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名方 刘渡舟 乙型肝炎伴肝硬化

名医名方 刘渡舟肝膽濕熱(乙型肝炎伴肝硬化)

 


 

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年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此后漫长中医生涯的第一步。

刘渡舟教授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其中包括硕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数名。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他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筹建成立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他还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弘扬中医药学。

他既是学者、教育家,更是名医。他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从未间断过临床工作。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

肝膽濕熱(乙型肝炎伴肝硬化)

验案赏析

髙××,男,31歲,研究生。1993年4月28日初診。

患者於1985年患乙型肝炎,1991年病情加重,住某醫院,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期”。服用中、西藥物,未能控制病情發展。後從書中得知劉老善治肝病,特來求治。初診時患者面色青黯無華,悲觀之情溢於言表。自訴肝區不適、口苦、齒衄、兩腿痠軟、食少、寐差、小便黄、大便溏瀉。血液化驗檢查:ALT:200(IU/L),BIL:2.2(mg%),白蛋白:2.7(g%),球蛋白:4.5(%),A/G:0.6/l,Hb:11(g%),WBC:2900/立方毫米,PC:60000/立方毫米,凝血時間延長。B超提示:肝硬化改變,部分肝壞死,脾大,少量腹水。視其舌紅、苔白;切其脈弦而無力。此肝腎陰虚與肝膽濕熱蘊鬱不化之證。陰虚為本,濕熱為標。因本案濕熱為患較重,當以治標為主。

劉老疏自製的治療肝炎之方:

柴胡15g、黄芩15g、茵陳15g、土茯苓15g、鳳尾草15g、草河車10g、炙甘草4g、土元10g、澤蘭10g、茜草12g、大金錢草30g、白花蛇舌草15g、龍膽草4g。

醫囑:靜養,忌食葷腥油膩,甘甜食物及各種補品,並忌房事。
服藥十四劑,飲食增加,大便正常,小便微黄,ALT降至80(IU/L),脈來有柔和之象。仍齒衄、兩腿痠軟、舌紅、少寐。此乃濕熱漸去,陰血虧虚之本質已露,但畢竟濕熱尤盛,不可骤進滋補之品,惟宜清利濕熱中兼養陰血。為疏:

柴胡15g、黄芩8g、茵陳15g、土茯苓15g、鳳尾草15g、草河車10g、炙甘草6g、茜草10g、當歸16g、白芍15g、土元10g、澤蘭10g、紅花10g、海螵蛸15g、虎杖14g、丹皮10g、丹蔘16g、酸棗仁30g。

又服十四劑,齒衄止、睡眠佳,ALT下降至50(IU/L),但仍舌紅、乏力,脈來大而無力。此氣陰兩虚之象,宜清利濕熱,益氣養陰。

柴胡15g、當歸15g、白芍15g、茵陳15g、炙甘草10g、土茯苓15g、黄芪10g、党蔘10g、白朮10g、鳳尾草15g、草河車10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土元10g、茜草10g、鱉甲12g、龜板10g、海螵蛸15g、澤蘭10g。

上方服兩個月,自覺癥狀均消失,ALT降至38(IU/L),BIL:<1(mg%),A/G已趨正常。此大邪已去,唯氣血兩虚,PC已降至45000/立方毫米,皮膚有出血點,面色黧黑。乃氣虚不攝,血虚不榮之象,治宜雙補氣血。乃疏補中益氣湯與人蔘養榮湯兩方交替服用。

共服四十餘劑,皮下無出血點,面色轉紅潤。血液化驗檢查:ALT正常,白蛋白:4.5(g%),球蛋白:3.2(g%),A/G為1.4/l。血常規除PC畧低外餘皆正常。B超:肝硬化程度較前明顯減輕。自覺癥狀除時有腿痠困外,餘無不適,與“肝炎舒膠囊”以善其後。1995年初,患者重返工作崗位,身體康健,並喜得一子。

[按語]劉老認為,引發肝炎的主要病因是因為濕熱毒邪,这種理論認識已在臨牀得到了反復驗證。濕熱毒邪在一定條件下,如情志內傷或勞倦太過,或飲食所傷等,侵犯肝臟及其所連屬的臟腑與經脈,首先導致肝臟氣機的條達失暢,疏泄不利,出現氣鬱的病變。繼而氣病及血,由經到絡,則可導致經絡瘀阻的病變。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濕熱毒邪不解,每易傷陰動血,從而挾有陰血方面的病理變化產生。此時虚實挾雜,治療頗為棘手。氣滯血瘀,血瘀則水不利,又肝病及脾,影響脾之運化水濕功能,肝之疏泄三焦水道隨之失常,終可導致水液停積於體內,致發肝硬化腹水等病。

所以,劉老診治肝病,首先辨出陰陽氣血發病阶段。在氣者,疏肝解鬱,清熱利濕解毒;在血者,又當佐以養血涼血之藥物。

本案患者素有案牘之勞,肝臟陰血先傷,繼而濕熱毒邪侵犯肝臟。初診時,患者有口苦、溲黄、便溏(肝膽濕熱傷及脾胃)、舌紅,血液化驗見轉氨酶偏髙的現象。此濕熱挾毒蘊結氣分之徵,雖有陰血不足,但仍以祛除濕邪為要。若誤用滋補,則必增濕助熱,加重病情。劉老自擬的“柴胡解毒湯”為“肝炎氣分阶段”而設,加“三草”者,在於加大其清熱解毒之力。本方降轉氨酶,球蛋白有良效。其人濕熱漸去,仍見齒衄、舌紅等癥,為氣病及血,陰分不足。轉方可用養血和血之品,搜解肝臟、經絡中之濕熱毒邪,並補養肝臟之陰血。臨牀證明,本方能有效地阻斷肝炎向肝硬化方面的發展。待濕熱之邪盡去,癥狀得到改善後,此時又以治本為主,尤其補脾以培土更屬重要。故繼續使用補中益氣湯,則終使沈疴痊癒。

總之,治療本病切切把握攻邪與扶正的關系。早期正氣尚盛,當以攻邪為主;中期正氣有虚,宜祛邪之中兼以扶正;後期氣血虧虚之時,宜在補益之中佐以祛邪。如此,方至事半而功倍。

 

  来自:经方圆工作室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医案】第19期 刘渡舟带教验案精选 肝胆湿热(乙型肝炎伴肝硬化)全案跟踪,附刘老肝炎治疗思路
名医刘渡舟用一张“再生”方,攻克股骨头坏死,造福人间中医常讲肾主
二甲调肝汤
马兰,尤适合肝炎、高血压、青光眼、目赤胀痛者食用
秘国医泰斗,毕生研究的“乙肝验方”,转发出去,造福世人
乙型肝炎治疗推荐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