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摊上的《碎光》,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朋友何德新二十年前为我第一本文集《碎光》写的序,文字诙谐幽默。那时候,对我的了解,特别对我的文字的了解,何德新,应该属于“非我莫属”的朋友。因为我们不但是文友,而且是酒肉朋友,更曾经一度是一起窝在办公室的同事。早在我在电视台当电视记者的时候,他就隔三差五,为我的电视新闻写了不少评论。后来我到电视报,作为他的副手,跟在他屁股后边,偷偷学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为文的方法。当然他的宽容,他的机智,特别是他的才情,我一直跟不上。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前不久家人告诉我,我的《碎光》已经频频出现在梧州的旧书摊了!一两元钱即可卖!这个时候,推送何德新为我写的这篇《序》,我就是想让关心我的读者,知道我有这样一位朋友,他为我写过这样鞭辟入里、洋洋洒洒的文字,当然也知道,在朋友的眼里,早年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地摊上的《碎光》,又是什么东西!哈哈哈!
                                          覃炜明
 
 

何德新,就是站在女厕门口,和我照相的那个人。
 
 
评论|《碎光》是什么东西?
 
文|何德新
 
为别人的书作序是件很好玩的事,至少不必像给领导写讲稿那样小心翼翼。写序可以信马由缰任由发挥胡说一气,也可以高论一番,还可以趁机透露一点作者的什么隐私或与自己的什么关系。
 
覃炜明先生把他近二十年来创作的文字精辑成一本《碎光》交给我写序,这是对我阁下的隆重抬举,让我沾沾自喜了大半天之久,觉得这回又可以借机出出名了。
 
覃炜明的作品我以前已读过不少,对于他的写作风格、文章特色也略知一二,以为不必再看书稿仅凭印象也可以拼凑出一篇文字来。大概他也知道我会因此偷懒,所以他把书稿交给我时特别叮嘱我从头至尾看一遍,并要求我把其中应该抽掉的篇章划出来。他这种谦虚精神使我感到我的偷懒念头真是罪大恶极。我果然自以为是,翻阅他那叠厚厚的书稿,才发觉当中很多篇章我居然没有读过,原来这家伙多年来偷偷在外地报刊发了不少作品,成果累累。这本集子是他的创作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留意梧州文坛的读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经常发现覃炜明或这个名字,后来还有微明、微鸣,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多是乡情、亲情方面的题材。我也是先从文章上知道他的,因文章而记住作者。
 
我那时候也是是个不知天高地厚把文学当做一种寄托的人。经常在深夜写一些豆腐块文章去骗取编辑老爷们的稿费买烟抽。由此便有了见面认识的机会。时间是在1983年冬,梧州市作协举办了一次大型笔会,我和他同在一个组讨论。后来我在一篇短文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主持讨论的要他说说体会,他连说“不不不”,一面拼命地摇着手,脸已红得仿佛喝了半斤三花酒。他还是说了一会儿,但不是很慷慨激昂。那时候他二十来岁,巳写了不少散文作品。
 
听说他也写小说,但据他自己说是编故事大难,所以发表了十来篇便与写小说拜拜了。
 
于是,在读者以及创作圈人的印象中,覃炜明是与散文连在一起的。这不会错。散文是最直接而真实地表达人们情感的文学,他苦难的不平静的经历积聚于心,非散文无以诉说。这也许就是他一开始就进入散文创作状态的一个最充分的解释或原因。从《碎光》这本集子中,读者可以看到炜明生活的屐痕以及他情感、思考的运行轨迹。童年、家乡、亲情,是最体现他散文创作的主题,这一部分写得极富人情味,也充满乡村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的淳朴、真挚。也许,生活在较优越家庭的人们或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难以体味出乡村童年生活的孤寂、单调与辛酸,也难以感悟作者对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既充满牵挂又饱含无奈的情怀。作者在多篇文字中写到他的母亲,讴歌了母性的伟大与崇高。他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拉扯长大,及至刚成人,还来不及报答养育之恩,慈母却逝水去兮,远归瑶池。因此,他对母爱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深刻。我读到这些篇章时,内心的情感之弦不禁为之颤动。
 
其余写青少年乡村生活的文字,可使读者听到风声、雨声,鸡犬相闻。《窗》、《碎光》、《我的自传》、《石之歌》、《岁月踪迹》等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篇章。
 
当然作者并不满足于对往事的流连,随着生活积累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活动范围的扩大,作者饱蘸乡情的笔更注进了新的内容: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时代风云的描画、对祖国河山的畅怀。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生活随笔、人物特写、旅行笔记。在这些作品里,多了一份老练,多了一份沉着,多了一份感悟。
 
生活随笔在他的作品中占的数量并不多,但每一篇都写得玲珑剔透,可圈可点,仿佛绿叶上的露珠,观之可爱,饮之解渴。当我读了这些篇章之后,我就想,假如这是我写的,该有多好啊。我写不出,我只敢这样想,有点失礼了。
 
炜明的游记散文,写的也与别人不一样。我阁下最怕读那种从旅游书籍或资料上东抄西凑而成的所谓游记。幸好,炜明氏的游记侧重于记,像讲故事一样写自己的见与闻,更值得一提的是还融入自己的思考,或与现实联系起来。这除了文学素养,还要有对历史的理解,对生活的热情。写游记是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才华与见识的。
 
在这本集子中,还有一辑是写人物的。这一辑的人物与写母亲不同,写母亲是饱含感情、充满忆念、带着负疚的。写别的人物就潇洒多了。作者以写散文的笔法,抓住人物的特征和某些精神境界,反映出时代色彩,表现人们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向往。这类文字虽不像其他篇章那样使读者情绪震动,却也颇能使人沉思。
 
以上是我读完《碎光》书稿后的一些印象,不是评论,我是很怕对他人的文篇发议论的,论得好了,人家会说“哪里哪里”,论得不好,人家会“他妈的”。好在序并不规定要写成评论,炜明氏也决不会在这方面计较的。
 
但不管怎么说,捧读这本书除了能感受到一种真挚之外,也能感受一种文学味。这不容易。现在书店里的新书层出不穷,外表的包装也像化了妆的女孩子,极是好看。但翻开一读,就会发现许多熟悉的面孔,像梁实秋、林语堂、丰子恺、余秋雨等名字名作,数十种选本同时收选,买之则是重复投资,口袋里那点可怜的钞票,谁还肯拿出来?另还有一些书籍,则是撰稿人为了经济效益而进行的高速制作,远离应有的情感融合,也没有文学的韵味,只是有一个诱人的书名,使你的钞票不能好好地呆在口袋里。最近听说有些书商大概是从“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语得到启发,搞起促销,即买书一本,送裸体画片一张。读者自然慷慨起来,只是书买回去之后,翻也不翻,随手一扔,便躲起来欣赏裸体画去了。呜呼!
 
可见书要留住读者,真不容易。愿《碎光》好运。
 
1999.·10·18

那时候,我和何德新(左三)曾经一起去藤县采访。

作者简介:覃炜明,笔名微明、微鸣、丹顶鹤、何求,一九五七年生于广西苍梧县,现居广东顺德。已公开发表散文、小说、杂文、评论180万字。著有散文集《碎光》(2002 广西民族出版社)《活在吾乡》(2017  广西师大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日历表(含农历、节假日)A4打印版
面相百岁逐年位置图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第三运动,第二喝水,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真正的聪明人,说话有3种讲究
人生中永远不过时的---哲学短语(3)
人生自我调节要诀之二【生活起居-(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