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书一画入农家

访农家,进得门,意外发现有山水国画挂于正堂之上,左右是陶渊明的对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细看落款,画是本地画家的作品,字出自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之手,也是当地知名文化人。

复又退身,重新打量这座农家小屋。它躲在绿荫之中,一侧潺潺溪水,另一侧深深竹林,宽敞的庭院,间杂品种不一的花草,虽然未经精心修剪,却显得特别生机勃勃。屋子远处,是连绵山峦,弥漫着薄薄雾气。不由感叹,这样的屋子,才是这幅对联的绝妙写照啊。

这几年,我在乡村串门走户,不知不觉间发现,村民越来越喜欢挂中国传统的书法、中国画。正堂、客厅,甚至餐厅,不经意间会有一书、一画出现。

中国人历来喜欢字画,有人说,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宣泄和精神创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有灵性藏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但是一直以来,书画被认为是高雅的艺术,离开老百姓,尤其农民,有相当远的距离。在机关事业单位,在城里的居民家中,“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宁静致远”、“上善若水”等,历来比较常见。去农村,偶尔会在景点、民宿,看见诸如“风轻云淡”、“水送山迎”、“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等等。而在农民家里,这几年才渐渐增多。

农民从来没有放弃审美的愿望和权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被油烟熏黑的木板上,在混着草浆的石灰墙上,村民会用粗糙的手指,蘸勾自家调的浆糊,直接把画黏上去。屋子正中间,无一例外,都贴着领袖画像。

八十年代,村民喜欢贴年画。临近春节时全家喜气洋洋齐动手,爷爷糊浆糊,爸爸站在凳子上,小孩子把糊好浆糊的年画递给爸爸,妈妈和奶奶则在一丈远的地方指挥:“高了,歪了,再低点!”年画多以胖娃娃、财神、寿星的内容出现,画中无论老人、妇女或小孩,都比较丰满,那时,“减肥”这个词似乎还没出现,胖胖的形象反映了大家最纯朴的心愿,期望过上好日子。

九十年代,看见最多的,是印刷得颜色鲜艳的明星画像,刘晓庆,陈冲,还有国外的体育明星,油纸亮闪闪,极薄极薄。用九十年代刚出现的一个词语形容,这种画是“一次性”的。

如今直接将印刷品黏在墙上的,几乎找不到了。即使是一副十字绣的“家和万事兴”,都小心地用镜框装裱再挂上去。一方面,这是居住条件改善的必然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村民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提高了标准。我的一位村民朋友,有客来访,必定引导欣赏他的一副巨制山水画,这是他花重金从省城觅得的原创,画得确实有意境,我每次都会被吸引停下脚步。我还欣赏他的笑,因为自豪和满足,他永远在画作前憨笑,脸上因为笑而堆积起一道道的沟壑。他的脸,也成了一副山水画。

    乡村有高人。我认识的一位村民,布置在家里的,全部是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蔬菜地里回家,或者采制土蜂蜜累了,坐进书房,迎着爽爽山风笔走龙蛇。今天下午,当我们还在为工作进展不快愁眉不展时,“叮咚”一声,远在深山的这位村民,在朋友圈晒了一张照片,是他刚刚在农家书房写就的张旭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那么大,我去绵竹年画村
八九十年代的年画你还记得吗?老铁们你那有贴年画的风俗吗?
乡情散文:那些糊墙贴年画的尘封岁月
北方专栏 | 香如故:年画
报纸糊墙的年月
云南民间工艺品:扑灰年画 - 【 精彩贴图 】 - 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门户网站 - 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