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性薄凉”的人,最值得深交

你有没有发现,在一段关系中能得到好结果的,

往往不是那些一味深情付出的人,而是那些看似“薄情”的人。

对别人,他们有分寸,不麻烦,不打扰,更不纠缠;

对自己,他们最负责,不跟风,按照自己的节奏过一生。

“生性薄凉”的人,不是无情无义,不是冷漠傲慢,反而是一种成熟睿智。

因为,当一个人足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在任何关系中游刃有余。


蔡康永曾在节目上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曾经被朋友拉进一个群聊,大量的无效信息让他非常抓狂。

不停的手机提示音、十秒一条的消息,非常影响他的生活。

所以,他果断放弃社交,直接退出群聊。

这件事后,他一度被人吐槽“不合群”。

但他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反而大方表示:

“你不会想要跟每个人都真心对待,因为那样太累了。

人际关系是为了你而存在的,而不是你为了人际关系而奔忙辛苦。”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最好的社交状态。

凡事喜欢两清,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只为值得的人和事倾尽全力。

我表姐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不喜欢社交,甚至还有点“薄情寡义”。

小时候,周末女孩们都会约着出去拍大头贴、逛小店,表姐就从来不去;

甚至,长大后也鲜少看表姐参加同学聚会、朋友婚礼。

除了身边几个交心的朋友,对所有人都保持着距离,客客气气的。

最近她正在着手准备装修房子。

过年回家时,舅妈提及表姐有几个朋友在老家做室内设计和建材生意的,

撮合着让表姐趁着春节去联络联络感情,到时候装修的时候帮帮忙什么的。

被表姐一下子给拒绝了,舅妈很难理解她高冷的脑回路。

表姐却很清楚地表明: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绝不麻烦身边朋友。

的确,人与人之间,彼此之间保持分寸感。

不要想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也就不会收到对方的太多要求。

这是一种礼貌,一种安全,更是一种舒服的相处方式。

有人说:“生活中80%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带来的。”

把感情放淡一点,把朋友看轻透一点,就能解决很多糟心。

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用情过深的人,总有一天会被这份深情羁绊住,那样的生活非常吃力。


著名主持人窦文涛,是一个很有思想,很通透的人。

某一个节目中有嘉宾说,别看窦文涛在节目里谈笑风生,平时节目中其实是个不喜欢社交的人,甚至会在有些场合故意躲起来,宁愿在家看书也不想出门参加饭局。

有一期《圆桌派》谈到独居,窦文涛自己袒露起私下的生活状态。

他说起自己可以一个月不见人,自己呆着。

他知道有孤独和寂寞这个词,但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鲁豫就曾问他:“你一个人在家干嘛?”

他回答道:

我一个人的时候忙得不得了,我要吃早餐,我要看这个画,我要看那个书。还有几百集的英剧美剧要看,每天还得坚持走一个跑步机.......

在节目上可以跟各行各业、天南地北的人聊天、探讨,也因此,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做出大家喜爱的节目。

一直很欣赏这种能在复杂中抽离关注自我的人。

他们分得清每个角色的界限,分得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活得真实,活得透彻,比谁都冷淡,也比谁都明白。

名人如此,普通人亦然。

知乎上有个问答: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参加部门聚餐和活动?

底下一个高赞回答说:

“有这个时间,我早就吃完饭,洗完澡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上,敷着面膜追剧了。”

现如今的社会,似乎都在盲目追求“合群”这一概念。

但无意义的社交,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只会让你耗费心力,变得越来越迷茫。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去书里寻找共鸣和认同,去电影里旁观别人的人生,

哪怕花时间买菜做饭,插花布置房间, 做做这样的小事也比“伪合群”快乐得多。

把花在维持并不长久感情上的时间,放在自己身上,

用旁观者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任何事,淡薄又清醒。

《菜根谭》里说: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在热烈中保持一份冷静,在繁杂中保留一份简单。

本质上,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不妨,学着薄情一点去生活,深情一点爱自己。

叔本华说: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

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而“生性薄凉”的人更懂得这其中的距离感,所以更值得深交。

①薄情不是无情,是保持理性和独立

《乌合之众》里说: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当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才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保持理性和冷静。

不会因为所谓的“合群”而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所以,不要生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被条条框框,束缚牵绊;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发出来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呼喊。

保持独处的能力,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跟风。

②薄情不是无爱,是把深情用在该用的地方

民国文人钱钟书先生,有人说他轻狂孤傲,有人说他尖刻薄情,有人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对外,有人盛情邀请他去参加国宴,他直接了当地说:“我很忙,我不去!”

国外读者执着要见他一面,他也冷言回绝:

“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对内,他却能给妻女杨绛、钱瑗无限宠爱,画花脸、嬉笑打闹,表现得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真正的深情就如钱钟书先生这般吧。

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把无限的爱意和有限的时间,献给自己在乎的人。


余生,我鼓励你做个“薄情”的人。

不必人人深交亲密,而是初识如沐春风,彬彬有礼,久处分寸恰当,舒服自在。

不必事事用情过深,而是可以淡然处世,也可以随时快速抽身离开,不让自己身陷囹圄。

世事绵绵,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人,一段感情,都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不求高朋满座,但求简单自在,不求大喜大悲,但求平凡如意,

岁月漫长,精力有限。

愿你能把最好的情绪和精力留给所爱之人,

愿你能享受寂静清欢,深情不被辜负。

   作者 | 吴桐,南方姑娘,热爱文字与大海

   主播 | 闻悦,知性温暖的声音。个人微信15838339626。

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歌
一生只爱了一个人那是初恋
分手后,今年66岁的费玉清,至今未婚
点进下方视频号观看费玉清的故事
记得点赞+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遇“生性凉薄”之人,请深交一辈子
15年独居的周笔畅:愿今生做个生性凉薄的人,享受独处
挤不进的人际关系就不要挤了
越来越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越来越回避各种聚会,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独处,是幼稚还是成熟呢?
生性凉薄,却擅长伪装深情的星座
天性凉薄寡情,却擅长伪装深情的三大星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