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沈从文故居

不知何故,各地的文化名人故居,对我有着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总觉得特别亲近。一有机会,定然设法前往访问。我说访问,是希望亲自站在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通过错空的体验、对话,将在他们作品中欣赏到的故事情节,或者汲取的思想营养,进行交流补充,所以,我是去访问文化名人故居,而非瞻仰。

沈从文是一个我所喜欢的作家,他笔下描绘的湘西风情更是勾起我的探寻兴趣,多年前就想着去他故居走走。这次终于成行,出行前又找出从文先生的著作,重新阅读。

我说的故居,是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这里。

第一天,我们来晚了,不敢在夜间冒然打扰先生,大家约好,当晚欣赏凤凰古城的夜景。石板路很窄,人流很是汹涌。除了工艺品摊、小吃摊,沱河旁的小街布满了酒吧,一路都是晃眼的霓虹灯和嘈杂的唱歌声,人声鼎沸。

好多人在放花灯,眼随漂流的花灯,默默许下新年愿望。更多的人在看。人群中,我忽然听到一个导游大声问带着的游客:

“凤凰古城是沈从文的家乡,沈从文听说过吗?”

作为路人甲,我竟然不敢接着听游客的回答,莫名的加快脚步,赶紧离开。我很替这位导游担心,若是游客回答“没听说过”,那怎么继续?

沈从文是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在中国现代文坛,沈从文是声誉仅次于鲁迅的乡土文学家,一生创作900万字的著作文章,文学作品《边城》 、《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1987年、1988年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14岁,沈从文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第二天一早,我们冒着寒气,沿着青石板路,转过几个巷子,很快来到沈老先生故居门前。

我并没有留意,这座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是否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否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故居并不大,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四间,并无雕龙画凤,却显小巧别致。中间有个小天井,摆着一口大缸,尤为引人注目。

跨进大门,看见许多关于先生的图版展览,还陈列着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墙上有许多照片、字画。我看见一帧年轻沈从文的照片,眼神清亮,英气逼人,这有些出乎我脑力绘出的印象,看过他写的许多散文和自传,我还没能够想象年轻时的沈从文是这么一位洒脱俊朗的小伙子。墙上还挂着他暮年时的一帧照片,戴着一副眼镜,儒雅、温和,颇为眼熟。有两副书法记忆深刻,一是沈从文80岁所书,一是张充和于1913年书写。

有人说:“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我始终认为,沈从文的魅力,在于用笔描绘了湘西原始的自然美、朴厚的人性美,表现了湘西这个独特地域的神秘感。

西屋雕花窗下,静静地安放着一张大理石贴面木桌,这是沈老先生用过的,我仿佛看到沈先生伏案写作的样子,湘西的神秘世界,就是从这张桌上走出山外,走入千百万读者心中的?

在故居的一侧,我购买了一本《沈从文散文集》。离开之际,再次回望沈从文半身汉白玉雕像,对着文雅谦和的沈老先生行注目礼,思绪万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致记录: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古城
【原创】湘西之行(七)参观沈从文先生故居
旅行笔记:最美湘西--凤凰古城之行
【秋游凤凰古城】/ 刘芳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李虹作品 | 初到凤凰古城
【第243期:获全国文学艺术一等奖《梦见沈从文:游凤凰古城随笔》作者:曹济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