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物滥用第二篇介绍


MTD

美沙酮(Methado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1H27NO,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与吗啡类似,具有镇痛作用,并可产生呼吸抑制、缩瞳、镇静等作用。与吗啡比较,具有作用时间较长、不易产生耐受性、药物依赖性低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此药具有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和替代维持治疗的药效作用。

作为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海洛因成瘾时脱毒,称为“美沙酮疗法”。美沙酮的药理作用在性质上与吗啡相同。其特点是镇痛效力强,对阿片类成瘾者的躯体戒断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作用力持久,重复应用有效。适用于阿片类成瘾者的戒毒用药。它的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以及对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弱于吗啡。MTD有强效的镇痛作用,其效能为吗啡的23倍,其镇痛显效较慢,持续时间长,适用于慢性疼痛,对急性疼痛效果稍差。单次剂量引起的催眠作用轻于等效剂量的吗啡,如反复应用时可引起明显的镇静作用。美沙酮引起的瞳孔缩小、镇咳作用和对垂体激素的影响,性质上与吗啡相同。美沙酮使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长,增加肠道平滑肌静止时的张力,显著地降低直肠的推进性活动,可导致便秘。这在美沙酮戒毒中比较常见。美沙酮对妊娠中胎儿具有呼吸抑制作用,故不适用于产科镇痛。

1 MTD结构式

ETG

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hyl glucuronideEtG)又名乙基 β-D-葡萄糖醛酸。是一种被广泛使用来检测酒精滥用行为的生化标志物,可以在尿液、血液或头发中检测到。EtG是由在肝脏中产生的葡萄糖醛酸(Glucuronide)与酒精反应后生成的。这种反应继发于酒精的代谢过程,通常发生在乙醛被氧化成醋酸的过程中。EtG的存在是酒精滥用的一种强有力的指标,因为它可以在饮用酒精后长时间存在于体内,直到代谢完全结束。

 目前,EtG检测已成为检测酒精滥用的革命性突破之一。传统的测酒精测试(如血液酒精浓度测试或呼气式酒精测试)通常只能检测到酒精消失的时间,而EtG测试可以检测到最近几天或几周内的酒精滥用情况。

EtG检测通常使用尿液样品,因为尿液样品更容易取得,而且更贴近每日生活情境中的酒精摄入量。此外,EtG还可以通过血液和头发样品进行检测。尽管尿液测试更为常见,但血液和头发测试更具有诊断意义,因为它们可用于检测较长时间内的酒精滥用情况。EtG检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排除许多酒精滥用者常常使用的手段来规避酒精检测,例如喝一些“替代品”如汽水或口香糖,擦洗口腔,嗅香水等等。

2 ETG结构式

FTY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青年人非创伤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用于治疗MS 的药物有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3类,但这些药物对于MS 的治疗疗效不显著且副作用大。芬戈莫德(Fingolimod)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2010 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它是一种S1P 抑制剂,可以阻止淋巴细胞从次级淋巴器官流出,阻止反应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芬戈莫德的作用靶点包括T细胞,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等。芬戈莫德神经保护机制繁多,其一调节S1P1受体引发淋巴归巢,促进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滞留,调节免疫功能;其二芬戈莫德结合S1P1受体表达下调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脑组织内炎症因子的产生,如TNF-α、IL-1β和IL- 6等,同时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微胶质生成。其三,保护血脑屏障,磷酸化的芬戈莫德可下调构成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表面的S1P受体水平,减少 S1P 介导的化学趋化作用。其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的聚集,显著减少脑缺血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在缺血中心和梗死灶周围的浸润及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其五,芬戈莫德可能减轻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自噬过程;还可能通过非免疫作用减轻脑缺血性损伤。其神经保护作用又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包括: p38/ MAPK信号通路,STAT3信号通路,mTOR/p70S6K 信号通路等。

3 FTY结构式

K2:

维生素K2又称四烯甲萘醌,维生素K2是一系列含有2-甲基-1, 4-萘醌母核及C3位带有数目不等的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萜烯侧链化合物的统称,根据萜烯侧链上碳元素的数目,可分为K2(10)K2(20)K2(35)K2(40)等。

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K2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萘醌基团的衍生物,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维生素之一,是维生素K唯一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多用于加速凝血、维持凝血时间、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症。

维生素 K2 仅存在于发酵食物当中。它实际由特定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形成。肠道内的某些细菌还能以天然方式,在体内生成维生素 K2。有趣的是,蔬菜中的维生素 K1 很难被吸收,但实际上发酵食物中几乎所有的维生素 K2 都能轻松被身体吸收。维生素 K2 又可以分为两种: MK-4(甲基萘醌-4),这是一种短链形式的维生素 K2,它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比如肉类、乳制品和蛋类。 MK-7(甲基萘醌-7),这是来自发酵食物的一种长链维生素 K2。长链形式的维生素 K 多种多样,但其中最常见的是 MK-7

维生素K2是钙的导航仪,引导钙进入骨骼和牙齿,并远离软组织比如动脉、静脉和皮肤。引钙入骨:维生素K2具有帮助成骨细胞分泌的初级骨钙素羧化,变成活性骨钙素,从而促进血液中的钙离子沉积入骨。如果体内维生素K2充足,就可以激活骨钙素,活化的骨钙素对钙离子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可以引钙入骨,使钙盐沉积,从而促进骨矿化。 维生素K2同时还激活另一种蛋白,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 (MGP), MGP的作用是将钙从软组织比如动脉、静脉中清理出去。当维生素K2缺乏的时候,这些蛋白不能被激活,就不能发挥作用。

4 K2结构式

KET

在人类大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出现功能障碍会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若这一受体过度抑制,会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脑炎;若该受体过度激活,则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脑缺血损伤、慢性疼痛及抑郁症。

氯胺酮(KetamineKET)全名为 2-邻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是苯环己哌啶(PCP)的衍生物。常见的是氯胺酮盐酸盐。作为大脑内重要的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NMDA受体的阻断剂,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通道活性,参与突触传递及突触可塑性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恢复慢性压力导致的皮层与海马区域的突触损伤。

氯胺酮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麻醉状态,表现为木僵、镇静、遗忘和显著镇痛。此种状态被认为是边缘系统与丘脑-新皮质系统分离的结果,早年曾称其为“分离麻醉(Dissociativeanesthe-sia)”。脑电图研究结果表明,氯胺酮会抑制丘脑-皮层系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皮层的传导,对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有兴奋作用,此类作用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L-谷氨酸)以及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镇痛效应的机制比较复杂,推断主要是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入信号,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因此,其镇痛效应应该主要与阻滞痛觉的情绪成分有关,还有些研究结果表明,可能是与K阿片受体结合的结果。

5 KET结构式

产品及优势:

卡梅德生物(KMD Bioscience)(https://www.kmdbioscience.cn/)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原料—抗原、抗体、质控品等销售技术咨询与进口代理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型企业。卡梅德生物的抗体诊断原料、抗原诊断原料在研发与生产阶段严格监控各流程,并分析抗体/抗原的性能指标(特异性、活性、稳定性等),保证了IVD原料的批间/内差小、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Brinkmann, V., Billich, A., Baumruker, T. et al. Fingolimod (FTY720):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an oral drug to treat multiple sclerosis. Nat Rev Drug Discov 9, 883–897 (2010). https://doi.org/10.1038/nrd3248

[2] Wurst FM, Kempter C, Seidl S, Alt A. Ethyl glucuronide--a marker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 relapse marker with clinical and forensic implications. Alcohol Alcohol. 1999 Jan-Feb;34(1):71-7. doi: 10.1093/alcalc/34.1.71. PMID: 10075405.

[3] Christine L. H. Snozek, Rhona Souers, Annabel Dizon, Barbarajean Magnani, Matthew D. Krasowski; Ethanol Biomarker Testing and Challenges: Lessons Learned From a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Proficiency Testing Survey. Arch Pathol Lab Med 1 December 2021; 145 (12): 1492–1498. doi: https://doi.org/10.5858/arpa.2020-0699-CP

[4] Kishimoto T, Chawla JM, Hagi K, Zarate CA Jr, Kane JM, Bauer M, et al. Single-dose infusion ketamine and non-ketamin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icacy, safety and time trajectories. Psychol Med. 2016;46:1459–72

[5] Wray NH, Schappi JM, Singh H, Senese NB, Rosenick MM. NMDAR-independent, cAMP-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ol Psychiatry. 2019;24:1833–43.Gould T, Zarate CA Jr, Rhompson SM.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neurobiology of rapid-acting antidepressants. Anun Rev Pharm Toxicol. 2019;59:213–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片受体药理机制】阿片受体拮抗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输入标题不可忽视的细胞色素P450
2016医考高频考点——药理学
医师练习题及答案(二)
历史长廊丨阿片类镇痛药物发展历程
“解酒”首选纳洛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