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有接受,才有热爱

朋友圈疯转的文章一般是不大爱看的,

并不是为了彰显特别。

因为知道,疯转一天,再静待第二天,

会有很多新媒体做好了准备,

头脑风暴了一整宿,

谁先发出最棒的反击文,

一定会打一个漂亮的流量仗。

文字是有魔力的,

它稍加蛊惑,就能轻易的扭转风向。

而来得快的事情,往往去的也很快。

前天去看电影,

开始前有个薛之谦的广告

猛然想起前段时间的娱乐圈风暴。

薛之谦的事情被当做连续剧一样,

以为迟迟不过去,

可最后身处其中最难熬的只有主角,

人们八卦以后,又抛诸脑后了。

并不会因为一个丑闻,

而不去吃他代言的肯德基。

更何况,还没分出个高下对错呢。

然后鹿晗和关晓彤公布恋爱讯息,

足以导致微薄瘫痪。

因为没当过谁的粉丝,

所以不能感同身受,

吃瓜群众最终也会散去。

如果持续恩爱,要不了多久,

就会有很棒的公关文来撒让人讨厌不起的狗粮,就像最后大家都因为爱着周杰伦接受了昆凌,亲切的叫她天王嫂了。

舆论导向,在这个网络时代,

是最好又最坏的事情。

容易成功,容易被毁,

容易遗忘,又容易重新站起来。

我们其实都没有秘密了。

网络能掩藏一个人现实生活里的破败,

但网络也能揭露一个人现实社会里的伪装。

办公室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小年轻,

永远是谦和无害的样子。

回到家里穿上马甲,

在网络上是最被人讨厌的喷子。

现实生活里那个生活贫瘠的女孩,

第一次去高档餐厅时手足无措,

见到有钱人时的谄媚嘴脸,

交谈十句就平淡无奇。

网络里却是言辞犀利的摩登女郎。

常常引用一些小众的名人名言,

喜欢一些特别的艺术家,

有一批自己的追随者。

那个愤愤不平的青年,

嚣张跋扈,直言直往,

好像没有利剑能伤到他,

没有人能动他分毫。

可是喝醉回家后空荡荡的房间,

孤独是深入骨髓的,渴望一点温暖。

网络的可怕和可爱都在于,

那些八卦的灵魂都无需隐藏,

一条朋友圈下,不止是点赞的人在关注

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看一场闹剧,

可以从蛛丝马迹里参与或者追溯,

可以从别人分享的文章链接里,

判断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下你认为三观一致的,

另一下又可能认为:

他为什么会看这个人的文章。

我们好像能很快走进一个人了,

说起来都很熟悉,

前些天你也去过那家餐厅,

噢你旅行拍照的地方我也去过耶,

你也喜欢这个牌子呀?

哈,原来你也爱吃这个。

共同话题分分钟可找。

那些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

发现他们居然也没有远离朋友圈

早中晚都能发现点赞的痕迹。

和好友聚会的时候,

共同认识的那个人的朋友圈,

会避免尬聊。

只需要开启:

哎哎你看她那条朋友圈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无孔不入的网络,

彻底的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对于我这样在陌生地方重新生活的人,

其实是万分感谢朋友圈的存在的。

甚至可以依靠它赚钱,生活。

也能及时得获得家乡的信息。

看到朋友们的生活。

和家人随时都保持联系。

可任何事情都经不起揣摩细想。

不知道朋友圈是让人变得更孤单了

还是把人们链接的更紧密了。

春节时我试着七天没发朋友圈。

(对于一个必须天天刷存在感,赖以朋友圈赚钱的人来说,相当于给自己放了七天长假)那七天,居然连微信消息也没有,跟父母妹妹视频过。除此以外响起来的几乎都是群发祝福。

只要停止一段时间朋友圈,

你就会发现,

其实你每天看的什么吃的什么做的什么

不过是刚好翻阅时对方顺便一看的娱乐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别人的事情,不过是茶余饭后。

你在别人眼里,并无想象中重要。

让自己过好这件事情,

需要自己来在意。

而全民讨论的热点,错过了也一点不可惜,七天足以让热烈讨论过的人们抛诸脑后。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

看见油腻两个字,就没有兴趣点进去了

因为真的犯了油腻。

脑子里冒出的就是一个油光满面啤酒肚掉出来看见年轻貌美的女生眼神直勾勾又色眯眯·····写到这里有点恶心。

然后又从大量转发的附言里惊闻,是冯唐写的耶,那个“关我屁事”,'关你屁事’的人,总不至于写出很low的文章。

翻回他的公众号,发现他自己总结了骂这篇文章的评论精选。流量就自己占了,正方反方都有了。

正方反方看看都很有趣。都好像很有道理。又惊觉发现,原来现在喜欢冯唐,跟喜欢咪蒙一样,会被骂没品味,骂LOW骂低俗了啊。可怎么办,我还停留在以为喜欢冯唐是件很酷的事情上。毕竟他的履历那么牛逼不是一般凡人能做到的。他吹嘘千百遍也只是在阐述事实并没有搞学术论文作假。

记忆没出错的话,我分明记得,

有一部分在朋友圈骂他LOW的人,

曾经奉他的话为经典。

冯唐结尾时写:

“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哪怕全世界都鄙视。我还是坚持鼓吹文艺,鼓吹戴手串和带保温杯。所有的世道变坏都是从鄙视文艺开始的。十八子、108子佛珠流转千年,十指连心,触觉涉及人类深层幸福。保温杯也可以不泡枸杞、也可以装1971年的单桶威士忌,仗着保温杯和贱也可以走天涯。”

鼓吹文艺我很开心呀,常被人说文艺,哪怕我提一桶狗屎,也有人说,能提一桶狗屎的文艺青年。哪怕我不出门不洗头像一个油腻的中年妇女,也有人说,文艺青年的不拘小节。哪怕我不爱用护肤品了也有人说文艺青年就喜欢标榜自己天然。(真不是,我只是懒)既然怎么都要和文艺挂钩,我当然不希望文艺是贬义词。

朋友圈还有一部分人在转载,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其中一条是:不要带佛珠手串。

讲真,我家里有一箱,朴杨同学在拉萨生活时迷上的,我自己也会DIY,可回到城市里我不会佩戴,因为觉得非常不适合我的穿搭。如果是一串素珠小叶紫檀夏天戴在手腕上还不错。

可是在拉萨的时候我会戴呀,遇见藏族朋友就莫名有亲切感,有时候他们还会拉起你的珠子看看,竖个大拇子,虚荣心也是分分钟得到满足。围着大昭寺转经时用来拿在手上念经文时心里也莫名虔诚呢。

在那群戴手串的中年男人里,一定有很多,一点也不油腻,至少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把佛珠把玩的如人般干净澄明的。

至于保温杯的梗,我以为早就过去了,

最热闹的时候也不好意思说,我去趟日本就会给全家老小都买上一个。

“油腻”,不该只和中年人挂钩。

“油腻的年轻人,老年人”也大有人在。

一篇冯唐自己用来自省的文,

能变成全民批斗讨论。也是蛮精彩的。

这也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

你会发现相同的人,真的很多。

不管是反对的,还是赞同的。

就像通过这一天的讨论,

发现朋友圈有个女孩我特别喜欢。

她的公众号叫“果酱岛”

(你们可以搜索关注)

16年9月21时她写了一篇文章叫

"凭什么要女人优雅的老去”,

在今天抢流量的公众号里是一股清流。

因为她一年前就写好了。

其中有句话我非常喜欢

“没有人告诉你,真实的活着,足以让人感到骄傲”

她说杨丽萍赵雅芝的优雅,只是小概率事件,她们并不是普通人。她放了一段苏菲玛索的专访,里面特别探讨了关于“老”的看法。

另一个姐姐恰好也写了一篇文章,

如何做一个优雅的老太婆。

我也觉得大赞。

她并没有在鼓吹要活成杨丽萍和赵雅芝

而是:服老,不惧怕老。

这是和“避免”完全不一样的能量。

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正向的人生。

生而为人的快乐之一,让自己怀有爱,

首先便是爱自己。

要有接受,才能有爱。

接受岁月给的痕迹,

总不能三十岁了,

还奢望没有毛孔的活着。

我觉得,热爱是特别美好的词。

如果你热爱自己的油腻,

那也不妨油腻的活着,

而确定毛孔开始放大开始有暗斑,却越来越懒得护肤的我,也无法靠颜值混迹江湖。美女那么多,我更安于现在的俗事二三,为了保持爱意,对自己,对爱人,对朋友、对生活·····

还在不断学习,

学习摄影,学习画画,学习养狗,

坚持看书,坚持锻炼,汲取新鲜知识,

努力赚钱,因为还有很多喜欢的东西,

想做的事情,

如果说惧怕什么,

我不怕老,就怕失去健康。

但人各有命,怕也没用,

所以也只得珍惜当下。

至少,我不想变得油腻,那就只有有趣

也不想被我妹说跟不上时代,那就保持对这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时代的热情。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希望我六十岁的时候,

也很热爱六十岁的自己,和我的爱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起油腻,中年男人最怕这件事
感谢朋友,以及那些对我好的人
女子带土狗去朋友家玩,三分钟后狗干出丢人事情,狗:不关我的事
盘点朋友圈十大装逼人物,你有这样的朋友吗?
赵景深的朋友
当你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