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时节如何养生?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俗语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而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 就在小寒节气当中。此时在北方,土壤冻结,河流冰封,是冬季寒气最盛,气候最寒冷的时候,冬季属阴,容易损害人体的阳气,古人言: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正是万物养藏之时,我们也当顺应时节,养精蓄锐,进补防寒。


起居·养藏

冬季昼短夜长,人体阳气不足,因此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损耗,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多睡一小时,多晒太阳,黄帝内经提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正是这个道理,阳光不仅能够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还能驱走寒气。

外出·防寒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尤其在北方气温会降到零下20度以下,人体阳气弱,抵抗力低,外出时做好防寒防冻,身上的衣物以轻便保暖为主,多加一幅手套一顶帽子,以免寒气由头入体。

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季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舒筋活络,但也要注意气候因素,避免着凉,北方室内的暖气或空调,会造成室内外的温差,乍冷乍热会加速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和诱发疾病。在室外活动,散步、慢跑、广场舞都是很好的选择,冰上的娱乐项目也为寒冬增加了许多乐趣,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可适当增减运动的强度。

心态·平和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有疾病史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畅快乐观,避免情绪波动。

饮食·温补

进入冬季后,为了抵御寒冷的气候,人体需要存储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使身体能保持最佳的状态。但进补也要适度,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调整,盲目的进补容易上火,反而损害了身体的根本。

1.五谷为养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他的意思是五谷为养生的根本,结合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五谷在古代指的是粳米、黄黍、麻、大豆、麦,现代泛指各种谷物,也就是常说的五谷杂粮。

小米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之一,有健脾和胃,和中益肾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用来进补。

糯米性温味甘,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它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族,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是温补的食品,对食欲不佳,脾胃虚寒有一定缓解作用。

另外,各种豆类也比较适合在冬季食用,在腊八节煮腊八粥抵御寒冷,也是古人顺应天时的饮食智慧。

2.滋补驱寒


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是冬季进补佳品,搭配含维生素C的蔬菜,可以更好的促进铁的吸收。

牛肉温中健脾,补气血,帮助身体恢复元气,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的日常调养。

羊肉益气补虚,它所含的硒元素远高于其它肉类,可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御寒能力。在寒冷的天气,喝上一碗羊汤,暖胃又暖身。

山药既可作主食、蔬菜,又可以作为中药材,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量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枸杞、桂圆、红枣、木耳、香菇都是冬季滋补的佳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补食物也容易上火,因此在食补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补充水分,达到营养均衡才是养生的初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大寒,一年终章至此轮回,最后一次进补机会,做好这些事,开春无病痛!
立冬后除了要防寒保暖,顺应时节调饮食也重要,这4种食物可常吃
节气|大雪:养生5步走,将“防寒”贯彻到位
冬三月“闭藏”待春发
今日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如何养精蓄锐护健康!
2019三伏时间表!最易生病的40天快来了,这件事坚决不能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