回来
【被窃妄想:老人总觉得有人偷东西】
生死
流传十年的汶川地震短信:你只有经历生死,才能体会生活的真相
记住,除却生死无大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