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鸢尾花|如何看待有人总给一把手告状?

        昨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创作推文。众多文友在后台留言,有询问者,为何停更?有关心者,是否患病?更有文友提出,不必天天更新,一周三篇即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心感温暖和感恩,唯有坚持和原创奉献给您。

        或许有时忙于工作无法创作,事后也会补上。提前给您告假:因公差,可能会有几天推送空白期,敬请谅解。

     今日说个职场的话题——打小报告。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直觉认为,爱打小报告的人肯定有问题。没错!但是,一把手就没有问题吗?十年前,某县一副处级领导对我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千万别高估某些领导的能力”,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位老兄秉性耿直,有时候经常“抗上”,我当时判断他的政治前途不会太光明,果不其然,到现在基本还在原地踏步。

      言归正传,一把手爱听小报告、轻信小报告,说明一把手也有问题。本文将分别从打小报告人和一把手的角度,逐条分析他们的心理轨迹,以期深受小报告之害的读者们共鸣。

一、打小报告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说明此人心理阴暗。我党向来提倡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谁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面直接指出来,也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指出来,这叫明人不做暗事,把话放到桌面上说。可有少数人,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捅刀子,享受那种“见红”的快感,这种人已经变态到极点。

我在外地工作时候,曾遇到这样一人。面前与你称兄道弟,背后刀子血雨腥风。关起门来老子天下第一,单位个个都不是“东西”:从领导的管理方法到单位看大门同事的一举一动,都在此人的批判中。此人还曾妄言,让我当一把手,保证比现在强百倍。当时我太年轻,涉世不深。以为人家能说出此话,是对咱的新人信任。显然,我也是太年轻了。随后说出了几句对单位的看法……然而,没准第二天就被领导约谈——“小同志,听说你对领导有意见啊!”当时那个感觉,比吃了死苍蝇还恶心。的确恶心,的确恶心!事经一次,我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事后,这位同志遇到我还和无事发生一般,说说笑笑。我也是抱着自我检讨的心态,处置处之了。俗话说,惹不起你躲得起。索性他说他的,我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图个清静,不惹得那一身骚。

单位是个有趣的地方,五湖四海的人相聚在此,各种背景衍生出各种不同的人格;单位又是个奇怪的地方,虽然大家背景不同,但是会因为某些利益相关而走到统一阵线。“百人百性”,即使人缘再好,都会面临被人“告黑状”的事。

我曾想,这些人应该如出卖耶稣的犹大更是被世人唾弃至今,但发现这些打小报告的人却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他认为,自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及让上级了解情况。但我认为打小报告与向领导反映问题存在本质差异,被打过小报告的人则认为“告密者”别有用心,是为了拉拢与领导的关系。

二、打小报告人绕过自己的直接领导,直接向一把手打小报告,说明此人唯恐天下不乱,喜欢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乱中取胜;或者说明此人心机及深,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复仇对抗心理。

朋友曾说一事,A君在私人企业里任职,时要开车出去办事。公司里有规定,员工开公车如果发生事故,要处以1000元罚款。这天他开车出了事故,被主管按规定罚了1000元,并公告。此事令A君颇为不爽,他认为公司的车子明明上了全险的,凭什么还要罚款?所以A君对主管记恨在心,暗中留意对方是否有不合理的行为。有一次终于被A君抓到主管的把柄,听说有一员工开车也发生了剐蹭行为,但是主管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于是A君立即前往总经理处告状,大肆痛述主管和业务员的违规行为,并言称自己是因为看不惯这样的不良做法,才到总经理处越级报告。结果总经理的一句话,让A君从此被边缘化:据调查,那位员工开的是私车,与公司无关。

正规的单位、公司规章制度、责任分工都是十分明确的,管理都是由上往下,逐层而治的。

想要享受好的待遇,就要有足够的付出。不用老是抱怨不公平,那一点意义都没有。就像A君一样,其实主管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是他自己的复仇对抗心理在作怪。当他主观的发现主观的错误之时,他定然会寻求一个出路,释放自己的复仇对抗心理。当然,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乱中取胜的念头,也是他这样行动的驱动力之一。

三、打小报告人经常向领导打小报告,说明此人能力不强,有了本领恐慌,打小报告成了他的主要生存手段。

朋友小刘在公司里和同期入司的小倪很聊得来,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跟对方说,也包括自己的很多秘密。当公司进行优秀员工评比时,在工作上表现优异的小刘以为自己一定会选上,殊不知就是自己的过度倾诉拉了自己后腿。原来小倪曾在背后向领导吐槽小刘平日工作状态懒散、爱推卸责任,让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小刘以为是好朋友,听到什么“消化”掉就算了。可她却忘了,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人心总是复杂又难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用在对手身上时,只能成了“塑料姐妹情”。

后来小刘才知道,小倪在之前的公司就是因为工作能力不强,依靠给领导打小报告才升成了中层管理人员。后来因为领导倒台,“树倒猢狲散”,她也就只能另换东家。结果来到这家公司,好朋友小刘成了她的垫脚石。

打小报告被人不屑,可总有人热衷于此。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能带来利益。其次,有些人能力业务差,因此带来的是在工作中缺乏自信,恰恰因为自信的缺失,又引起了追求虚荣心。本领的恐慌,只能通过打小报告突出自己的“能力”,以此得到领导的信任,从而弥补自己的缺陷。

咱们小时候,在学校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听我的,就去给你告老师。”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四、爱听小报告的一把手,不是一个善于广开言路、开放包容的领导。每个人脾气秉性不同,有的人光明磊落,有的人阴暗狡诈。光明磊落之人,不爱打小报告。阴暗狡诈之人,偏爱打小报告,甚至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火上浇油。经历得多了,我发现经常打小报告的人总是那么少数几个人。时间长了,这些人就像一把手耳边的苍蝇蚊子,嘤嘤嗡嗡。一把手不仅偏听偏信,逐渐享受其中,哪天没有小报告了反而觉得不舒服或少点什么。

打小报告是与管理者亲密接触的“捷径”。管理者需要了解下属动向,但不能时时盯着,告密者恰恰满足这种需要。

但是这种需要反映出大问题:管理者对单位、公司没有安全感;对下属的不信任,个人修养和领导格局不够大;单位、公司管理层正在或者已经出现了大问题!

五、轻信小报告的一把手,不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善独立思考的领导。胡适说过一句话“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对待人要再有疑处不疑”,首先要对胡适这句话存疑,胡先生未免有些天真了。都说当领导的一定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一个好的一把手一定要对经常打小报告的人存疑,一定要对小报告的内容存疑。可是,有的领导,听惯了小报告,认为都是真的,不加调查合适,就把小报告里被告状的人劈头盖脸批评一顿。时间长了,一把手也会被下边的群众瞧不起。好的一把手会对小报告置之不理,会亲自到群众中去,跟每一个人交流谈心,对具体的事情,有自己的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绝不会听信打小报告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其实,在单位、公司里,重要的不在于有没有小报告,肯定是有的,重要的是管理者对小报告的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决定了单位公司内会不会传播更多的小报告。  

六、用小报告治理单位的一把手,不是一个善于团结群众、真抓实干的领导。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用小报告治理单位的一把手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时间长了,这个单位必然会人心涣散,一把手变成孤家寡人,什么事都干不好,什么事都落后,让外单位笑话,让上级领导瞧不起。一个好的一把手一定是不畏浮云遮望眼,他的主要精力一定在干事创业中,通过干事团结群众,识别群众。谁能干、谁正直、谁善良、谁大气、谁谦让,共几次事都明白了。再者,大家都在干事,哪有闲功夫听那些小报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则,有规则的地方就有纷争!

自古如此,如今依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者喜欢在领导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对于这种事领导会怎么想?
胆哥教你混社会——挑小毛病往大说,连拉带拽扣屎盆!
员工多在乎付出与收获,搞垮单位的基本上都是管理者
机关正职(领导)如何让副职(下属)心服口服?
领导管理"小报告"处理方法
下属越级告小状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