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userphoto

2022.09.27 内蒙古

关注

上章我们说到,曾国藩考入翰林,开始了他的京官之路。入朝为官是一方面,立志则是另一方面。都说三十而立,这时的曾国藩立了什么样的志向呢,当好官?做好人?概括地说,他的宏志是:学做圣人。

曾国藩: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这句话出自他写给自己弟弟的家书,意思是:“君子的志向, 要有把人民视为同胞, 把万物看作同类的度量, 要做出内有圣人才德,外行王者之政这样的大业。这样才无愧于父母养育之恩,不愧为世上的完人。”是的,他想要脱胎换骨,学做“圣人”。

“追求优越性”是人们希望摆脱无力状态的普遍欲求。曾国藩在进到翰林院之后的所见所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就好比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农村新生,面对一群优越的同学,他们的见识、才能都远超你之上,你不得不思考如何精进,改正不足,成为当中的佼佼者。

但,做“圣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无疑是有难度的,不仅要全面,更要持久,是终身的目标。儒家学说中的“圣”,是最高目标,就是完美的人,既能体悟天理掌握规律,又能以此经邦治国造福于民。可以说,这个目标相当宏大。

立志之后,“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性格上、习惯上都有不足,曾国藩也不例外。成为“圣人”首先就是要改正不足,先完善自身,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曾国藩身上发生了什么。看曾国藩不多的肖像会觉得他是一个沉稳的人,其实不然,后人形容他原本的性格是“像风一样自由”,活跃、外向、坐不住......这可多少有点令人头疼,“不静”的状态,如何修身养性呢?除了静不下来,从农民阶层跃升为官宦之家多少让他有了傲慢之气,相比于书香世家而言也就是修养不好,偶会发生“有辱斯文”的事。还有就是“虚伪”,也就是普通人常犯的毛病,夸夸其谈、不懂装懂、与人交谈言不由衷,动不动夸人,巧言令色。此外,还有他在日记中写到的“好色”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在性格修养方面的缺点曾国藩是有意识到的,在他的日记或与友人的书信里都能查到踪迹。自省难得,自省之后立誓改正更难得。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如此高远的志向,曾国藩自我管理的方案很简单,学习前人:“写日记”。当然,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刚开始写日记时,曾国藩也经常记流水,不知所云。幸好,得了朋友的启示:

唐鉴推荐他向倭仁学习写日记之法:“又言近时河南倭艮峰仁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恭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

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这之后,在曾国藩的文字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对自己的总结反思,没做到便痛骂自己,可以说相当严于律己。例如,反思自己的“虚伪”,他要求自己评论夸奖他人要慎重,这样别人才会认真看待他说的话,信任于他:“不赞,人亦不怪”。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曾国藩:我诚能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积久人自知之。不赞,人亦不怪。苟有试而誉人,人且引以为重。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欺人自欺,灭忠信,丧廉耻,皆在于此,切戒切戒!

写日记反思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外力加持才能使人坚持。因为自我反思、自我更正的过程太过痛苦。那这个外力是什么呢?曾国藩的做法是,把日记给朋友看。好嘛,自我揭短不够,还把短处揭给他人看,不可谓不狠。

科举考试也好,立志做圣人也罢,这些人生大事都属“好事多磨”型的,不断塑造着曾国藩这个人。考试很难,像一粒沙子在蚌壳里熬成珍珠,做圣人更难,没有终日,面对缺陷一一修补,不是单纯填补几次就够,而是日日夜夜不断磨砺,一生不止。好在历经煎熬之后,曾国藩得到了回报,例如成功戒烟、练习书法......这也令他也更坚信自己的苦熬之路是必经的,所以,在他的字典里“有恒”二字相当重要,坚持熬过去以强悍的蛮劲打通关卡。

曾国藩:有恒为作圣之基。

“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的修身过程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这一章,我们知道了曾国藩是如何开始踏上“圣人”之路的,以立志为始,不断精进。这是他成功的第一步,现当代的社会中,鲜有人立志,但立志并不可少,如果没有了人生目标,那就好比浮萍一般,何处上岸,何时上岸一无所知。在曾国藩的身上,我们也应学习立志高远,避免受到诱惑止步不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强大内心的方法之一:立志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这才是真实的曾国藩:他是如何从“禽兽”变成“圣贤”的?(第2页)
曾国藩的课程表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评论: 曾胡治兵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