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质量(重量)模型还要靠“摸”与“掂”
    小学数学中的质量单位主要有三个:吨、千克、克。由于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所以认识质量单位就要从身边的物体开始。

    可以借助物品包装盒上的净含量标识,让孩子去发现较轻的物品质量常用克作单位计数,比较重的物品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计数,先对克和千克产生一个整体上的大致了解。

   
 接着就要借助天平、弹簧秤或盘秤等度量工具,去称出1克、5克、10克、50克、100克、500克及1000克的物品,使孩子真实感受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50克(1两),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500克(1斤),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000克(1公斤)。这时就可以指出,1000克也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从而建立克与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

    紧接着再去称出1千克、5千克、10千克等物品,去感受用千克作单位的不同物品质量有多重。

    当称到20千克、50千克、100千克,甚至更重时,孩子会发现这些度量工具已无法进行度量,这时就可以给他们介绍大型的度量工具,如台秤、电子磅秤等,利用它们来度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货物的质量。

    指出当测量到1000千克时,就可以用1吨来表示,再通过实物介绍、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孩子去体会1吨、5吨、10吨、50吨等物体的实际重量,生成对大宗物品质量的认知。

    可见,质量单位的认识与理解,必须建立在实物认知与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孩子的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及称一称等操作探究活动,才能建立克、千克、吨的单位质量参考标椎,然后再用这个标准去估计物体的质量。同时,经历这个探究过程,不但可以建立正确的质量模型,而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质量意识。

    所以,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是讲解、告诉,而是帮扶、引导。在他们遇到疑惑时,进行适时引导;在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时,进行及时帮扶;在需要合作探究时,要以伙伴身份及时加入等。这样做不但可以加深亲情,而且在不经意间建立了互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克与千克练习课》教学反思
重量与质量的差别
(精品)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克和千克的认识
用思维导图教孩子轻松掌握质量的基础知识,提升估测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千克与吨》教材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