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椎-基底动脉缺血与后循环缺血
userphoto

2023.04.04 黑龙江

关注

Kubik Adams1946)对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和闭塞进行了详细的临床和病理研究。20世纪5060 年代,Denny-BrownWilliams 等学者强调与后循环相关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名词,并扩展成椎- 基底动脉缺血(VBI)。此后MillikanMcQuaid 等给予肯定。回顾性研究发现,在被认为由椎 - 基底动脉远端堵塞造成脑梗死的患者中,约2/3 患者的症状发生在堵塞前,且许多症状无法用精确的解剖结构来解释,临床表现不能完全确定病变部位,故出现 WeberBe-nedicktMillard-Gubler 等以人名命名的缺血性脑干综合征。


19881996 年,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缺血登记,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和病因研究有以下重要的观念更新: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类似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类型是栓塞,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 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头晕和眩晕尽管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后循环缺血。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用后循环缺血概念取代了椎-基底动脉缺血概念。Caplan 认为,取消椎-基底动脉缺血名称,有助于美国医师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和重视,对头晕、复视、走路不稳的患者,希望能够按照前循环缺血(ACI)的检查方式进行相同的处理。

一、临床分类

20 世纪50 年代,Fisher 等认识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脑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随着对脑缺血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学者们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不再被使用。相对于前循环缺血而言,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包括椎-基底动脉慢性缺血,椎- 基底动脉疾病(如动脉炎、动脉夹层、动脉发育不全等),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椎 -基底动脉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迅速恢复的小卒中,包含在后循环缺血中。

在临床上,经常看到脑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并且把头晕、眩晕归
因于椎-基底动脉缺血。2006 年,《中华内科杂志》刊登了《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希望临床不再使用椎- 基底动脉缺血这一诊断。“脑供血不足”的诊断,究其原因是:盗用国际椎- 基底动脉缺血名称,更改其定义,把椎-基底动脉缺血等同于后循环缺血,各级各类医院的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内科、老年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中医科等)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不足,未按照前循环缺血一样寻找病因、治疗和预防,患者本身对头晕 / 眩晕症状表述不清,需进一步检查,包括头 - 颈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颅脑 MRI 检查和心脏多普勒超声、血液检验等,总体费用较高,不愿接受。故对患者笼统诊断为“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炎症导致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动脉血压过低使椎 - 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减少。严重的颈椎病导致颈椎横突孔狭窄,压迫椎动脉。某些先天的椎 - 基底动脉发育异常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某一支动脉原有严重狭窄或闭塞,平时靠侧支循环尚可维持该处的血液供应,一旦血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靠侧支循环供血的区域即可发生短暂性缺血,最常见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两种,其他如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异常、血管损伤等因素。椎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或先天性迂曲、过长而扭曲,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当头颈部过伸、过屈或向一侧转动时,可出现供血减少、缺血,其他如脑动脉盗血综合征、脑血管痉挛、高凝状态、严重贫血等。

二、临床表现

后循环缺血症状大多与脑干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不定,一般为数天或更长;程度轻重不等;间歇性,诱因不明确,可与头颈部活动或身体位置相关;中老年多见,常伴一定的心脏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血压不稳定。慢性缺血如果控制不好,最终可演变为急性脑梗死。后循环缺血的首发症状:眩晕40%~85%(可伴听力下降或耳鸣,可有中枢性位置性眼震),视力受损25%~60%(视物模糊,黑矇,偏盲及色幻觉),枕- 项部头痛25%~45%(呈搏动性,类似于偏头痛),小脑共济性失调 15%~30%(必波动性),眼肌麻痹 10%~15%(复视),意识改变 10%~25%(短暂性全面性遗忘、昏迷状态及痴呆),跌倒发作、晕厥10%,构音障碍5%~10%,单肢 / 偏瘫、口周麻木 5%~1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 5%(出汗、恶心及呕吐),癫痫小发作、震颤 5%。


三、辅助检查

1.MRI 检查  对所有疑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都应进行颅脑MRI 检查,DWI-MRI 对急性病变最有诊断价值。颅后窝 CT 检查易受颅骨伪影的影响,诊断价值降低,适用于排除脑出血和不能进行 MRI 检查的患者。

2. 颅脑血管检查  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 和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等检查,这几种检查各有优、缺点,均有助于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狭窄或闭塞,但不能成为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依据。

3.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不是诊断后循环缺血的首选方法。

4. 耳科检查  眼震电图、听力、视觉诱发电位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

5. 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是发现心脏或动脉 - 动脉栓塞来源,特别是对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后循环缺血的重要检查。

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血脂等检查。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后循环缺血的基础。神经系统检查时,要特别重视对视觉、听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前庭功能(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眼震诱发试验、平衡姿势图等)和共济运动的检查。如果诊断一个45 岁以下的患者是椎- 基底动脉缺血,其没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依据其存在高凝状态(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C 反应蛋白、S 蛋白、抗凝血因子 VI 缺乏)而确诊。

(二)鉴别诊断

可致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有以下几种情况:椎 -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迷路卒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小脑梗死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颅后窝肿瘤等。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眼球震颤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及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偏指试验偏向患侧;自主神经症状有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常伴耳鸣、听觉障碍等,而无脑功能损害。

2. 中枢性眩晕  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由小脑绒球小结叶病变或小脑 - 前庭系统的联系纤维受到损害所致)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其特点:眩晕程度相对较轻,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等)、肢体瘫痪、高颅内压等。这种病因除引起眩晕、眼震外,大多伴有脑神经受损表现和锥体束征和(或)小脑征,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脑 CTMRI 检查对诊断很有帮助。

3. 颈性眩晕  单纯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很难完全解释颈性眩晕发作。当一侧椎动脉常有发育异常或其他病变时(如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或骨刺压迫等),另一侧椎动脉受压而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眩晕症状,即“椎动脉型颈椎病”;另一种学说,椎动脉接受来自星状神经节与颈中神经节形成的椎交感丛支配,颈椎关节炎、颈椎椎体位置不稳等原因刺激颈后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出现眩晕、头痛、颈痛等症状,即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应严格诊断标准,否则导致因眩晕发作而行颈椎病手术,术后依然发作眩晕。

4. 小脑出血  因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导致小脑实质出血。临床症状和轻重程度与出血量、部位有关。出血量少、病情轻者仅有眩晕、粗大眼震、行立不稳、共济失调;若出血量大,发病急、病情重,出现严重眩晕、剧烈恶心、呕吐、强迫头位,病情可以迅速恶化,出现昏迷、脑疝、呼吸与心搏停止而死亡。CTMRI 有助于确诊。

五、治疗

1. 一般治疗  后循环缺血患者,发作期由于眩晕、呕吐,常感痛苦、焦虑、恐惧,应卧床休息。恶心、呕吐明显者,酌情补液,注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各种刺激,保持安静。

2.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因多有较严重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行动困难等症状,应尽快控制不适症状。一般采取综合措施,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倍他司汀:又名敏使朗(倍他司汀的商品名),为一种新型抗组胺类药,是组胺H1 受体的弱激动药。具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特别是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流量,消除膜迷路积水,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等症状,又能抑制组胺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每次2 4mg,每日2 次,肌内注射。或每次4 8mg,每日2 4 次,口服。溃疡病、支气管哮喘、肾上腺髓质瘤患者慎用。

2)地芬尼多(眩晕停):每次25mg,每日 3 次,口服。

3)抗胆碱能药物:如氢溴酸东莨菪碱每次0.2 0.6mg,每日3 次,口服。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510mg,肌内注射。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 次,口服;或每次0.5 1.0mg肌内注射。

4)改善脑缺血、缺氧状况,调节脑代谢功能:除可应用脑血管扩张药、钙拮抗药、银杏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等治疗外,也可用脑细胞活化药,如吡拉西坦、双氢麦角碱类制剂。还可用高压氧治疗,患者在高压氧舱中吸入纯氧,对缓解后循环缺血有较佳疗效。

3.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后循环缺血的各种病因,如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颈椎病、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炎等进行治疗,调整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感染症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才能取得较佳疗效。

4. 功能锻炼  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椎病等是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但迄今为止,这些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纠正血脂、血糖的代谢紊乱,减轻症状,抑制病情继续进展,预防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等,是当前积极主动的治疗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治啊
眩晕的鉴别诊断、治疗临床路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