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友云中雁

有些人,漫不经心向我诠释着人性的复杂;

有些事,悄无声息向我传递出生活的温暖……

                        ——覃炜明

          

      

画友云中雁

   文覃炜明

外出写生的云中雁。(选自云中雁朋友圈)
我估计八成读者看到我这个题目,都会误以为我在写一位女性的朋友。其实,云中雁是一位外貌显得有些粗犷甚至野性的汉子,四方脸、络腮胡,说话偶然会吐出几分本地的粗言。
云中雁是一位画家,我们早年虽然师从胡蔚泛老师画画,算是同门,但是我真正了解云中雁,却是近几年。
一九七五年,我因为喜欢画画,被苍梧文化馆“老胡”(胡蔚泛)通知到县文化馆参加美术学习班。当时班里的同学八九个人,梧州有女插青韦美萍、谢茜莹、黄月圆,她们和我住在龙圩的粤东会馆,男女同学房间用竹箪间开,晚上可以清晰听到这些女同学谈笑的声音。而龙圩的几个同学,有男有女:男同学,除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和已经失联多年的李伟杰、李坤林,就是我现在记述的云中雁;女同学则有何平、何欣宁两位。其实云中雁的全名叫“罗彬云中雁”,罗是姓,彬是其母亲名,云中雁则是名。那时候我刚刚从农村出城,孤陋寡闻,听到罗彬云中雁这个名字特别的感兴趣,曾经打听他到底是哪里人?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姓氏名字?

这是1975年我们参加苍梧县美术创作学习班的照片。二排右一为云中雁,右二为吴冠英。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让我了解这个奥秘,云中雁曾经带我去过他在龙圩的老屋。老屋在共青路,一个青砖瓦房,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气势不凡。不过看了以后,我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在南方的县城有这么奇怪的一个姓氏?而他的后人,居住在这样一个普通的青砖大屋里?不过我一直对云中雁乐意带我到他的老屋,视为他对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小青年的一份友好,所以云中雁是我在美术班学习时候接触得最多的人。
那时候我从农村出城,讲的是乡下的土话,虽然尽量学县城的白话,但是很多音还是发音不正确。特别是说普通话的时候,因为我没有学过拼音,更是洋相百出。曾经把西瓜读做“xijia”,引起满堂大笑。已经熟悉我的云中雁当然是笑得特别忘情的一个。不过,由于云中雁是地地道道龙圩人,他讲话,龙圩人的口音特别重,标志是每一句话的后边都加上“啊咧”(比喻大家说:对,云中雁会说成“系啊咧”)。大家笑过以后,由老胡带头,开始调侃云中雁的龙圩话:“老师,宝盖字头做过子,读乜野字?老师:字字啊咧!”这里龙圩话的“字”和“子”字读起来都非常有味,大家又哈哈大笑。老胡又说:“琴日落街买米粉,五毫子一子(即一扎),子子都咁大子。”这个“子”字用龙圩话演绎,更是妙趣横生,大家又笑做一团。
这一期学习班,一个多月,留给我的印象,除了夜深了听韦美萍在隔壁讲七月七水为什么不会发臭,和吴冠英说我勾画的线条有如狗牙齿,就是云中雁笑我的时候和被大家笑的时候的开怀样子。
不过,可能是我在美术创作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也可能因为感觉云中雁笑我的时候过分的开怀,这一期学习班结束以后,我和云中雁基本失去了联系。尽管我后来先后在龙圩读书、工作数年,但是我既没有遇上这位同学,也没有了解到他后来工作的情况。只知道他还在龙圩,而且可能画画。
浮云一别后,流水四十年!

2020年春节我们再见面。右二为云中雁。
0一九年,苍梧文化馆要搞一个“知青美术展”,邀请当年曾经插队苍梧县的知青(主要是梧州和龙圩),以美术作品形式参加这个展览。因为我曾经参加美术创作学习班,和知青们曾经师从胡氏蔚泛老师,组织展览的县文化馆通过何欣宁邀请我也画一幅作品参加展览。这可是难倒我的大事,我当然不会献丑就范。不过我说我可以以一篇回忆文字参加展览!经过他们同意,我写出了不足二千字的《我们的缘分》(收入《忆苍梧》),和知青展览的作品一起展出。因为有这个缘故,何欣宁邀请我和尹敏玲、韦美萍一起去龙圩看展出的作品。在展览的现场,我见到了足足四十三年没有见面的云中雁!让我感慨不已的是:几十年下来,当年粗犷中尚不乏画画人的雅气的云中雁,当年的雅气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老气,当年尚有少少温柔的胡子,现在肆意的生长在脸上。云中雁说,前年《活在吾乡》出版,知道作者名字,曾经怀疑是不是他的画友覃炜明?看了其中的篇章,提到我们一起的岁月,他才确信这个覃炜明就是当年把西瓜读做“xijia”覃炜明!嘻嘻哈哈过后,我发现展出的作品,居然有老师胡蔚泛的两幅国画——《姐妹茁壮》和《一掬硕果报喜讯》!太熟悉的胡氏形象,太熟悉的胡氏风格!让我一下子几乎回到一九七五年的岁月。当我知道老胡的作品,是云中雁一直小心翼翼保留下来的。我突然对这个看似粗矿,但是几乎是特别有心的画友,一下子刮目相看了。因为正是他的有心,让我看到了老胡早年的画作,同时勾起我对跟随老胡一起画画的那些旧事的回忆。
交谈之中,知道云中雁从当年的美术学习班出来以后,七十年代中期去了县百货公司,搞宣传海报;八十年代进入了县文化馆,搞创作和培训,“官”至文化馆的副馆长,也是最近退休。他现在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业务还挺忙。饭后他带我们去他的公司看过,一个小铺头,里边有点凌乱,都是灯箱彩纸的边角料。
加了微信,我就开始关注云中雁的踪迹。发现他退休了不但经营广告公司,还搞美术培训,有学生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云中雁经常去农村写生,苍梧的六堡塘坪村、狮寨安乐瀑布、京南古榄村、梨埠爽岛水库,藤县新马村、昭平东谭岭、岑溪车滩村、蒙山长坪瑶寨、富川秀水村虎头村、桂平百石山、贺州信都镇,广东的封开贺江十里画廊、杨池古村……梧州附近的山山水水,几十个村子,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他经常去写生,留下美轮美奂的南方农村水墨山水小品。朋友圈晒出的这些小品,在名家大家笔下也比较少见。我看他的朋友圈上水墨速写,总有一种熟悉的或者似曾相识的景象,鲜鲜活活扑眼而来。我敢说,在梧州书画界,现在仍然经常坚持到农村写生的人,已经不多;而像云中雁这样年逾花甲,仍然坚持每个月至少去两三次外出写生的画家,可能已经如凤毛麟角。而正是坚持不断的写生,让云中雁的山水乡村,多了一份艺术大家笔下少见的生机、多了几分岭南农村生活的现代气息,也受到大家的喜爱。记得我有一次转载了他为梨埠镇画的速写,马上有梨埠的朋友希望重金购下收藏。可能也因为我喜欢以文字写乡村,为卑微者留痕,所以我对云中雁的这种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坚持(他最近晒出一些画于三十几年前的速写)突显了惺惺相惜的感情,所以我愿意为云中雁这位交情虽然不深,但是实实在在震撼了我的老画友,写几个文字。
又,前不久因为《光明日报》发表回忆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的文字,其中引用了我写吴冠英早年的文字,由此,云中雁曾经建议我写《吴冠英传》,为我们画友中的标杆人物留下文字的记忆。云中雁说:他熟悉吴冠英,可以提供大量的素材。“相信以你的文字水平,一定能够写好吴冠英!”我告诉云中雁: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吴冠英后来的实际情况,要写好这样一个有名气的人物,不只是文字功夫,还要深入的了解!这些,谈何容易?我说我只能把这个愿望好好收住,虽暂时不能做,但是心牢牢记之!在此以此文祝福所有我敬、同时敬我的画友、朋友。
2023/9/18顺德

附:云中雁的速写作品:

作者简介:覃炜明,别号两广先生,笔名微明、微鸣、丹顶鹤、何求,一九五七年生于广西苍梧县,现居广东顺德。已公开发表散文、小说、杂文、评论190万字。出版有散文集《活在吾乡》、《碎光》、《忆苍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江月·游中雁
厝心托付云中雁
【广州诗刊】No.10928期[纸刊遴选]H版|| 《大寒》 云中雁
靳之林老师
在南疆免费办美术学习班
【童画•美术】云中山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