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宫旧藏稀罕物】清宫端午——辟瘟祛邪斩五毒的活计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关于端午节,清宫最著名的当属宫廷画家朗诗宁大约于雍正十年(1732年)的早期画作《午瑞图》

    从自然节气讲,五月(农历)天气渐热,细菌容易繁殖,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俗称五毒)等毒虫纷纷出动,疠疫常常发生,致使五月又有“恶月”之称,五月五日又有“恶日”之称。

    因此,人们想方设法在此时辟瘟祛邪,以求安康。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于门上悬挂艾草、菖蒲或石榴、蒜头等,都是有此用意。因为菖蒲的叶子像剑,被称作“蒲剑”、“水剑”,因此,人们认为将其插在门上可以斩千邪。艾草有异味,是可以用来治病的药草,人们认为将其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花红似火的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可以避祸。大蒜头像锤子,气味辛烈,具有祛病消炎的功用。

    清代满族习俗,特别喜爱在腰带或领襟之间的钮扣上佩挂各类日常随手可用的小杂品,如烟荷包、扇套、表套、搬指套、香囊、镜套、眼镜盒、褡裢、槟榔袋、钥匙袋、名片套、靴掖等,通称“活计”。这些活计既很实用,装饰性也很强,并往往根据节庆时令的变化而佩挂纹样形制不同的活计。

其中有很多以端午辟邪五毒为题材的活计,都绣有艾草、菖蒲或石榴、蒜头及五毒图案。

    最多的是把辟瘟祛邪的五毒袋制作成荷包,于端午时随身佩戴。

    五毒袋内装丁香、木香和白芷等草药,外绣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等五毒图案。旧时端午习俗,佩戴五毒袋以祛除毒气。宫中五毒袋用色明快华丽,纹样生动逼真,绣工精美细巧,为佩挂者平添仪态之美,同时也寄托了佩挂者希冀籍此避邪趋吉的美好愿望,制作十分考究,除了具有实用意义外,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清宫留下来的那些端午驱辟五毒题材的物件:

明 红地奔虎五毒妆花纱裱片:

明万历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清康熙 香色缎绣五毒钉米珠花卉纹皂鞋:

清道光   黄色缎口满纳五毒纹腰圆荷包: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表套: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槟樃袋: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粉盒: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镜子: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名姓片套: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扇套: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烟荷包:

清同治 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活计-荷包:

这个图比较清楚,可谓五毒俱全,来找找五毒在哪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苑生香话端阳|佩饰篇
明清宫廷里的端午(故宫文物话端午)
未识何人传妙制,做得荷包巧天工
活计档-暴露清宫秘史
(36)[转载]那时花开
清朝皇室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