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见的情感纽带——读《依恋三部曲》有感(1)
userphoto

2022.10.18 天津

关注

依恋三部曲(全三册)

ABOUT

前言

我很少推荐专业书籍,但是这套《依恋三部曲》我认为值得每一位父母、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

孩子与父母情感联结是如何产生的?那条看不见的情感纽带是如何塑造孩子的人格的?分离和丧失是如何带给孩子灾难性的后果的?相信这套书能帮助你,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

我能读到这套书,其实还有点小小的曲折。我是受到一位我喜欢的心理学作者的影响,他对依恋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和理解,于是我想进一步学习依恋理论,加之我一直都在学习精神分析,所以就想当然的买了福纳吉的《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

但是当我兴致勃勃的翻开那本书时,却卡在了第一章关于依恋理论的介绍。我这时才猛然发现,我对依恋理论的了解仅限于那个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其他我一无所知。(因为之前有读过那本厚厚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

于是我决定找一本系统讲述“依恋理论”的书籍,依恋理论创始人鲍尔比的著作自然成为首选。

没有让我失望的是,这是一套诚意满满与谦卑的作品,我历时两个月读完,意犹未尽。

这三本书基本都快被我画满了,作者没有任何动人心魄的金句,甚至连确定的结论性语句都很少,但是当我读完第一卷《依恋》时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受——如果我在6年前读到这本书该多好!

在我合上《丧失》后记的最后一页时,这种感受越发强烈。

我之前有频繁推荐给家人和朋友这套书,但是反馈都是很难,完全读不懂。可能是因为相较于难啃的科胡特,这套书已经算是阅读流畅、通俗易懂的,所以我会不遗余力的推荐,后来我又拿起书翻了翻终于了然,我忘了那些人名和术语,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大的障碍。

所以,我特别整理摘录了这套书每一本的精华部分,方便大家学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添加我的微信或者在公众号对话框进行交流。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项新的挑战——如何把专业的理论通过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述清楚,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课题。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ABOUT

第一卷 《依恋》

ABOUT this BOOK

内容简介

作者先是用半本书的篇幅阐释了进化论行为系统的相关内容,并与佛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相似术语厘清关系,对可能与其混淆的相关概念予以澄清和说明,为其后续提出依恋理论夯实理论基础。

作者从动物行为系统,尤其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印刻”现象(印刻是指幼崽会跟随它第一眼看到的移动的客体当作自己的母亲人物,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滚动的皮球或者是移动的纸箱)以及更高级的灵长类动物的幼崽与母亲接近性的实验研究,配合观察人类母婴行为来阐释人类行为系统,提出“依恋”这个词。

就好像“筑巢,养育和取回”的行为是描述动物的母性本能,这些也同样适用描述人类:比如孕妇的囤货行为就相当于“筑巢”,“养育”自然不用多说了,而“取回”就是保证幼崽一直在母亲视线之内的行为,就像人类母亲的监护一样。

“取回”是由母亲发起的接近性行为,而婴儿利用各种信号(哭泣,呼唤等)使得母亲接近的行为,以及母亲移动时的跟随和寻找,统称为“依恋”。

“依恋”作为本能行为,是具有个体生存价值的功能性结果的行为。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数据,其中包括著名的Ainsworth陌生情境测验,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母亲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观察其表现。

该实验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1、安全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玩耍非常活跃,他们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可以满足的离开母亲自由探索,也会不时转头留意母亲的行动。当与母亲短暂分离时感到沮丧,在分离结束时会寻求跟母亲接触,会愉快迎接母亲,很容易被安抚,而且很快就会继续全神贯注的玩耍;

2、不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3、不安全依恋-焦虑抗拒型:这类儿童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当与母亲重聚时,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母亲。表现的既渴望又抗拒,有些甚至表现愤怒,或是更消极,不能再去玩游戏。

知识点提取

只有在其适应性环境当中,一个系统才可以有效率的工作。

每一个特定个体所采用系统的具体形式都是基因和环境作用的产物。

依恋行为是一个具有持续性设定目标的行为系统所产生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与另外一个特定个体保持某种类型的关系。

这些行为系统本身的发展源于婴儿与其进化适应性环境的互动,尤其是他与环境中的主要人物也就是母亲的互动。

依恋行为被定义为寻求和保持与另一个个体的接近性。

丧失的威胁会制造焦虑,真实的丧失则会产生悲伤;两种情况都会引发愤怒。

转向行为是依恋行为的基本要求。

能够进行非营养性吮吸(不以进食为目的的吮吸)的婴儿要比那些无法进行的更容易感觉满足和放松。

非营养性的吮吸是依恋行为整合的一部分,其可预测结果是与母亲的接近。

拥抱反射和抓握反射是两种原始反射,这种行为跟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的依附行为是同源的。

微笑和“咿呀”是社交触发因子,其功能促进婴儿和母亲形象的社会交互,从而让母亲待在身边。

社交刺激是“哭泣”的主要终结因子,也是降低未来哭泣可能性的主要机制。

当婴儿没有感到饥饿、寒冷或疼痛时,按照有效性由低到高排列,终止哭泣的因素分别是嗓音、非营养性吮吸和摇晃。

儿童的亲生母亲通常会成为首要依恋对象,但其他人也可以非常有效的替代这个角色。

婴儿对主要对象的依恋越不安全,那婴儿在跟其他对象发展依恋关系时,就越发受限。

依恋行为的“自然”对象不在身边时,行为可指向某些非生命的替代性客体。(温尼科特的“过渡性客体”,比如毯子、玩偶等)

与依恋行为发展的两个相关变量:(1)母亲对婴儿发出信号反应灵敏度;(2)母亲和婴儿互动的量和质。即母亲是否能对婴儿信号做出迅速恰当的回应,并能进行大量社交互动,且母婴双方都为此感到愉悦。(现实生活中,我观察到很多母亲和孩子之间大部分的互动双方并不感到愉悦,比如母亲经常性的拒绝和否定,孩子要么被迫服从,要么激烈反抗,总之母子之间存在一种情绪张力)

依恋行为最有效的强化物是婴儿的陪伴者对婴儿的社交尝试做出反应。

婴儿在4个月之前,有区分的依附较少,4-6个月时,大部分已经处于依恋行为发展的高度敏感阶段,8个月开始,婴儿会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从这基地出发去进行探索。

如果依恋行为有所延迟,通常是婴儿从母亲人物那得到的社交刺激太少。

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部分取决于母亲的人格和关于婴儿的最初信念,以及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部分取决于母亲当下的体验,其中包括婴儿的行为类型。

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社交能力,玩耍时更有效率和更好奇,对其他儿童的痛苦更加同情。在学前期,安全依恋儿童令人喜欢的行为模式已经变成儿童自身的功能,不再依赖于母亲是否在场。

在接触陌生人和新任务时,跟双亲都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最自信最有能力。

总结

用依恋理论勾勒人格脉络:

幼儿对充满鼓励、支持和合作的母亲体验,以及之后对父亲同样的体验,让幼儿拥有价值感,相信他人可以给予帮助,并得到未来构建人际关系的良好示范。

在家庭关系良好的前提下,这些早期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持续存在,人格变得越来越结构化,在针对重大事件,包括拒绝、分离和丧失等,这一人格结构可以适度控制并以富有弹性的方式运转。

暖妈的深度好文,不容错过!每周五晚9:00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恋理论:我们如何成了今天的样子?
家庭治疗与依恋理论
你是“管教派”还是“依恋派”?
婴幼儿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详解
依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